首页期刊导航|晋控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晋控科学技术
晋控科学技术

于斌

季刊

2097-2156

tongmeikeji@163.com

0352-7012190

037003

大同新平旺校北街科技楼4层

晋控科学技术/Journal Jinneng Ho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同煤科技》杂志1979年1月创刊。《同煤科技》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正式期刊,国内刊号为CN 14-1117/TD,国际刊号为ISSN 1000-4866。《同煤科技》杂志是技术类煤炭科技刊物。《同煤科技》杂志主编:金智新(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同煤科技》杂志的办刊宗旨:以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进步为立足点,面向能源基地建设,推动煤炭生产发展。根据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针对性地报道适用性强、易推广、见效快的科技成果。《同煤科技》杂志报道的主要内容: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的进展和革新成果;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经验;非煤产业的发展及取得的成果;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煤炭生产科学技术;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专题讨论。《同煤科技》杂志的重点栏目:问题探讨、经验总结、新技术、科学管理。栏目涉及专业:采煤、机电、计算机、地测、井巷工程、矿山安全、煤炭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非煤产业、科学管理等。1986年11月,《同煤科技》杂志编辑部获山西煤管局1985年度“煤炭科技情报先进单位”奖。1987年3月,《同煤科技》杂志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1986年度“山西省科技情报成果奖”。1987年9月,《同煤科技》杂志被原煤炭部评为“科技情报成果表扬项目”。1989年5月,《同煤科技》杂志获山西煤管局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2001年10月,《同煤科技》杂志在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开展的“山西省科协首届优秀报刊、优秀通讯员评比活动”中获“首届山西省科协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硬度煤样微观表面力学性质差异性研究

    宋大钊赵丹纪润清康忠全...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体自身力学性质对瓦斯动力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软煤和硬煤微观差异性,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内置PF-QNM模式对两种不同硬度煤样表面进行扫描,结果表明:软煤和硬煤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软煤表面粗糙度明显大于硬煤,微观表面起伏较小,但波峰数量较多,可为气体吸附提供较多吸附点位.不同煤样扫描区域内表面弹性模量和粘附力均符合正态分布.受构造作用和变质程度的影响,其微观结构排列较为紧密,弹性模量整体表现为大于硬煤.不同煤样微观力学性质均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煤体表面具有一定的粘附力,具有突出倾向的软煤表面粘附力大多集中在0~100 nN,硬煤表面粘附力大多集中在100~400 nN,软煤的最大引力作用距离d0要明显小于硬煤.在应力扰动或压力梯度作用下,气体容易发生快速解吸,容易导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原子力显微镜表面形貌弹性模量粘附力微观

    综采工作面小煤柱留设及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李学鹏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保护煤柱宽度留设过大、资源浪费、回采巷道变形严重等问题,分析了煤帮锚网兜及巷道底鼓的成因,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综合确定小煤柱宽度为6.0 m,并提出小煤柱注浆加固控制方案.现场指标验证:小煤柱巷道围岩控制效果良好.

    保护煤柱回采巷道围岩变形注浆加固

    声明

    《晋控科学技术》编辑部
    11页

    大采高沿空留巷开采覆岩破断对充填体的影响规律研究

    王飞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填体稳定是大采高沿空留巷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关键,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充填体在顶板载荷作用下的承载特征、采动对充填体稳定性影响规律,对充填体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充填体浇筑后顶板载荷逐渐显现,充填体应力逐渐增大,在浇筑7d后应力最大为18.7 MPa、顶部下沉量最大为570 mm;初次来压时充填体应力和变形最大,为最危险工况,选择的KJ—Ⅰ型矿用浇筑料和留设参数在斜沟煤矿工业性试验中满足使用要求.

    大采高沿空留巷顶板破断充填体稳定性安全控制

    不同升温速率下牛蹄塘组页岩力学性能及微观孔裂隙结构演化规律

    仝重宇葛振龙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高温下页岩的力学性能及微观孔裂隙结构演化研究,对实现页岩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中国米仓山地区下古生界牛蹄塘组页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力学性质和微观孔裂隙结构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升温速率(2℃/min)下,页岩抗拉强度显著降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300℃是页岩热反应的阈值温度,在450℃附近孔隙度和渗透率达到最大值;低升温速率有利于微孔的发育,较高的升温速率有利于大尺度裂纹的发育.

    牛蹄塘组页岩升温速率抗拉强度孔裂隙结构

    庞庞塔煤矿9-805工作面硫化氢分布规律研究

    闫静刘光明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山西焦煤霍州煤电庞庞塔煤矿9-805工作面回采时硫化氢体积分数高,在现场开展实测,研究综放面硫化氢体积分数运移规律,通过CD4型多参数测定器测定工作面硫化氢体积分数.现场实测结果证明:沿着巷道垂直方向,硫化氢体积分数伴随与巷道底板高度的增大先升高后下降;沿着工作面水平方向,硫化氢体积分数伴随与煤壁距离增大而逐步下降;沿着工作面风流方向,随着逐渐远离采煤机,硫化氢体积分数逐步下降.

    综放面硫化氢运移多参数测定器

    无人机测量技术在北秦线输电线路项目中的应用

    郭孟超
    24-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无人机测量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电力、农业、勘察、摄影、测量等行业.基于此,结合无人机测量技术在北秦输电线路项目中的实际应用,介绍了无人机测量航线设计、像控点布设、外业数据获取、内业地形图线划的详细流程,最终获取1∶1 000比例尺地形图,为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获取提供了技术支持.

    无人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三维建模

    基于不同倾角的上覆遗留煤柱下巷道合理布置数值模拟分析

    宋哲强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晋华宫煤矿11#煤层开采后存在遗留煤柱,对下层12#层的应力环境将会产生影响,其中河北12#煤层307盘区煤层倾角从5°至15°变化不等.基于巷道蝶形破坏原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晋华宫矿不同煤层倾角条件下巷道的合理布置位置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煤层倾角为0°时,巷道内错20m以上布置时较为合理;当煤层倾角为5°时,巷道内错27.5 m以上布置时较为合理;当煤层倾角为15°时,巷道内错35m以上布置时较为合理.显然,当煤层存在倾角时,在巷道合理布置位置的基础上将内错距增加0.5~1.0 m/°可以使巷道处于良好的应力环境内.为晋华宫矿煤柱下巷道布置提供参考依据.

    遗留煤柱煤层倾角巷道变形合理错距

    开拓巷道围岩变形严重段加固技术研究

    宋宏业
    33-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2采区运输大巷现场条件、围岩变形特征及巷道钻孔窥视成果等,分析巷道局部围岩变形严重的主要原因为围岩强度低且破碎、地质构造及采动压力叠加影响、原有支护方式不合理等.为此,提出通过锚注+U型钢可伸缩支架+锚杆补强方式对巷道围岩进行补强加固,具体措施为:①通过注浆提高围岩承载能力及强度;②U型钢可伸缩支架+锚杆可充分发挥被动支护及主动支护优势,给巷道围岩较大的支护作用力.结合2采区运输大巷现场情况具体给出巷道加固技术方案,现场应用后,2采区运输大巷围岩变形严重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其中监测到顶板、巷帮变形量分别稳定在76 mm、54 mm,巷道断面收敛量较小,可满足后续使用需要.

    巷道变形补强加固主动支护被动支护U型钢棚

    上覆煤柱影响下盘区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优化与应用

    张鹏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受上覆煤层遗留煤柱叠加应力影响造成盘区大巷失稳变形问题,通过现场矿压数据监测与分析,掌握盘区大巷变形规律.现场采用煤帮"浅—深"孔交替注浆加固,配合帮部锚索补强支护+底板注浆锚杆(索)补强支护联合加固方式.工程实践表明:巷帮注浆加固+锚索补强+底板注浆锚杆(索)加强支护有效控制了巷道变形,满足盘区大巷安全生产需求.

    叠加应力盘区巷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