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姜子昂

双月刊

2095-1132

trqjj@petrochina.com.cn

028-86013137 86012432

610051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一段19号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Journal Natural Gas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川渝油气田,面向天然气(石油)行业,宣传天然气产业政策,宣传天然气与环境关系,宣传天然气安全知识,为天然气界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形象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孔隙型致密砂岩气藏产能控制因素

    黄彦庆毕有益牛娜王爱...
    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天然裂缝欠发育致密砂岩气藏的产能主控因素,以四川盆地北部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川中东峰场地区须家河组五段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二者的地质特征、钻井工艺和储层改造技术,明确了孔隙型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产能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古、今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指向区,天然气富集程度较高,气井高产概率较大,而构造低部位气井生产效果较差;②储层物性越好,成藏过程中天然气富集程度越高,且生产过程中天然气流动能力较强,故优质储层发育段越厚,气井产量越高;③裂缝欠发育致密砂岩气藏需通过储层改造才能获产,加大改造规模对优质储层发育的钻井增产效果明显;④由于致密砂岩储层局部发育,水平井能够钻遇更多的优质储层,故较直井而言,提产效果明显;⑤由于钻井液中的重晶石会对物性差—中等的储层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产量,故致密砂岩气藏钻井过程中需加强储层保护.结论认为:①孔隙型致密砂岩气藏产能主要受古、今构造位置,优质储层发育程度,储层改造规模和井型等因素控制;②优质烃源岩发育区、正向构造区和相对优质储层发育区的叠合部位可优先考虑部署井位.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产能控制因素致密砂岩气藏裂缝欠发育储层

    基于SAO-LightGBM算法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

    李庆龙训荣吴秀慧程子洋...
    9-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隙度是评价储层物性的关键参数,四川盆地中部NC地区钻井取心资料有限,储层孔隙度直接获取难度大,而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传统孔隙度预测方法误差大、精度低.为了明确NC地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特征,以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储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机器学习算法SAO-LightGBM;使用该算法分析了孔隙度与地球物理测井参数之间的深层次潜在关系,指出了研究区储层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孔隙度、地层电阻率和自然伽马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基于以上测井参数建立了孔隙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SAO优化算法独特的双重种群机制、高效的探索与利用策略,可以快速寻找到LightGBM的最优超参数组合,提升了模型的预测能力;②在测试数据集上,SAO-LightGBM的平均绝对误差为3.37%,决定系数为0.92.结论认为,较之于其他常规模型,SAO-LightGBM具有更为可靠的预测能力,能够高效完成目标层位孔隙度的预测工作,对NC地区的储层研究和后期勘探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致密砂岩孔隙度雪消融优化算法轻量梯度提升机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模型

    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五峰组—龙一1亚段页岩气地质特征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胡曦李亚丁但霞王佳鑫...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 1亚段多口页岩气井测试获得高产气流,展示了该区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为了更好地推进该区页岩气高效勘探与精细开发,以泸州地区五峰组—龙一 1亚段富有机质页岩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层和沉积微相纵横向展布特征、不同沉积微相页岩储层品质差异性,明确了研究区优势页岩沉积微相和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泸州地区五峰组—龙一 1亚段可细分为五峰组、龙一 11小层、龙一 12小层、龙一 13小层、龙一 14小层5个层段,其岩性、电性、生物化石等特征具有分段性;②研究区五峰组—龙一 1亚段共发育9种沉积微相,其中强还原泥质硅质陆棚、强还原含粉砂硅质陆棚、强还原粉砂质钙质—硅质陆棚为最优势沉积微相,页岩具有高有机碳含量、高孔隙度、高含气性、高脆性的"四高"特征,主要发育于龙一 1亚段1~3小层;③深水沉积强滞留环境是优质页岩发育和高产的基础,异常高压和高含气量是高产的保障,有效压裂效果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五峰组—龙一1亚段页岩气地质特征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文96储气库达容达产技术与实践

    鲍志强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制约文96地下储气库达容达产的主要因素(水侵影响、压力运行区间小),运用气藏工程的方法,对文96储气库实际生产运行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达容达产技术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地下储气库达容达产提升技术包括边水控制技术、井网控制技术、不动管柱注采工程技术、增大压力运行技术等,通过新钻调整井和更新井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以动用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注采后期工作气量及边部未控储量,增加工作气量0.35×108 m3;②利用室内岩心实验评价边水侵入后对气库库容、工作气量影响,优化生产运行制度控制边水侵入;③实施注采气工艺措施手段,解决气井积液、结盐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单井注采能力;④增大注采压力运行区间,满足气库设计上限压力27 MPa,下限压力12.9 MPa期间运行,达到可采气量最大化要求.结论认为,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实现该储气库在达容基础上的扩容,而且还可以为最终提升储气库工作气量提供技术参考.

    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注采能力库容达产

    低品位砂岩气藏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以DF109H井为例

    钟森赵祚培王淑静杜杰...
    32-3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中部东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孔隙度、渗透率特低,含水饱和度高,常压,前期采用常规压裂后天然气增产及稳产效果差.为了动用该区须家河组低品位天然气储量,在新井DF109H开展了压裂技术系统化攻关,通过对减小地层伤害、加快返排、增大改造体积、支撑剂高效铺置等开展研究,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紧密结合的高效压裂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前置液氮气体增能及水性降阻剂工作液体系,在常压致密气藏能增加返排能量,加快排液,降低储层伤害,实现天然气产能快速突破;②优选测录井甜点射孔,差异化高密度布缝,通过大排量、复合暂堵等提升人造裂缝体积,降低渗流距离,提升远端供给能力;③提升裂缝长期有效性是稳产的关键,加砂阶段伴注纤维+分散剂,采用脉冲段塞注入模式,使支撑剂铺置更为均匀.结论认为,该技术体系应用后天然气产量大幅度提升,在致密气藏显示了较好适应性,成为该区致密砂岩气藏有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措施.

    砂岩气藏水性降阻剂高密度裂缝支撑剂高效铺置压裂

    川渝地区煤岩气水平井安全钻井技术探索——以JT1H井为例

    邓开建敬婧余星颖卓云...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安全有效开发四川盆地二叠系龙潭组煤岩气藏,保障川渝地区天然气能源供应的有效接替,需对龙潭组煤岩气井的开发难点进行研究,解决易发生的故障复杂等问题.为此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点探井JT1H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井面临的煤岩段裂缝发育、岩性复杂可钻性差、井眼轨迹变化大、钻井液性能控制困难等工程地质难点,从井眼轨迹、钻井液体系、钻井参数、精细操作防卡等方面开展复杂处理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五段式井眼轨迹设计,有效降低了狗腿度,满足了长度1 000m以上水平段安全钻井需要;②充分发挥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势,做好煤层厚度、井下岩性、地层倾角等预测,为工程措施优化提供支撑,减少复杂;③建立煤岩气水平段钻压、转速、排量等关键钻井参数控制方法,减少煤层冲刷,降低地层垮塌程度;④应用地层岩性元素分析技术,及时发现高密度、高硬度的煤矸石,精细操作防卡.结论认为:①优选高效PDC钻头+旋转导向工具+螺杆复合钻井提速,保障了储层钻遇率,JT1H井水平段安全穿越二叠系龙潭组6套煤层,累计厚度为209 m,水平段长达1 160 m;②优化钻井参数异常变化处理技术,充分使用好振动筛、一体机、离心机,探索形成煤灰机械消泡技术,减少了阻卡;③推广应用川渝地区煤岩水平段安全钻井技术,对于后续深入开展煤岩气开发技术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川渝地区煤岩气水平井安全钻井龙潭组

    "双碳"目标下油气资源安全与油气地质调查方向

    陈骥曹倩闫兵张艺...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不仅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成为全球CO2减排过程中无法规避的重要领域.为了统筹推进"双碳"目标下油气资源安全和油气地质调查,采用供需平衡分析法,对中国油气资源的供应现状进行了调研,进而针对中国油气资源安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策略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预测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峰供需缺口约为5.75×108 t,到205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大约为0.95×108 t,到2060年供需缺口大约为0.25×108 t;②预测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供需缺口大约为3 000×108 m3,到2040年天然气达峰供需缺口大约为3 500×108 m3,到2060年供需缺口大约为1 000×108 m3;③中国油气资源安全面临高对外依存度、消费总量高、消费结构不合理、石油天然气的杠杆和战略支点作用不容忽视等4大挑战;④坚持油气地质调查工作的定位、优化油气地质调查的部署思路、调整油气地质调查的重点目标任务、优化油气地质调查考核制度等4条措施,有助于提高中国油气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

    "双碳"目标供需关系油气资源安全油气地质调查方向天然气

    室内空间车载高压储氢气瓶泄漏扩散数值模拟分析

    干兵徐朝阳赵冠熹何太碧...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氢能汽车储氢装置在室内车库发生意外泄漏时氢气的聚集特性,使用虚喷嘴模型联合高压容器泄漏动力学模型建立了高压储氢气瓶的泄漏参数计算方法,并利用Matlab计算得到了容积为120 L、储存压力为70 MPa的储氢气瓶泄漏时瓶内压力、泄漏流率等参数的变化,并将其作为边界条件反映在Fluent数值模型中,建立了车载高压储氢气瓶氢气泄漏扩散的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储氢气瓶在不同泄漏孔大小、泄漏车辆停放位置和泄漏口气体流动状态三因素的影响下,室内空间氢气浓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储氢气瓶泄漏过程中,空间内可燃氢气云团体积会出现峰值,随后逐渐减小,泄漏孔径越大,空间内氢气体积越大,聚集时间越长;②在车库角落处发生泄漏时,氢气云团平均浓度最高,氢气体积最小;③泄漏口氢气为浮力主导时,氢气在天花板处呈圆弧形扩散,有利于氢气传感器的布置和泄漏源的定位,泄漏口氢气为动量主导时,空间内氢气体积最大,并且大量氢气聚集于车辆底盘下方.

    高压氢气储氢气瓶泄漏扩散数值模拟氢气

    G函数分析在威荣页岩气田压裂中的应用

    尹琅刘琦宋燕高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四川盆地南部威荣气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复杂程度和压后产能,通过对前期15口水平井人工裂缝复杂程度定量评价、G函数的压裂影响因素研究以及提升裂缝复杂程度措施研究,确定了下一步合理的压裂参数和暂堵工艺.研究结果表明:①威荣气田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多为二类复杂缝,G函数波动系数与天然气无阻流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复杂裂缝比例越大、复杂程度越高,压后效果越好;②提高压裂规模和排量,开展暂堵有助于提高人工裂缝的复杂程度;③合理的用液强度为28 m3/m左右,合理的加砂强度为2.4~2.6 m3/m,施工排量应提升至16 m3/min以上;④暂堵工艺应以缝口为主、以缝内为辅;⑤基于研究结果形成的主体压裂工艺现场应用18口水平井,裂缝复杂性得到较大程度提高,压后天然气无阻流量提升超20%,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结论认为,G函数分析在页岩气压裂裂缝复杂程度的评价和工艺参数优化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类似气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页岩气压裂G函数人工裂缝复杂程度

    油气田企业提升供应链物资采购质量的对策思考

    文莉罗振宁周悦洋张浩淼...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绿色供应链价值凸显,油气田企业以构建世界一流的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由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转变,由采购成本最低向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转变.为了探索物资采购质量助力供应链建设的有益举措,推进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共享、多赢互惠,在研究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就推动油气田降本增效,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优化机构设置,推动质量管理岗位价值评估;②明确质量工作界面,梳理管理流程;③注重质量从业人员人才培养;④建立供应商质量提升机制;⑤持续健全完善物资供应质量管理体系.

    油气企业供应链采购质量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