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李占斌

双月刊

1009-2242

journal@ms.iswc.ac.cn

029-87012707

712100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水土保持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领域具有影响的最高级别刊物。它以期刊的政治质量为前提,以学术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服务于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现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国内外10多个权威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在全国农业类期刊中多次名列第1。目前,刊物的覆盖面已辐射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通过各种渠道交流至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具有相当广泛的国内外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州高原山地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性

    郭其强盘金文李慧娥高超...
    293-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贵州中部高原山地8,18,26,36年生4个林龄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林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分析不同发育阶段林分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及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SOC、TN、TP平均值分别为12.24,1.94,0.35 g/kg,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6.58,38.70和13.65,C:N:P的平均值为39:6:1,其养分含量总体不高.随土层深度增加,4个林龄土壤SOC、TN含量降低,但C:N增加,TP、C:P和N:P无明显变化规律.随林龄增加,土壤SOC、TN、N:P先降低后升高,而TP则持续降低;C:N除在36年生林分中显著降低外,其余各林分均无显著差异;C:P无明显变化规律.相关分析表明,SOC、TN是调控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明确贵州高原山地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循环特征提供重要参考.

    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生态化学计量

    短期NaHCO3胁迫对3种冷季型草坪草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宋娅丽马志王克勤张倩...
    299-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盐渍化严重威胁草坪草的可持续发展,选育和种植耐盐草坪草可改良和利用大面积盐渍土壤.以3种冷季型草坪草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L.)和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NaHCO3胁迫(0,0.2%,0.4%,0.6%,0.8%,1.0%)对3种冷季型草坪草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HCO3胁迫下3种冷季型草坪草草坪外观质量、叶片萎蔫系数、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K+含量均随着NaHCO3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0.4%~1.0%NaHCO3胁迫降低了3种冷季型草坪草的地上部分和根系干重,且随着NaHCO3浓度的增加,生长受到胁迫的抑制程度显著增大,根系部分的受抑制程度比地上部分更明显;不同浓度NaHCO3胁迫下3种冷季型草坪草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Na+含量随着NaHCO3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浓度越高上升越明显;NaHCO3浓度>0.4%时,3种冷季型草坪草已受到伤害;黑麦草、高羊茅和早熟禾在不同浓度NaHCO3胁迫下的隶属函数平均值均表现为早熟禾>黑麦草>高羊茅,说明3种冷季型草坪草抗NaHCO3胁迫的能力均为早熟禾强于黑麦草和高羊茅.

    NaHCO3胁迫生理生态特征冷季型草坪草短期

    秸秆和硫酸铝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吸附腐殖酸性能的影响

    张鑫赵兰坡赵兴敏王鸿斌...
    308-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硫酸铝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固碳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添加秸秆和硫酸铝并于恒温条件下培养300天后的盐碱土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腐殖酸吸附动力学中,秸秆和硫酸铝不同添加量条件下,盐碱土对腐殖酸的吸附均在120 min时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R2值最高(0.936).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较好地拟合盐碱土对腐殖酸的等温吸附.添加相同比例的玉米秸秆条件下,Langmuir方程拟合获得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表现为69.335,42.830,40.498,42.593 mg/g.而添加同等比例的硫酸铝改良剂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分别表现为21.358,32.647,69.335,49.232,62.375,42.830 mg/g.

    盐碱土玉米秸秆硫酸铝改良剂腐殖酸吸附

    莠去津在吉林省不同土壤类型中的解吸特征

    孙静马秀兰刘鑫张婧...
    315-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莠去津污染土壤中莠去津的解吸特性,通过批量平衡法,研究了莠去津在白浆土、黑土、盐碱土上的解吸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3种土壤类型中莠去津的解吸过程经历了快速解吸、慢速解吸、最终达到解吸平衡3个阶段,平衡时间为720 min;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Freund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莠去津在3种土壤中的解吸等温曲线(R2>0.969).ΔG<0,ΔH>0,ΔS>0说明其解吸为自发吸热且无序的过程.莠去津在盐碱土中的解吸率最高,其次为黑土,白浆土解吸率最低.土壤pH升高或添加生物炭均能够降低莠去津在土壤中的解吸.

    莠去津白浆土黑土盐碱土解吸

    农田土壤重金属淋洗剂筛选与效应分析

    杨文俊辜娇峰周航黄芳...
    321-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不同淋洗剂在不同淋洗条件下对重金属淋洗效果的影响,采用振荡淋洗法对比研究4种淋洗剂(柠檬酸(CA)、酒石酸(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和氨三乙酸三钠盐(NTA))不同浓度、淋洗时间、pH和固液比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中Pb、Cd、Cu和Zn的淋洗效果及单因素最佳淋洗条件下土壤淋洗前后重金属不同形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A和TA的最佳淋洗浓度为0.3 mol/L,EDTA和NTA为0.05 mol/L;CA和NTA的最佳淋洗时间为480 min,EDTA和TA为720 min;4种淋洗剂的最佳淋洗p H均为3,最佳固液比均为1:20.单因素最佳淋洗条件下,EDTA对土壤重金属去除效果最佳,对Pb、Cd、Zn和Cu的去除率分别为67.4%,61.0%,13.8%和76.0%;NTA效果次之,去除率分别为41.6%,42.4%,9.9%和54.3%.土壤重金属去除率随淋洗剂pH的降低而升高,随固液比的增加而增加,随淋洗剂CA与TA浓度增大而增大.淋洗剂对土壤重金属的解吸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解吸过程为化学解吸,且解吸反应速率受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淋洗剂浓度控制.土壤重金属在淋洗剂作用下的解吸速率为Cd>Pb≈Zn≈Cu.EDTA和NTA淋洗显著降低土壤中Pb、Cd、Zn和Cu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的含量,CA和TA显著降低Pb、Cd、Zn和Cu铁锰氧化态的含量.淋洗剂对重金属的去除效率为EDTA>NTA>CA>TA.

    淋洗重金属动力学模型农田土壤

    青葙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田间试验研究

    傅校锋刘杰朱文杰吕黛琳...
    329-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氯化铵与柠檬酸和青葙(Celosia argentea L.)联合修复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氯化铵与柠檬酸对青葙生长和吸收富集Cd的影响、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的差异,以及对土壤Cd含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青葙并施加氯化铵(C+AC)处理能显著促进青葙地上部干重的提高,比只种植青葙(C)处理增产53.03%;种植青葙并施加柠檬酸(C+CA)处理能提高青葙对Cd的吸收富集能力,地上部Cd含量比C处理提高16.64%;而C+AC处理对青葙地上部Cd积累量的促进效果最佳,比C处理提高69.49%;青葙的种植均显著降低根际土Cd的酸溶态含量,C、C+AC和C+CA处理的降低幅度分别为10.31%,15.00%和12.67%,显著大于非根际土;C+CA处理的土壤Cd含量降率最大,为5.33%,而不种植青葙,不施加药剂(CK)处理为1.43%,只有C+CA处理的26.83%.因此,青葙植物提取对Cd的降低仍起关键作用,且施加柠檬酸对表层土壤Cd的修复性能最好.

    青葙Cd氯化铵柠檬酸田间试验

    镉胁迫下外源IAA对栝楼生理变化和耐镉性的影响

    张婷婷朱叶心怡吴玉环张琪...
    335-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IAA对镉胁迫下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生理响应及耐镉性的影响,以保定栝楼(耐镉品种)和浦江栝楼(镉敏感品种)为材料,进行土培试验,研究800μmol/L镉胁迫下不同浓度IAA(10,35,60μmol/L)对2个栝楼品种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800μmol/L Cd处理下,保定和浦江栝楼的平均根长、地下部分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明显降低,初始荧光(F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增高,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2)随IAA浓度升高,保定栝楼平均根长与地下部分鲜重持续增长,最大增幅为24.83%和40.55%,而浦江栝楼则由上升转为下降趋势;(3)外源IAA加入后,2个栝楼品种幼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Fv/Fm、ETR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Fo和MDA含量先降后升,其中,35μmol/L的IAA使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Fv/Fm、ETR及SOD、CAT活性上升到峰值,而MDA含量降低35.44%~43.23%,达到谷值;(4)由隶属函数均值耐镉性分析得知,不同浓度IAA对栝楼镉毒害的缓解程度为35μmol/L>10μmol/L>60μmol/L>0μmol/L.由此可见,外源IAA的施加对于缓解植物镉胁迫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IAA镉胁迫栝楼生长特性光合特性抗氧化酶

    不同母质土壤-水稻系统Cd吸收累积特征及差异

    董霞李虹呈陈齐李欣阳...
    342-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选取土壤有效态镉(Cd)含量相近、母质不同的水稻土河沙泥(河流冲积物发育)和紫泥田(紫色砂页岩母质发育),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Cd(0,0.5,1,2,5 mg/kg)模拟Cd污染稻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母质稻田土壤Cd胁迫条件下水稻不同生育期对Cd吸收累积的差异,并推算出土壤Cd环境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2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在分蘖期最高,河沙泥有效态Cd含量平均为0.47 mg/kg,紫泥田平均为0.36 mg/kg,同一外源Cd水平下,河沙泥土壤有效态Cd含量高于紫泥田.对河沙泥而言,随着外源Cd浓度的增加,水稻总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外源Cd浓度为1 mg/kg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47.11 g/pot;而紫泥田水稻生物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2种土壤中水稻糙米、谷壳、茎叶、根Cd含量均随外源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整体分布特征为根>茎叶>谷壳>糙米,且河沙泥高于紫泥田;河沙泥水稻平均Cd累积量为51.71μg/pot,紫泥田平均Cd累积量为42.56μg/pot,2种土壤成熟期水稻Cd累积量对比分蘖期分别增加1.45,1.07倍.回归分析表明,河沙泥和紫泥田稻米Cd超标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分别为2.03,3.14 mg/kg.水稻对Cd的吸收累积特征及土壤Cd安全临界值因土壤母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母质土壤不同生育期水稻Cd累积Cd安全临界值

    羟基磷灰石对铅锌矿区土壤吸附Zn2+、Cd2+的影响

    宋承远夏建国李琳佳李欣雨...
    349-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羟基磷灰石(HAP)对矿区土壤重金属的固化效果,采用吸附试验,研究施加HAP的铅锌矿区土壤对Cd2+、Zn2+的动力学吸附和等温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土壤对Cd2+、Zn2+的吸附量随Cd2+、Zn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酸性条件下,其吸附量随pH上升而上升;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两者的吸附过程,土壤吸附能力随HAP的添加量增大而增强;在Zn—Cd共存体系中,当初始浓度为<20 mg/L时,土壤对Zn2+、Cd2+的吸附无明显差异,2种金属离子竞争力度小,随着初始浓度上升,竞争明显,对Zn2+的最大吸附量能达到单一体系中的79%~87%,而Cd2+的最大吸附量只有单一体系中的57%~72%,Zn2+的竞争力优于Cd2+,Zn2+对Cd2+吸附产生严重的抑制.综上可知,HAP能提高矿区土壤的吸附性能,在Zn、Cd污染土壤中,更能提升土壤对Zn2+的吸附固持能力.

    Zn2+Cd2+羟基磷灰石吸附

    硒对铬胁迫下茄子生理特性及铬吸收的影响

    刘晓娟程滨赵瑞芬滑小赞...
    357-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硒对茄子中铬胁迫的缓解作用,采用土培盆栽方式,研究了不同铬胁迫水平下,施加不同浓度的硒对茄子生长、生理特性及铬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铬浓度增加,单一铬处理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铬毒害表现为株高、根长、根、茎、叶干重及叶绿素含量受抑制.随着铬浓度的增加,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铬硒混合处理结果表明硒有减轻茄子铬毒害的作用,不同浓度的铬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的硒缓解效果不同,10,20,40,80 mg/kg的铬处理下,分别施用12,24,48,48 mg/kg的硒缓解效果较好,茄子的株高、根长、生物量均有所增加,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和植株体内铬的积累降低.

    铬胁迫茄子铬吸收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