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殊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殊钢
特殊钢

汪学瑶

双月刊

1003-8620

tsg-mag@hs-mail.hb.cninfo.net

0714-6297386,6297313

435001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316号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特殊钢/Journal Special Stee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特殊钢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它主要宣传国家特钢生产、科技政策、报导特钢研究成果、交流推广先进工艺技术、传递国内外特殊钢经济信息。它是我国冶金类中文核心期刊,是国内外著名数据统计和收录用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间包涂料对GCr15轴承钢洁净度的影响

    姜亚清陈君黄成钢李博...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某钢厂GCr15轴承钢生产过程中,在真空处理前后及中间包的钢水中夹杂物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钢水中全氧含量在中间包中大幅度上升,镁铝尖晶石类夹杂物在RH软吹及中间包中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中间包中数量上升明显.用后中间包涂料工作层中MgO骨料颗粒大量减少,部分MgO颗粒溶于钢水中造成钢水中氧含量上升.通过热力学模拟分析,论述了不同SiO2含量对中间包涂料高温物相的影响,提出将SiO2控制在4%~6%,并加强中间包砌制管理,可减少中间包涂料中高温低熔相的生成,可有效提高GCr15轴承钢头炉探伤合格率.

    GCr15轴承钢夹杂物中间包涂料侵蚀

    管线钢X65连铸过程絮流原因分析

    张新文俞杰轩康乐印卫...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低碳低硫低氧铝镇静钢X65连铸过程絮流原因的分析,得出引起塞棒絮流的原因是高Ca的钙铝酸盐粘附在塞棒头部.浇注初期,塞棒头部吸热使周围钢液温度急剧下降,析出高熔点钙铝酸盐被粘附在塞棒头部,引起塞棒曲线上行.另外,通过热力学计算,在低碳低硫低氧铝镇静钢X65中,1 540℃时,形成12CaO·7Al2O3需要的w[Ca]为16×10-6,过量的Ca进一步反应形成高熔点钙铝酸盐.在中间包工作层、塞棒、水口、碗口等与钢水接触部位全部使用镁质耐材的条件下,在低碳低硫低氧的铝镇静钢生产时,向钢液中喂入的Ca含量越多,塞棒上行程度越严重.采用高碱度渣系和Al降低钢中的O和S,将Ca喂入量控制在0.065 0~0.071 5 kg/t,中间包w[Ca]控制在(10~15)×10-6,可以有效控制塞棒絮流.

    絮流钙处理铝含量钙铝酸盐管线钢

    经济性Q355钢转炉冶炼实践

    黄高见韦泽洪宋欢战东平...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优化Q355钢造渣物料加入制度,由原来的"三批次加料"模式改为"八批次加料"模式,并在第一批次和第三批次各加入100 kg钢渣改质剂,同时,吹氧制度由传统的"恒流量、高-低-低枪位"控制优化为"变压强、高-低-高-低枪位"控制,开发了适合于Q355钢实际生产的经济性转炉冶炼工艺.实践结果表明,与原冶炼工艺相比,改进工艺总供氧时间缩短1 min,冶炼终点磷命中率达到100%,终点脱磷率平均值提高4.24%,lg Lp平均值提高0.35.与原工艺的造渣物料消耗相比,改进工艺吨钢石灰消耗平均值为34.01 kg,减少8.73 kg;吨钢总造渣料消耗平均值为43.95 kg,减少9.13 kg.此外,改进工艺吨钢冶炼钢铁料消耗平均值为1 078.02 kg,较原工艺减少0.60 kg.实现了Q355钢转炉经济性冶炼,减少了造渣物料和钢铁料的消耗,有效降低了Q355钢冶炼生产成本.

    转炉炼钢少渣冶炼脱磷Q355钢

    时效对超级双相不锈钢析出相演变的影响

    骆仁智胡文豪王福明涂江平...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850℃时效处理研究了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析出相的析出行为.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预测析出相及相组成,采用OM,FE-SEM和EDS对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铸坯不同时效状态下的样品进行全面分析,利用K-J-M-A模型进行σ相析出动力学拟合.实验结果表明:850℃时效过程中,σ相优先在铁素体内部和双相晶界处析出,直至铁素体相耗尽;σ相的析出动力学控速环节主要是:初始阶段形核控速和时效40 min后的元素扩散控速;除σ相外,时效过程中还会析出χ相和Cr2N相.其中χ相属于亚稳定相,主要在时效前期析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最终转化成σ相.

    双相不锈钢析出相析出动力学时效

    20CrMnTiH连续冷却相变预测模型

    杨婷段路昭刘需白丽娟...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DIL805型淬火变形膨胀仪测定了三种不同成分20CrMnTiH实验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热膨胀曲线,对室温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并绘制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成分波动主要影响20CrMnTiH钢冷却转变过程中贝氏体与马氏体相变冷却区间,对临界相变温度影响较小.采用K-M方程拟合了三种实验钢的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参数.结合优化的Li经验模型及临界转变温度的回归关系式,建立了20CrMnTiH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铁素体、珠光体与贝氏体的相变预测模型,成功预测了成分波动对实验钢CCT曲线的影响.进而,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20CrMnTiH钢端淬仿真模型,较好地预测成分波动对实验钢淬透性的影响,此方法可为齿轮钢的成分优化设计与合理选材提供参考.

    20CrMnTiH钢CCT曲线相变动力学成分波动相变模型

    高温均匀化对GH4710镍基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高首磊徐晓卫张宏王立...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真空感应+真空自耗双联工艺冶炼的GH4710镍基合金铸锭进行两段式高温均匀化热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热处理前后铸锭的微观组织和晶粒尺寸,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对热处理前后铸锭中合金元素的分布及含量进行测定,计算了铸锭不同部位各种元素的偏析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采取(1 150±10)℃×30 h-(1 200±10)℃×50 h的二段式热处理工艺,有效消除了GH4710镍基合金铸锭组织中的共晶相,降低了铸锭成分偏析,显著提高锻造棒材的力学性能.在980℃,120 N/mm2的试验条件下,持久性能达到了126、134 h,较铸锭未均匀化生产的53、74 h,提高了一倍左右,持久伸长率也提高了50%以上.

    GH4710镍基高温合金共晶相均匀化枝晶偏析

    锅炉扁钢用免退火12Cr1MoV盘条控轧控冷工艺优化

    朱帅李阳王广顺马春雨...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免球化退火扁钢用12Cr1MoV热轧盘条,基于形变诱导相变机理,采用830℃终轧温度和800℃的吐丝温度.通过抑制形变奥氏体晶粒回复和再结晶过程增加形变储能,促进奥氏体分解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同时配合轧后风冷辊道速度调节,实现分段控制冷却,延长盘条在630~750℃区间停留时间,可完全消除盘条中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试验结果为:热轧盘条抗拉强度从576 MPa降至520 MPa,断面收缩率从66%提高至74%,淬火组织的消除使盘条变形能力明显优化,避免少量或极少量马氏体组织无法协同变形而产生的心部孔洞或拉拔断裂,经用户多规格批量使用,未发生塑性开裂问题.

    锅炉扁钢12Cr1MoV钢形变能形变诱导相变马氏体

    谐波减速器服役过程中柔轮断裂失效原因分析与工艺改进

    穆晓彪张永奇高明艳杨国强...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显微组织的观察分析、断口形貌的观察和硬度测定,分析造成柔轮疲劳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失效柔轮的显微组织为回火屈氏体,柔轮上存在较严重的3级带状组织.虽然存在MnS和Al2O3夹杂物引起的4.42 μm微孔,但由于其尺寸和数量较小,不是导致其断裂的主要原因.样品的晶粒整体上较粗大,断口裂纹处晶粒更粗大且更不均匀,断口裂纹处的晶粒尺寸是远离断口晶粒的1.4倍.晶粒粗大使晶界面积减小,导致塑性变形不均匀,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产生初生裂纹,同时也不利于阻碍裂纹的扩展,导致样品发生断裂失效.因此,原奥氏体晶粒粗大是导致柔轮疲劳断裂主要原因.可通过循环热处理或增加正火预处理,达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谐波减速器柔轮断裂失效

    Nb微合金化对Cr-Co-Ni-Mo系超高强度不锈钢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

    田帅张雪凌刘振宝王晓辉...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超高强度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采用Cr-Co-Ni-Mo系超高强度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利用OM、XRD、TEM等测试手段,结合腐蚀疲劳试验,研究了Nb微合金化对Cr-Co-Ni-Mo系超高强度不锈钢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3.5%NaCl溶液中具有一定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其应力腐蚀开裂机理为氢致开裂和阳极溶解的混合机制.Nb微合金化提高了钢的腐蚀疲劳性能,钢中添加0.11%的Nb后,钢的腐蚀疲劳强度由440 MPa提高至495 MPa,其主要原因是,Nb微合金化可以细化钢的晶粒尺寸,促进钢中不可逆氢陷阱NbC的析出,增加了钢中原奥氏体晶界总量、小角晶界所占比例、Σ3晶界数量、奥氏体体积分数等.

    超高强度不锈钢腐蚀疲劳应力腐蚀开裂机理NbC奥氏体

    S含量对18CrNiMo7-6齿轮钢中夹杂物和疲劳性能的影响

    尉文超谢地荣时捷王毛球...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w[S]为0.002%(低S含量)和0.022%(高S含量)的两种18CrNiMo7-6齿轮钢为研究对象,参照齿轮热处理工艺获得伪渗碳试样,并对其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疲劳性能和夹杂物分布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两种齿轮钢的强度基本相当,而高S含量试验钢具有更好的塑性和低温冲击韧性,并且其疲劳极限、疲劳寿命均优于低S含量试验钢,疲强比由0.445提高到0.479.S含量显著影响钢中的夹杂物分布情况:低S含量试验钢中夹杂物以MnS-Oxide为主,数量较少,同时尺寸更大;而高S含量试验钢夹杂物以CaS-MnS-Oxide复合型夹杂物为主,数量提高1倍以上,但尺寸更为细小.高S含量试验钢采用Ca处理工艺对夹杂物进行改性,夹杂物尺寸明显细化,有利于钢的塑韧性提升,并改善疲劳性能.

    18CrNiMo7-6齿轮钢力学性能疲劳性能非金属夹杂物硫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