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殊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殊钢
特殊钢

汪学瑶

双月刊

1003-8620

tsg-mag@hs-mail.hb.cninfo.net

0714-6297386,6297313

435001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316号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特殊钢/Journal Special Stee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特殊钢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它主要宣传国家特钢生产、科技政策、报导特钢研究成果、交流推广先进工艺技术、传递国内外特殊钢经济信息。它是我国冶金类中文核心期刊,是国内外著名数据统计和收录用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渣系组元对电渣重熔核级316H不锈钢中氢含量的影响

    耿鑫姜周华葛春钰辛光瀚...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渣重熔的过程中,钢中气体成分(如H、O、N等)的含量受所用渣系的气体渗透率影响显著.为了探索出一种适合核电用316H不锈钢的低氢渗透率的电渣重熔用渣系,测定了5种电渣重熔渣系的氢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新开发的63%CaF2-30%Al2O3-7%MgO渣系的氢渗透率最低.同时65%CaF2-30%Al2O3-5%MgO渣系的氢渗透率与之较为接近,并且这两种渣系的氢渗透率与钢厂电渣生产所用原渣系60%CaF2-20%Al2O3-20%CaO的氢渗透率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分别由6.58×10-6 mol/(cm·min)降至1.89×10-6 mol/(cm·min)和2.18×10-6 mol/(cm·min).熔渣的光学碱度越大,氢渗透率也越大.渣中的CaO有较大的水容性,在电渣重熔过程中容易使钢锭中的氢含量升高,渣系中MgO的添加能够显著地降低氢渗透率.在研究条件下,渣系的组元对渣系的氢渗透率的影响比光学碱度更为显著.

    电渣重熔奥氏体不锈钢316H核电氢含量

    三七渣电渣重熔对M50高温轴承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高小勇张立峰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金属夹杂物是影响高温轴承钢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M50高温轴承钢的夹杂物控制水平,分析了三七渣电渣重熔精炼技术对夹杂物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夹杂物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了电渣重熔前后渣料成分的变化.在自耗电极中,夹杂物为尺寸较小的Al2O3-SiO2,其中,w[SiO2]较高(平均值为29.3%),不存在聚集状夹杂物.经过电渣重熔,夹杂物转变为Al2O3,而且存在大尺寸的簇状夹杂物;渣料中w[SiO2]从1.73%增加到3.42%,同时Al2O3含量发生降低;钢中w[Al]从<0.000 5%显著增加到0.020 7%,w[Si]从0.356%降低至0.296%.基于渣-钢反应理论对电渣重熔过程的冶金反应进行了解释.钢液中的溶解Si和熔渣中的Al2O3在钢液和熔渣的界面发生反应,产物为溶解Al和SiO2.随后溶解Al扩散进入钢液并与夹杂物中SiO2发生反应,产物为溶解Si和Al2O3.最终使得钢中夹杂物转变为Al2O3.提出了控制三七渣电渣重熔M50轴承钢中夹杂物的方法.

    电渣重熔高温轴承钢M50夹杂物渣-钢反应三七渣

    EAF+VAR生产15-5PH不锈钢点状缺陷成因及改进

    章东海潘明旭李旭许勇...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冶炼成本较低的EAF→VOD→LF+VD→浇注6 t电极棒→真空自耗重熔(VAR)的新工艺流程代替传统双真空冶炼工艺生产15-5PH不锈钢,使用扫描电镜、ASPEX等对其探伤点状缺陷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自耗电极中已存在铝酸钙及镁铝尖晶石非金属夹杂物,真空自耗重熔过程的不稳定,将锭冠和非金属漂浮物卷入熔池残留在自耗锭中,导致锻造成材后产生点状缺陷.通过工艺优化改进,VOD还原渣料由铝粒9 kg/t调整为硅铁8 kg/t、铝粒5 kg/t复合脱氧,精炼渣系成分由(质量分数)CaO为50%~55%、SiO2为10%~15%、Al2O3为20%~25%调整为CaO为45%~50%、SiO2为5%~10%、Al2O3为33%~38%,真空自耗重熔熔速由4.2 kg/min提高至6 kg/min、熔滴时间由0.23 s提高至0.27 s,自耗电极洁净度得到较大的提升,自耗重熔过程熔速控制稳定,熔池液面非金属漂浮物得以去除,成品材高低倍检验均满足标准要求,探伤合格率提高至98%以上.

    15-5PH不锈钢点状缺陷精炼渣系真空自耗重熔熔滴时间

    普通电渣炉的全密闭气氛改造及其对典型钢种的影响

    赵子民孙欣侯栋周伟基...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渣钢品质的不断提升,普通电渣炉亟须进行全密闭气氛保护的升级改造,从而解决电渣重熔过程元素烧损、增氧、增氢、氢气孔等问题.采用新型的电渣炉气氛改造技术,分别用5 t和2 t电渣炉对GCr15SiMn轴承钢和GH2132高温合金进行传统气氛保护电渣炉和新型电渣炉的对比试验.冶炼过程中实现了结晶器内氧分压低至1×10-6.试验数据显示,传统气氛保护电渣炉冶炼下,GH2132中Ti收得率低,仅为88%;GCr15SiMn轴承钢电渣重熔过程中增w[O]量大,可达5×10-6.而在新型气氛保护改造中,GH2132中的Ti收得率高达96%;重熔过程轴承钢增w[O]控制在3×10-6以内,电渣锭中w[O]稳定控制在10×10-6以内,其电渣锭效果媲美气保电渣炉.以上炉内氧分压和电渣锭检测结果表明,电渣炉气氛改造后,可有效解决传统气氛保护改造技术下,往复的热浪涌出和负压吸气导致的结晶器内氩气保护不稳定,从而造成电极表面氧化,氧化皮掉入渣中引起的熔渣氧势升高和电渣锭增氧的问题;尤其对于GH2132高Ti低Al型高温合金,普通电渣炉加入脱氧剂Al条件下,无法避免Ti的烧损,只能导致电渣锭增Al.

    电渣重熔气氛保护钛烧损GCr15SiMn轴承钢GH2132高温合金

    La对CMSX-4单晶合金与型壳润湿性及界面反应的影响

    韩伟豪余建波任忠鸣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取高质量的含稀土单晶叶片,采用座滴法研究了La含量对CMSX-4单晶合金与陶瓷型壳润湿性及界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90×10-6 La时,合金与型壳的润湿角略有下降,合金中仅发现Al与型壳中的SiO2发生反应,形成产物为Al2O3;当合金中w[La]达到143×10-6时,合金与型壳的润湿角显著下降,合金中的La和Al都与型壳中的SiO2发生反应;随后继续增加La含量,界面处析出不同La、Al原子比的铝酸镧化合物,润湿角变化不大.由此可见,实验中,143×10-6为CMSX-4单晶合金中La发生界面反应的临界含量,而且,La与SiO2的反应可以提高合金/型壳体系的润湿性.

    La含量CMSX-4单晶合金润湿性界面反应

    Mn18Cr18N加压冶炼的氮含量精准控制工艺分析与实验

    林腾昌李龙飞程挺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氮不锈钢中氮含量的精准控制是生产关键控制要素.以Mn18Cr18N高氮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冶金学原理、Factsage热力学软件及热态实验与检测分析等方法,对加压感应熔炼过程钢种成分、温度及氮气压力与氮含量控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理论数据的"成分-温度-压力"关系方程可信度高,3炉实验的氮气压力理论值、预测值与实际控制值吻合度良好.热态实验验证发现,Mn和Cr含量不变时,依靠提高氮分压可以提高钢锭中N含量,但是w[N]达到约1%时,通过提高氮分压增加氮含量的效果降低.Mn或Cr含量低时,可以通过提高氮分压达到提高氮含量的目的.降低钢中C和Si含量有利于钢中高氮含量的合金化及稳定控制.当需要控制Mn18Cr19N钢中的w[N]≥0.8%时,宜控制加压炉熔炼温度在1 500~1 550℃,氮气压力在0.225~0.325 MPa.

    Mn18Cr18N高氮钢加压熔炼热力学氮含量

    下期要目

    116页

    La处理对H13热作模具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任吉燕云田家龙王礼超...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H13模具钢,在氩气保护下加入稀土镧处理钢液并浇铸成钢锭,研究了La处理对H13钢中夹杂物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La对H13钢中夹杂物具有很好的改性效果,随La含量的提高,夹杂物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夹杂物的平均尺寸先减小后增大.不添加稀土时,H13钢中夹杂物主要为Al2O3和MnS;当H13钢中w[La]为0.016%时,钢中夹杂物以La2O2S为主;当w[La]为0.045%和0.073%时,钢中夹杂物主要为LaP和La2O2S.热力学计算表明,在1 600℃下钢液中,La处理后夹杂物的转变过程为Al2O3→LaAlO3→La2O2S.在凝固过程中,钢液中首先析出La2S3,当温度继续降低,LaP开始在La2S3 和La2O2S表面析出,最终形成复合夹杂物La2O2S-LaP和La2S3-LaP.

    H13热作模具钢La处理夹杂物热力学计算

    粉末处理对FGH95氧含量、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范晓烁刘玉峰袁华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化学成分测试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力学性能检测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粉末粒度、粉末处理工艺以及粉末处理环境对FGH95合金氧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处理环境对FGH95合金的氧含量及组织影响较大,相同粒度气雾化粉末在空气中处理后,其制备的合金氧含量相比惰性气体环境中除气制备的合金增加了115%,而低氧环境中制备FGH95合金的w[O]仅为0.003 9%,其PPB组织得到明显改善;同样在惰性气体环境中经过室温和450℃除气处理,0~45 μm粉末比0~75 μm粉末制备的FGH95合金氧含量增加了33%;在低氧环境中,除气温度对合金氧含量影响不大;氧含量的差异并未对FGH95合金的室温强度造成较大影响,但氧含量增高会降低合金的塑性.

    镍基高温合金粉末氧含量热等静压组织力学性能

    版权声明

    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