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杂志
图书馆杂志

缪其浩

月刊

1000-4254

tsgzz@libnet.sh.cn

021-54051586 54039581

200040

上海市长乐路746号

图书馆杂志/Journal Library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图书馆杂志》(月刊)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1982年创刊,以理论探索与实践并重著称,尤其关注当代图书馆活动的总结与交流,受到读者欢迎。创刊3年邮发量即攀升至全国同类刊物之最,20年来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理论探索、工作研究(辖公共、学校、科研图书馆分栏)、新技术应用、海外眺望、专业教育、新书推荐和文史天地等8个内容版块,全面传递专业活动与研究的最新信息。刊中刊2种:“讲座经典”刊出上海图书馆讲座每月最佳报告文本;“悦读时空”为名家读书、评书的动态报道。在历年来各种核心、优秀期刊评比中,得到专业内外、专家同行一致肯定,全部上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收藏与服务创新——以大岭山图书馆东纵文献为例

    黎少玲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简要回顾基层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收藏与服务的基础上,介绍东莞市大岭山图书馆东纵文献收藏的历程与成果,并从数字化与知识图谱建设、"大岭山之歌"红色文化展示中心、文献挖掘与服务创新三个方面重点阐述大岭山图书馆的创新探索,得出基层公共图书馆要立足地方特色,以服务为导向,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坚持读者立场讲好红色故事,才能更好发挥弘扬红色文化排头兵作用的结论.

    红色文化红色文献东江纵队基层公共图书馆融合服务

    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

    欧阳剑蔡迎春王健
    90-9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人文项目是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最重要的实现途径之一,数字人文项目已成为人文学科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环境的发展,早期数字人文项目的 研究数据、工具及平台正在退化,甚至消失,如何保持数字人文研究数据及工具平台的开放性、可用性非常重要,有必要认真思考数字人文项目的 可持续性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可靠、可持续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本文从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概念与内涵出发,分析了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现状,并从资金与人员、用户的可使用性、工具及平台、数据访问和引用等对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的社会化建设途径,通过社会化数据众包、软件开源、数据开放等形式构建可持续性的数字人文项目.

    数字人文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数字学术社会化

    基于数据中台理念的图书馆数据服务模式研究

    蔡迎春欧阳剑严丹
    99-10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内容存储、获取和传播的重要机构,突破传统的知识服务体系,全面支撑新文科对跨语言、跨学科交流的需求,势必需要图书馆借助信息技术赋能,加强学科协作融合,拓展学科服务内涵,构建以科研数据管理、开发和服务为主导的数据服务模式.图书馆服务模式离不开资源、空间、馆员、服务和平台5个要素的支撑,本文紧密对接新文科背景下5个要素的变化,将数据中台理念引入到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重新构建未来高校图书馆"五位一体"的数据服务模式,并通过具体建设与服务实践案例进行论证.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紧密围绕"资源+""空间+""馆员+"的理念,构建以资源、数字工具和算法为主体的"数据中台",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多语种数字资源中心、数字人文与学术实验室、数字内容创作创意空间、智慧共享与研讨空间为一体的数字学术环境,提升图书馆跨学科的支撑与服务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师生数据思维的形成,从而全面助力新文科背景下学校跨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

    新文科建设数字人文数据中台数据服务跨学科服务

    学术训练营:新文科背景下图书馆数据素养培训新模式

    严丹蔡迎春何秀全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适应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对数据素养和服务的新要求,图书馆开展了以学术训练营为主要模式的新探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围绕数据素养和数据服务为主题的学术训练营在目标、内容、形式、成效等方面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定问题.在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加强馆际合作协同、创设跨学科现实应用场景、促成产学研一体化、打造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完善学员数据素养的效果评价等优化建议.

    新文科建设数据素养数据服务学术训练营

    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何秀全欧阳剑张鹏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进入新时期,"数字化转型"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许多行业期望通过数字化转型发展,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体系.高校图书馆领域在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建设方面已经成果颇丰,但对新时期的数字化转型研究还比较少,对其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文章提出,在新文科建设及十四五开局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及时转变旧的"数字化转型"认知观念,明晰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要求,利用新文科建设和高校信息化统一发展的契机,以数据治理为目标和抓手,建立数字学术服务团队,确立数字化业务的核心地位,实现新时期的图书馆数字化转型.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新文科建设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术训练营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周琼任树怀蔡迎春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信息素养教育出现了内容开放和需求多样的变化,这为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挑战和机遇.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思当前信息素养教育,结合训练营的模式和特点,对其进行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造,以学习者为信息素养教育中心,组织复合教育团队,设计工作坊、沙龙、高端学术讲座、竞赛等多种形式.实践证明这种在情景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协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的创新模式适合信息素养教育.基于实践与反馈建议未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出版机会给学习者.

    信息素养学术训练营建构主义协作学习

    量校法:异文校勘中的一种统计方法——以钱谦益《投笔集》为研究案例

    杨柳杨崇和
    13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籍校勘的通常做法是选用精善的版本作为权威底本进行对校,不足之处再辅以本校、他校和理校,是为"校勘四法".但传世古籍里,即便是明清人的著作,权威底本失存的情形也不在少数.而存世各种版本在传抄和刊印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纵使经由谱系法梳理,其谱牒归属仍无法追溯,有相当多的异文难以用现行的方法定夺.在这种状况下,能否为不同版本的异文取舍提供相对客观的判断依据?本文以钱谦益《投笔集》为个案,借助统计学概念,提出一种概率择优的异文校勘法——量校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试验.

    校勘学谱系法量校法投笔集帕雷托图钱谦益

    日本五山本《毛诗传笺》的地位与价值

    张剑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镰仓至室町时代(约1185-1573)的五山本《毛诗传笺》是一种特殊的刻本,它融合了《毛诗》宋刊本、古本,对江户时代(1603-1867)庆长活字版《毛诗郑笺》产生重要影响.五山本《毛诗传笺》保存了某些古本、宋刊本的面貌,弥足珍贵;日本学者又于正文当中留有批校,展示了更加丰富的《毛诗》文本信息.中国《毛诗》文献附上了日本学术的印记,五山本《毛诗传笺》成为域外汉籍流变的典型之一,因此具有特殊的文本价值与文化意义.

    五山本《毛诗传笺》《考文》古本庆长版《毛诗郑笺》域外汉籍流传演变

    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四库底本《北郭集》综考

    程惠新范晨晓黄晨
    15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郭集》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诗集.浙江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明万历刻本《北郭集》是一部四库底本,书内保留了许多四库馆臣题写的校记,按其内容可分为标示格式、校勘文字、校正俗字三类.经考证,题写者分别是纂修官闵思诚、校对官卢遂、江南三阁誊录领办等人.四库本《北郭集》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与底本的选择、纂修官未能尽力校勘、校对官的个性、誊校比例失衡、代抄等相关.通过研究四库底本,可以观察《四库全书》校办过程的详细情形,管窥《四库全书》校办的局限,从而揭示四库底本对四库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北郭集四库全书四库底本浙江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