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情报工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情报工作

初景利

半月刊

0252-3116

journal@mail.las.ac.cn;tsqbgz@vip.163.com

010-82623933

100080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图书情报工作/Journa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恪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弘扬学术精神、推动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形成了面向实践、注重新技术、追求理论精品的特色,铸就了求实创新的风格,成为中国大陆本学科领域具有权威性与指导性的刊物,而且在海外图书情报界也享有相当的声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工作》的大容量信息将打造其具有学术性、前沿性、实用性的新特色,成为展示学科发展趋势,报道学科发展动态不可或缺的媒介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ChatGPT到"LibGPT":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新一代图书馆

    杨俊谭丰隆陈婧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发展需要紧跟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如何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的重点方向.[方法/过程]基于美国运用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图书馆案例,梳理其特征表现,并对其进行内核拆解,在两者基础上提出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图书馆——"LibGPT"的发展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图书馆具备服务场景的交互化和智能化、图书馆资源的海量化和整合化、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和延伸化等特征,其内核在于智能化的技术本质、全面化的角色定位与链条化的工作机制,基于此提出应从发展主体、内容、边界3个层面构建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Lib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图书馆LibGPT新一代图书馆

    具身阅读:元宇宙图书馆的结构属性辨析与功能再造

    谢豪莹魏文楷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自Web 1.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至Web3.0阶段,技术与图书馆从相加到相融,双向协作促发展.通过拆解元宇宙技术创新思维及逻辑,以具身阅读为切入点,研究元宇宙图书馆的建设路径和创新功能.[方法/过程]以厘清元宇宙和图书馆发展逻辑共通点为起点,验证元宇宙图书馆的存在合理性,以结构主义范式分析元宇宙图书馆结构的整体、关系、主体、自调、转换等多重结构属性,聚焦具身阅读行为,辨析元宇宙图书馆溯源与认知、连接与断连、沉浸与脱离、公共与私域、再现与真空的多重关系.[结果/结论]通过具身认知视角展开元宇宙图书馆中阅读认知行为的仪式、融合、社交特性的相关分析,探索元宇宙图书馆在原有图书馆功能基础上,进行多重建构认知视点的阅读认知、灵境泛在多维呈现的阅读融合、反哺个体拓宽社交范围的阅读社交、多元价值引导下虚实演变的阅读仪式、以图书馆为中心延展多边经济的阅读产业链方面的功能创造与创新.

    元宇宙图书馆具身传播结构主义

    近年科幻文学中图书馆书写的多重面向分析与启示

    李哲童博轩杨新涯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作为一种启示与思考未来的文类,科幻文学的图书馆想象对现实图书馆应对未来信息管理和知识传播变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依托"CSFDB中文科幻数据库"等科幻数据库检索相关主题或存在相关情节的科幻作品,通过梳理分析其中的图书馆设定,对其展示的新技术、社会新型服务、公共空间环境以及文明文化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适用于未来图书馆建设的潜在策略.[结果/结论]研究认为,近年科幻文学中的图书馆想象主要围绕技术革命与媒介革新、公共空间与社会服务、信息整合与知识传播、文化遗产与文明保护等面向展开,未来图书馆建设可以创造性地借鉴与转化上述文学推想,重点关注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进步.

    科幻文学未来图书馆图书馆建设技术革新

    推进数字包容: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国际实践与进路

    曾粤亮吕晓龙
    3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伴随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鸿沟、数字排斥问题日益突出,系统探究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数字包容中的角色与国际实践,可为其角色强化与实践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扶助数字弱势群体和保障数字公平.[方法/过程]结合文献调研和网站调查,聚焦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r Libraries,EIFL)的18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创新项目和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IMLS)资助的56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项目,从项目内容、关注对象、联动模式3方面归纳国际层面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结果/结论]公共图书馆是社区数字资源的提供者、数字连接的保障者、数字素养的培育者.数字包容项目内容包括保障数字资源公平访问、提升数字能力机会均等、增强数字社会建设共同参与:重点关注残障人士、年轻人和儿童、老年人、妇女和农民等群体的需求;形成一馆主导垂直模式、多元协同横向模式、全民参与网状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从数字信任、数字公平、数字韧性、数字治理4个维度拓展和保障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施.

    数字包容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实践数字鸿沟数字平等

    信息素养课程学情分析研究——以财经类高校为例

    梁若楠唐承秀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为深化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对课程开展学情分析十分必要.[方法/过程]依据清华大学引进并汉化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工具、美国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构建信息素养课程学情分析模型,通过因子分析确立包含学习投入、课堂参与、心理特征、认知、能力5个维度的模型.[结果/结论]以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的部分财经类高校学生为对象开展调查分析,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信息素养学情分析高校图书馆

    有声阅读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对照实验研究——阅读效果及认知负荷差异比较

    吴礼志洪星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比较有声阅读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及认知负荷上的差异,为不同场景下阅读方式的选择及阅读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运用对照组实验方法,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借鉴PISA阅读理解测评框架编制问卷测试阅读效果,利用NASA-TLX量表对认知负荷进行测量.而后通过描述统计与混合模型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结论]有声阅读在简单记忆阅读效果上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深层次阅读效果层面不如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体力负荷与受挫负荷显著高于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努力负荷显著高于数字阅读.据此提出不同阅读方式的适用场景.

    有声阅读数字阅读纸质阅读阅读效果

    基于超网络的核心技术识别方法

    陈文杰曲建升黄珂敏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对特定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识别与分析,可以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前沿技术研发和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过程]引入超网络结构表征技术实体间的多元共现关系,利用超网络嵌入技术自动生成融合结构特征和属性特征的技术节点向量并通过模糊聚类得到技术集群,构建基于超网络结构的局部中心性、半局部中心性和全局中心性等度量指标,以识别每个技术集群中的核心技术节点.[结果/结论]以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领域为例,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结果显示化学吸收、膜分离、固体吸附和低温分离等技术是该领域的核心技术,有助于我国合理配置资源、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以获取竞争优势.

    核心技术识别技术共现超网络超网络嵌入中心性度量

    事件驱动的技术产业化阶段智能识别方法研究

    姚占雷樊亚鑫许鑫
    7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技术产业化所处阶段的不同,对社会资源配置要求不一.技术产业化阶段的智能识别是精准施策的一个前提,能够助力相关部门及时调配社会各方资源,通过科学布局、持续改进等,以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方法/过程]首先,基于互联网公开数据,建立全面刻画技术产业化进程中技术与社会交互行为的路径;然后,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事件驱动的技术产业化阶段智能识别方法;最后,选取我国光伏产业中的单晶硅技术产业化案例为实证对象,在验证方法可信的基础上,基于这一典型案例揭示技术产业化各个阶段中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典型特征,以精细指导做好各类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结果/结论]该智能识别方法能够改变既往识别活动的重事后评价等现状,可辅助科技工作者灵敏捕捉不同技术产业化策略的实施时机,进而统筹做好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助力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

    技术产业化阶段事件驱动智能识别

    基于学科势能的跨学科知识来源识别——以图书情报学为例

    徐卫杰李长玲王浩荣国阳...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在我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探究目标学科主要的知识来源学科,对促进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加速其知识理论体系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跨学科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流动类似于理想流体的流动——由势能高处向低处流动,促进低势能学科的势能增加.引用物理学中的重力势能定理,从引用质量指数和学科地位高度指数两方面构建学科势能模型.以图书情报学为例,计算2012-2016年和2017-2021年两个时间段图书情报学引用跨学科文献所拥有的学科势能及势能差.根据学科势能和势能差的大小,识别图书情报学主要知识来源学科,并探讨知识输入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结论]实证研究发现: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直是图书情报学主要的知识来源学科;新闻传播学、教育学、应用与理论经济学对图书情报学的知识输入呈增长趋势;自然科学各学科对图书情报学的知识输入相对较少.

    学科势能跨学科知识流动知识来源图书情报学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算法抵抗行为研究

    刘宇桐王晰巍王楠阿雪乌吉斯古楞...
    9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鉴于社交媒体推荐算法所带来的众多算法负面问题,研究社交媒体用户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算法抵抗行为,对我国的应急管理和舆情治理具有应用价值.[方法/过程]基于福格行为模型(FBM模型)和风险信息寻求与处理模型(RISP模型)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中的算法抵抗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触发维的感知风险变量正向影响负面情感反应;动机维的信息不充分变量正向影响算法抵抗行为.能力维的算法功能感知会通过信息不充分影响算法抵抗行为,算法FEAT感知直接影响算法抵抗行为.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算法抵抗行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对推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交媒体算法治理和应急舆情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算法抵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