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情报知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情报知识
图书情报知识

陈传夫

双月刊

1003-2797

tqy12@whu.edu.cn

027-68754437

430072

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情报知识/Journal Document,Informaiton & Knowledg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及出版发行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连续四次被评为中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三次被评定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并被评定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还被《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本刊集图书、情报、档案、出版发行于一刊,融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共文化空间,可以联结什么?

    《图书情报知识》编辑部
    1页

    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李斯张皓珏陈一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从多层维度揭示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为"十五五"时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宏观数据与案例文本作为数据源,提取建设方式、空间营造、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形成概念和类型,归纳存在的问题.[结论/发现]我国以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为主体,在总分馆制基础上开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新建、改造和嵌入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建设方式,空间价值是核心价值,空间的变革带动了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变革.未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与已有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深入衔接,同时形成错位发展;加强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价值]采用多源数据从宏观上揭示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提出面向"十五五"的发展建议.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总分馆制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

    孙英姿秦顺
    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从组态视角探索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路径,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把握发展重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提高公众文化获得感.[研究设计/方法]以3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代表性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从文本语料中提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并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分析多种因素组合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论/发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因素可以归纳为人态、文态、形态、生态、业态五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为人文核心型空间、生态赋能人文空间、文化综合型空间.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及其关联主体应根据自身定位,打造"深耕用户型"文化空间,创新"数智共生型"嵌入服务,探索"多元消费型"文化场景.[创新/价值]探索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组态效应和优化机制,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组态路径公共文化服务

    "附近"视域下城市书房建设创新路径――以武汉市为例

    罗萍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聚焦"附近"视域下城市书房建设实践,结合用户需求,讨论城市书房建设方向,助益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方法]引入人类学家项飙提出的"附近"概念,总结城市文化生活面临的困境,提出城市书房建设需要关注的用户需求,讨论武汉城市书房创新路径.[结论/发现]城市书房建设需要关注用户可知感、生态性、参与感需求,以鲜明特色主题增强书房辨识度,通过构建活动场景,强化沉浸式体验,以集聚趣缘群体的方式提升用户粘性,并吸纳社会力量撬动各类资源投入,从而促进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创新/价值]将社会学"附近"概念引入图书馆界,从城市书房用户需求视角,以武汉市创新实践为例,为城市书房建设提供建议.

    城市书房附近创新路径用户需求图书馆

    基于职业替代概率模型的AIGC职业发展探究

    何静沈阳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AIGC技术的智能化优越性和跨领域适应性将在众多行业升级中得到应用,探究AIGC技术急变下的职业发展变化,可促进劳动者对职业更替形成风险认知,实现高质量就业.[研究设计/方法]基于"任务分解""细分任务替代概率估算"和"职业整体替代概率计算"三个层次构建职业替代概率模型,预判现有职业整体替代率.在此基础上展开职业更替原因及特征分析,探索个人成长路径.[结论/发现]AIGC技术急变下的职业更替呈现可替性传统职业、互补型发展职业与高潜力新兴职业三大类别,为寻求职业发展,劳动者应掌握和理解机器逻辑,拓展人机交互底层技能,深耕人机合作个体优势,以最大限度释放人类核心竞争潜能.[创新/价值]立足工作任务与任务属性,面向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就业的辩证关系构建的职业替代概率模型,充分尊重了职业的工作内容拆解逻辑、人工智能的能力演进方向与劳动替代效应,有助于从微观视角解析AIGC引发的脑力劳动职业更替趋势,推动就业质量的提升.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劳动关系职业替代职业发展新兴职业

    人工智能是否达到奇点――来自图情档职业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概率的数据分析与思考

    冯昌扬陈静怡高鹏钰曾江峰...
    42-5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形态,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刺激产业创新的同时,也带来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类劳动力的新议题,有必要关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对图情档从业者的替代效应和对技能、知识等的新需求.[研究设计/方法]使用O*NET数据库,基于机器学习和网络分析方法预测图情档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识别从事相关岗位的重要专业技能、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探究人类智能从事图情档职业的技能优势.[结论/发现]人工智能冲击下,图书馆文书助理、技术馆员等可程序化的职业面临短期被替代风险,这种大环境要求图情档从业者兼具技术性和人文性质,图情档从业者人类智能的技能优势主要体现在创造力、社交互动、管理规划和主动学习四个方面.[创新/价值]客观审视人工智能带来的劳动力替代问题,预测与评估人工智能完全替代图情档职业的概率,识别图情档从业人员理应发展的核心能力,有助于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性失业问题,保障图情档领域就业稳定.

    人工智能图情档职业替代效应核心知识核心素养

    开放科学环境下的数据隐私治理研究

    盛小平唐筠杰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科学构建开放科学环境下的数据隐私治理结构、相关路径与策略,可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的正当数据与隐私利益.[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本分析法,围绕数据隐私治理问题,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及治理活动3要素构建数据隐私治理结构,形成治理路径.[结论/发现]开放科学环境下数据隐私治理是以数据隐私为治理对象,以数据所有者、数据控制者、数据处理者、数据中介者、数据监管者、数据利他组织作为治理主体,通过实施数据隐私安全教育、数据隐私风险评估、数据隐私处理、数据隐私监管、数据隐私责任处罚、个人数据权利保障6类治理活动,形成一条整体螺旋向上的循环治理路径.[创新/价值]科学构建开放科学环境下的数据隐私治理结构与路径,以保护个人隐私权益和推进开放科学发展.

    数据隐私数据隐私治理治理结构开放科学

    政府开放数据隐私风险研究:现状、特征及展望

    袁静周欣丽臧国全张凯亮...
    6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系统分析国内外政府开放数据隐私风险研究成果,旨在为该领域未来研究提供启示借鉴.[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归纳比较、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的研究主题、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与情境进行分析,剖析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结论/发现]现有研究主题基本涵盖风险管理的全部流程和环节,但对于风险治理实践、风险评估的可靠性、风险计量的精准性、风险治理的有效性等尚缺乏实证研究;研究视角与理论多元,但主要侧重从各自学科视角出发,研究方法多样化.未来研究需细化研究情境,开展分领域、分级、分类精细化治理,融合多学科研究方法,探讨新型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强化治理效果与效能评价研究.[创新/价值]指出政府开放数据隐私风险治理应当从全过程视角,不仅关注隐私风险治理流程,更要开展隐私风险治理效能与效果评价,以提升政府治理实践能力.

    政府开放数据数据隐私隐私风险隐私治理隐私保护

    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中古老与崭新的关系逻辑

    王世伟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当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古老与崭新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下中国图书馆事业正面临的现实难题,需要进行破解.[研究设计/方法]结合案例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图书馆的始终古老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石,二是图书馆的永远崭新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三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应科学把握古老与崭新的节度节奏.[结论/发现]图书馆高质量发展需要秉持始终古老的传承逻辑,这是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使命决定的.需要在坚守古老中积极创新,在秉持古老中提倡开放,在始终古老中注入时尚,从而在与时俱进中化古老为新颖,在始终古老中注入不息为体和日新为要的创新秉赋.[创新/价值]以正确认知并处理始终古老与永远崭新的关系作为中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对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图书馆功能图书馆创新人机融合

    国际"高端交流平台"成功路径分析

    曾建勋
    87-9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鉴于我国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相比国际主流平台起步较晚,且对美西方国家的科技资源依赖性强,分析国际"高端交流平台"的成功经验,探索其对于构建我国"高端交流平台"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在科技信息交流和学术交流方面的现代化,增强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影响力.[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科研信息交流平台在技术创新、数据管理、用户服务及市场运作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将这些因素融入我国的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中.[结论/发现]国际"高端交流平台"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深度集成、先进的技术应用、高效的数据管理和灵活的市场化运作,基于此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策略,包括强化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的顶层设计、制定开放科学的中国方案、明晰不同主体平台的定位与分工、构建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以及推进产业数据的深度加工.[创新/价值]将国际"高端交流平台"成功案例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我国特色化的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策略,为我国科技信息保障的自主化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高端交流平台科技信息交流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