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
图书馆

张勇

双月刊

1002-1558

bianjb@library.hn.cn

0731-84174148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69号

图书馆/Journal Librar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图书馆学专业期刊。该刊反映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刊登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分类学理论及业务工作研究的文章,普及图书馆学知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百年社会影响若干案例分析研究

    王世伟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指出,图书馆与社会是一个宏大的专业主题,是极具学术纵横维度价值并且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命题,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文章仅是 20 世纪以来中国视域的图书馆与社会宏大叙事的学海拾贝,试图通过民国年间的合众图书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图书馆新馆、21 世纪的深圳"图书馆之城"等三个典型案例,分析阐述图书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折射的逻辑之道.

    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史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建筑

    公共图书馆赓续文脉的逻辑与路径——写在湖南图书馆建馆120周年之际

    周文杰魏悦华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湖南图书馆建馆 120 周年之际,文章旨在结合该馆的发展历程,探讨公共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中的功能逻辑、底层逻辑与发展路径.文章在回顾湖南图书馆的历史和办馆宗旨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开放共享、消弭"藏"与"用"的矛盾、珍藏文化记忆、履行智库职能等方面的功能逻辑,进而以社会认识层次论为理论工具,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的底层逻辑.最后概括了湖南图书馆在服务网络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体系、高质量服务、数字化新技术应用、特色馆藏资源挖掘、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展望了公共图书馆在"新启蒙"时代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使命.

    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承社会认识层次论湖南图书馆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基本内涵、形成逻辑与实现路径

    时祖光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是公共数据安全保护与有效利用的逻辑前提.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形成源于数字经济下传统数据安全保护范式的落后与范式革新下数据分类分级的产生.从逻辑关系上观察,分级的前提是分类,数据分类与分级在目标与侧重点上亦存在联系与区别.二者都关注数据的安全保障,但分类更强调对数据的开发利用,分级则是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数据施以相应程度的管控.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制度落实和效用发挥,需要分别确立分类与分级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损害程度为标准设计公共数据分类与分级的规则.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数据开发利用

    读者数据归集的规范建构——以公共图书馆为研究视角

    刘俊宜钟邓鹏
    22-2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阅读途径的多元化,以公共图书馆和私人阅读软件为代表的数据归集主体面临着隐私泄露、财产侵害的风险.行政机关对读者数据的再次归集增加了读者作为自然人所享有的权利受到损害的风险.对读者数据保护力度不足有以下固有原因:一是图书馆作为数据归集者,其与作为数据主体的读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且二者的地位即使经过法律的调整仍不平等;二是现行法对读者个人信息的认定较为泛化,导致几乎所有的读者数据都会受到高规格的保护.对此,文章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对读者数据的归集进行规范,以规避读者数据归集带来的风险.第一,立法者、监管者不应对图书馆规定过分的合规义务,而应通过合理归责激励图书馆实现数据合规;第二,图书馆应将读者数据进行去标识化处理,以从源头化解读者数据背后蕴藏的多元化风险;第三,在对读者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时,匿名化的标准优劣应得到场景化评价,以更好地平衡读者数据风险的归责;第四,应对读者数据进行合规风险评估,以客观了解其所面临的风险指数.

    图书馆读者数据个人信息保护数据风险

    高校图书馆数字孪生数据治理架构及实践研究

    王静郑雅婷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元宇宙的核心技术,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治理范式.文章通过深入研究数字孪生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中的应用,以数字孪生五维模型为参考,构建了面向未来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孪生数据治理架构.结合"LCSP-我的书房"案例,对相关数字孪生数据治理架构进行应用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孪生技术为面向未来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治理途径,通过构建面向未来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孪生数据治理架构,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助推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

    未来教育数字孪生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元宇宙

    老年群体数字沉迷的演进逻辑、治理困境与干预策略

    佟林杰王潮阳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社会的快速发展可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红利,但是也出现了部分老年群体过度介入网络空间、屏蔽现实的现象,数字沉迷已成为老年群体面临的又一社会性难题,研究如何正确认识并帮助老年群体克服数字沉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着重探究老年群体数字沉迷的演变阶段,根据当下的数字沉迷治理困境,提出社会沉迷干预策略,以期引导老年群体做出健康的网络行为.

    数字社会老年群体数字沉迷社会干预

    从"老适技术"到"技术适老":适老化视域下代际数字鸿沟的纾解之道

    黄婷于恩洋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数字鸿沟是数字化与老龄化共振下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客观存在的"数字弱势性"制约着老年群体获取数字资源的可及性,使其面临系统性的社会排斥现状,难以融入数字社会.现有的老年数字鸿沟治理致思取向多强调"老适技术",忽视了"适老化"规制与数字化发展速度之间"异步性"的深层次问题.为修复数字治理中的公平正义价值,应坚持"技术适老"的逻辑理路,厘清数字适老化的出场逻辑、价值取向及内在要求,围绕政策扶老、科技适老和社会助老"三位一体"为老年群体构建有效的数字融入路径,以提升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数字适老化代际数字鸿沟数字惠老

    民族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有效路径探索——以贵州滚龙文化为例

    李少惠何志强
    52-5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治理有效日益成为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章以贵州滚龙文化艺术节为例,结合乡村场域特征,以关联性和公共性为种差属性,梳理了贵州寨英镇四村滚龙文化治理过程中的资源选择样态,发现在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资源耦合互动作用下,四村在地性呈现出传统行政、传统惯习、科层参与、民间组织四种资源组合路径.通过比较发现本地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在地化形塑了乡村共同体供给的简约治理模式、普惠性供给的科层治理模式、价值共创的整合治理模式.同时也发现乡村社会情境与现代治理技术资源的适用性、治理资源更迭带来的不可持续性风险、治理资源的选择与组合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在乡村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应注重以数字技术赋能治理资源升级、以差异性引领多元治理资源整合、以优秀传统文化张力激活治理资源韧性等要素功能,助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有效和乡村振兴的实现.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资源价值共创滚龙文化乡村振兴

    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现状、挑战与优化路径

    李娟王建涛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长三角地区 2018-2022 年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为研究样本,采用极差法对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现状进行功能评估与过程评价,发现长三角地区面临目标定位尚未统一、合作机制不够深入;可及性要素不够全面、实现路径较为单一等多重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未来应从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机制;加强技术融合,开展多元主体实践;深化开放协作,提升国际服务水平等多维度着手,以为提升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提供参考.

    公共文化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可及性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思考——基于儿童阅读推广的视角

    冯莉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了我国 2008-2023 年儿童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研究方向,从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总结了儿童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化发展的具体实践,提出公共图书馆科学构建阅读推广服务体系需要深思的四个问题.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儿童阅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