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通信电源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通信电源技术
通信电源技术

黄秀军

双月刊

1009-3664

ed@tptpower.com ad@tptpower.com

027-87922693,87922695

430079

武汉东湖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园路20号普诺大楼4楼

通信电源技术/Journal Telecom Power Technologies
查看更多>>《通信电源技术》杂志创刊于1984年,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主管,中国普天集团公司责办,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出版的通信电源专业技术类期刊,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标准刊号为CN42-1380/TN、ISSN1009-3664,邮发代号:38-371。本刊以报道世界最新通信电源技术为宗旨,以向通信市场推广国内外有竞争力的通信电源产品和各类器件为目的,以给电源设计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提供最佳帮助为主要使命。《通信电源技术》是通信电源行业的一本面向设备制造、技术应用和信息交流的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主要发表通信电源领域高质量的应用性文章,报导最新电源产品技术动向,推荐相关产品信息。以满足电信工程师、科研开发、工程技术、产品采购、企业经理等人士的需要。本刊每期发行10,000册,其中50%覆盖电源用户单位(包括通信、电信、邮电、广电、铁路、军工、电力、能源、航空航天、金融、医疗、石化、科研院所、冶金、政府、大专院校等),40%覆盖电源制造企业和大专院校实验工厂,10%覆盖代理、贸易、销售领域等。邮发代号:38-371,以邮局发行为主,赠阅为辅。杂志能及时准确地送到读者手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力设备开关电源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方法

    王强赵静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电力设备开关电源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技术中普遍存在的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力设备开关电源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方法.首先,利用无线通信技术采集电力设备开关电源运行电压数据.其次,处理开关电源运行电压数据.最后,结合自适应筛选、特征压缩以及信息融合技术,提取关键信息并触发预警机制,实现对开关电源运行状态的准确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设计方法能显著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效提高电压在线监测精度,为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无线通信电力设备开关电源运行状态在线监测

    基于计算机通信的低压台区线损智能诊断方法

    荣锦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低压台区线损问题已成为影响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而传统的线损分析方法难以适应当前配电网的智能化需求.因此,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提出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通过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智能分析以及决策支持4个功能模块的协同工作,实现线损的精准定位、诊断及治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数据处理和线损诊断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低压台区线损智能诊断计算机通信

    基于无线通信的建筑多电源供配电系统运行状态监测方法

    钟锦明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建筑多电源供配电系统运行状态监测范围覆盖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无线通信的建筑多电源供配电系统运行状态监测方法.文章利用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技术,融入ZigBee层次化协议架构理念,设计无线通信网络,部署无线监测网络,全面覆盖并实时监控建筑内多电源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信号放大、多维监测体系及异常检测机制,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有效消除了监测盲区,提高了监测范围覆盖率,具有应用价值.

    无线通信建筑多电源供配电系统运行状态信号处理异常监测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电源的短路故障在线检测方法

    倪勤盛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电源短路故障在线检测方法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电流波动、电磁干扰等,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降.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设备不断涌现,导致传统检测方法无法与新设备兼容,及时检测故障.因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电源短路故障在线检测方法,即分析通信电源短路故障特征,计算配电自动化通信电源短路故障潮流,从而完成通信电源短路故障在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检测的短路故障电流与实际短路故障电流一致,且测距准确,具有可靠性,满足通信电源的运行维护要求.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电压短路故障在线检测

    基于ARIMA的变电站用交流电源运行状态监测方法

    李丹东邵光明唐君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常规电源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偏差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uto 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的变电站用交流电源运行状态监测方法.采集交流电源运行状态数据样本,梳理数据清洗流程,构建数据清洗模型,清洗状态数据,划分清洗后的数据,使其趋于一个稳定值,将此值与样本数据中心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最终监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得出的监测值最趋向于样本数据实际值,验证了该方法监测数据的优越性,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交流电源数据提取数据清洗数据划分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数据传输丢帧测试方法

    蓝天韦福飞李晓明农长春...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一传输节点在不同传输信道的传输任务分配情况不同,导致短距离无线通信数据传输丢帧情况的测试结果误差往往较大.为此,基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对短距离无线通信数据传输丢帧测试方法展开研究.考虑影响短距离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状态的核心要素是传输节点的感知范围和目标点与传输节点之间的距离,利用布尔感知模型构建包含完全感知(概率为1)或未感知(概率为0)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感知模型;在数据传输丢帧测试阶段,引入BP神经网络,围绕感知概率为0的节点,将传输节点在不同传输信道的传输任务分配情况作为隐藏层的学习目标,综合分析丢帧率.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通信密度测试场景下,文章方法均未受到明显影响,测试结果与实际丢帧率之间的绝对误差仅0.01%,该方法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准确性.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短距离无线通信数据传输丢帧测试布尔感知模型传输任务分配

    基于光通信的电网调度运行智能防误系统研究

    王婷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和复杂度提高,传统人工调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电网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光通信的电网调度运行智能防误系统,融合光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了包括数据采集层、通信传输层、智能处理层以及应用决策层的系统架构.通过对比分析该系统与传统人工防误方法的性能证实,文章所提出的系统在误调度识别率、防误响应时间、防误成功率以及系统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均显著优于传统人工方法.

    电网调度光通信智能防误

    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工业物联网通信缺失数据预测方法

    朱路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物联网通过连接大量传感器和设备,实现工业生产的实时监控和优化.然而,由于复杂的通信环境和设备故障,数据缺失问题频发,对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构成挑战.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通信缺失数据预测方法,通过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特征提取、预测模型训练以及实时预测等环节,构建精确的预测模型,提升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文章探讨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和具体步骤,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优势.

    电子信息技术工业物联网通信数据数据预测

    6G时代下的智能网络切片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国庆吕耀坤熊军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6G时代即将到来,预计带来超高速率、超低延迟、超高可靠性以及大规模连接的通信体验.智能网络切片技术作为 6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切片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特定需求,显著提升了网络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文章探讨了6G时代智能网络的需求特点,详细研究智能网络切片技术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城市管理、医疗健康以及远程诊断等,为未来6G网络的部署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

    智能网络切片资源分配安全与隐私保护边缘计算智能应用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与网络优化技术研究

    张德华韦义宏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聚焦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与网络优化技术,深入分析了无线传输技术、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以及多址接入技术在提升数据传输效率与可靠性方面的核心作用.同时,探讨了路由优化、传输优化及带宽优化等关键技术如何通过智能路径选择、高效数据压缩与错误纠正以及灵活带宽资源管理等手段,共同促进移动通信网络性能的整体提升.希望通过文章的探究,能够为移动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指导.

    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网络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