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通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通信学报
中国通信学会
通信学报

中国通信学会

杨义先

月刊

1000-436X

xuebao@ptpress.com.cn

010-67110006-869、878、915

100062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80号通正国际大厦6层

通信学报/Journal 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读者对象是通信及相关技术领域的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通信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通信学报》强大的审稿专家和编委会队伍,使学术刊物的质量和审稿通过速度得到了有力的保证,从而搭建了为作者和读者进行更好服务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TAR-RIS辅助的无源物联网上行和速率最大化研究:SDMA对比NOMA

    陈沿明吕斌杨震李飞...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无源物联网存在的半空间限制以及信息传输效率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时透射和反射的RIS(STAR-RIS)辅助传输方案.在无源设备(BD)与访问接入点间部署STAR-RIS,以协助BD向访问接入点传输信息,实现BD的全空间分布.此外,在配置多天线的能量站构建波束成形以提高入射信号的强度.为了最大化系统和速率,分别基于空分多址接入(SDMA)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考虑了BD反射系数、波束成形矢量和STAR-RIS元件系数联合优化问题.为求解SDMA方式下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块坐标下降(BCD)框架的迭代算法.针对NOMA方式下优化问题的非凸性,将目标函数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形式,并提出另一种基于BCD框架的迭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多址方式下,所提方案的性能优于参照方案;在相同方案下,NOMA系统的性能优于SDMA系统.

    无源物联网反向散射通信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多址接入和速率最大化

    无人系统中离线强化学习的隐蔽数据投毒攻击方法

    周雪苘大鹏许晨吕继光...
    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离线强化学习数据投毒攻击方法有效性及隐蔽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关键时间步动态投毒攻击方法,通过对重要性较高的样本进行动态扰动,实现高效隐蔽的攻击效果.具体来说,通过理论分析发现时序差分误差对于模型学习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将其作为投毒目标选择的依据;进一步提出基于双目标优化的投毒方法,在最小化扰动幅度的同时,最大化攻击对模型性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每个投毒样本生成最优扰动幅度.在多种任务及算法中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攻击方法仅在投毒比例为整体数据1%的情况下,就能使智能体的平均性能下降84%,揭示了无人系统中离线强化学习模型的敏感性及脆弱性.

    无人系统离线强化学习数据投毒攻击数据安全

    基于增强负例多粒度区分模型的视频动作识别研究

    刘良振杨阳夏莹杰邝砾...
    2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模型对视频动作的细粒度区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增强负例区分范式.通过为每个视频生成增强负例集合,以补充最难区分的视频-文本负例对.为了进一步区分正负例,基于该范式提出一种用于视频动作识别的多粒度区分模型.在该模型中,视频表征器通过引入文本正例特征引导视频特征提取,而正负语义区分器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构建正负语义之间的自相关关系.该模型既能够实现模态间视频与增强负例集的粗粒度区分,还可以实现文本模态内正例与增强负例集的细粒度区分.实验结果表明,增强负例集能显著提升模型在细粒度类别标签上的识别能力,多粒度区分模型在Kinetics-400、HMDB51和UCF101数据集上的性能均优于当前较具代表性的方法.

    对比学习增强负例范式视频动作识别

    群组感知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研究

    王汝言周玉蝶吴大鹏段昂...
    4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驾驶场景下,大多数方法没有对行人群体进行建模,这样会对道路交通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针对群组感知的行人轨迹预测网络(GPCNet).具体来说,在组内,从个体层面学习行人之间的交互,考虑不同行人的偏好问题.在组间,从群体层面学习行人组间的交互,使用社会力模型考虑行人轨迹的碰撞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常用的轨迹预测方法相比,GPCNet在ETH和UCY数据集上的性能提高了约75.4%.

    自动驾驶轨迹预测行人群体道路安全

    基于椭圆曲线签密的跨链医疗数据共享方案

    俞惠芳李磊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去中心化区块链能实现医疗数据的存储,却因区块链对外部环境高度封闭导致医疗机构内部区块链上医疗数据只能在本机构内部共享.为了解决医疗数据在跨链共享中存在的请求者身份认证和共享数据安全等问题,提出基于椭圆曲线签密的跨链医疗数据共享方案.中继链用于实现医疗数据的交互共享.分层处理跨链医疗数据方法达到良好的共享效果.为了得到高执行效率,签密过程交由智能合约完成.针对医疗数据需要经常更改的问题,智能合约上部署了修改或删除医疗数据的操作.

    区块链中继链椭圆曲线签密分层交换数据更改

    基于相频融合特征的相控阵雷达个体识别

    李保珠马鲁李龙辉洪涛...
    6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相控阵雷达信号个体特征产生机理复杂、个体识别难的问题,基于相控阵雷达信号的无意调制特征,提出了融合相位特征和频率特征的个体识别方法.首先,基于波位编排及等相位面方法构建相控阵雷达无意调制信号物理模型,揭示无意调制特征的产生机理;然后,利用双谱方法获得信号双谱图并进行围线积分,提取信号无意调制相位特征,同时利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对感知信号进行分解获得本征模态分量,进一步计算模态分量集的能量比差,进而提取信号无意调制频率特征;最后,利用局部保持投影方法将所提取的相位及频率特征相融合,采用树形检索方式的K近邻分类方法完成个体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单一个体特征的辐射源识别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及效率.

    相控阵雷达个体识别无意调制融合特征K近邻

    基于秘密共享的匿名举报者回复方案

    何琨黄雅静杜瑞颖石闽...
    8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抗流量分析的匿名通信系统可以向攻击者隐藏通信双方的身份,但是通信双方之间无法彼此匿名,不适用于需保护举报者身份的匿名举报和回复场景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匿名举报者回复方案.通过分布式点函数和秘密共享技术将消息内容存储至两个互不勾结服务器的邮箱数据库中,向攻击者隐藏数据接收者身份.通过秘密共享和加密技术隐藏举报者邮箱地址,受理机构在不知道举报者身份信息的情况下可完成回复.安全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同时保证数据接收者匿名性和举报者匿名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Express方案,所提方案回复时受理机构计算复杂度从O(logN)降到O(1),减少60%计算开销,服务器减少50%计算开销.

    秘密共享分布式点函数匿名举报身份隐私

    基于网络状态图模型的分簇式路由收敛方法

    潘成胜陆煌杰石怀峰王英植...
    9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强对抗高机动作战条件下战术通信网络中的节点连接关系时变、链路故障频发,导致路由收敛频繁、业务有效传输时间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状态图模型的分簇式路由收敛方法(OSPF-CSG).首先,依据Hello报文统计特征获取链路状态,基于链路状态聚合特征刻画节点状态,构建网络状态图模型.其次,改进邻居状态机状态转移触发条件,构建2种新型OSPF报文,并据此设计完全邻接关系主动/被动关联机制.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簇头自举算法、节点入簇算法和簇间连接算法实现基于簇的路由收敛.仿真结果表明,在8种不同规模的网络拓扑中,针对不同链路损毁程度,OSPF-CSG相较于传统OSPF协议的路由收敛算法,其路由收敛总次数平均减少82%,路由开销平均降低70%,分组投递率平均提升60%.

    网络状态图节点分簇路由收敛OSPF协议

    基于不确定联盟博弈的EIP收益预估策略研究

    赵庶旭夏心雨王小龙
    11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缘计算环境中存在通信信道风险和边缘服务器故障等风险因素,会导致处理任务所需的计算资源与边缘联盟分配的资源产生失配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联盟结构博弈的边缘联盟及其成员边缘基础设施供应商(EIP)的收益预估方法.首先通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资源调度模型以最大化边缘联盟收益.其次引入信念结构对联盟收益进行高、中、低和未知4种情况的概率进行表征.最后利用不确定Owen值提前一个时隙对联盟中EIP进行区间收益预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预估方法在通信信道风险以及服务器故障2种风险下的准确率分别为91.25%、82.5%,平均准确率为86.88%,且在考虑周期性任务到达的情况下,实现了对EIP收益区间的准确预估.

    边缘计算不确定联盟结构博弈信念结构不确定Owen值收益预估

    区块链数字取证:技术及架构研究

    范伟李海波张珠君
    12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数字取证存在场景适应性差、证据保全能力弱以及取证效率低的问题,分析将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技术引入数字取证的可行性.首先,基于区块链取证技术的层次架构,提出了阶段化取证流程,并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在证据获取、保全和呈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其次,通过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结合区块链的分布式优势,设计了一套区块链全流程参与的数字取证架构,将证据信息融入链上数据结构并提出了配套的图分析算法,统一了各场景下的证据采集形式;利用链下分布式数据库实现了高效扩容存储;借助智能合约模板提升了同类型取证事务的合约复用性.最后,展望了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取证应用中的研究方向.

    数字取证区块链取证元数据智能合约图分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