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画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画报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体育画报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月刊

1102-879X

北京市朝阳门外大街22号泛利大厦11层

体育画报/Journal Sports Illustrate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幕式团体操表演舞美的创编研究

    张东东
    142-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团体操是集体育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集体表演项目,水平较高.包括各种形式的体育、文艺.动作造型、队形图案和艺术装饰品是构成它的最基本要素.融入了人文科技、艺术文化的体育盛宴,团体操的规模千变万化,不同风格体现出不同规格的运动会舞美效果,也会体现不同文化内涵,堪称体育艺术盛宴.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创作思维极其活跃,大众对舞美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各种大型体育盛会无论从内容上、形式上、还是表现手段等方面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表现特征,团体操的创编表演形式,开幕式的团体操表演的舞美效果要求更高.因此,对于开幕式团体操舞美创编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团体操队形图案服装道具舞美设计

    校企合作模式对体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

    葛伟梦李晓纯辛显阳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企合作"是从"校"向"企"发展的合作模式,高等职业体育专业学校为了为顺应时代发展,解决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主动向企业靠拢并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创新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发现高校企合作仍存在合作形式化、不深入、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主导建立长效机制(2)校企拓宽合作方式,重视沟通交流(3)建立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规范职业资格认定(4)顺应时代发展,优化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双师型体育应用型人才体育人才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蒋佳娇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如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体育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区别、教育内容与职业特征关系不大、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课程单一缺乏针对性等.这些问题阻碍了高校体育教育的质量提高和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因此,本文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究"为题,旨在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探讨高校以就业导向工作的局势和意义,深入剖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体育改革策略,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校体育教育就业导向教学问题改革策略职业特性

    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潘婷婷
    148-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家着重发挥体育力量,传承体育精神,我们就要落实好相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体育的发展要与学校的教育深入融合,将体育精神贯穿文化教育,也将文化教育落实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从而推动中国青少年的成长,让青少年更好的成为国家和民族强大的后备军力量.竞技人才将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而涌现.优秀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是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分析了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对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体教融合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行动导向法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谭英臣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工院校体育课程的组织与教学,对于有效增强中职学生体质,进一步提升技工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具备较为积极和直接的现实效果.在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等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借助体育训练内容的有效开发,确实能够充分锻炼技工院校学生良好的抗压学习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拓展和应用,能够做到对整个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准确、全方位的把握,对学科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综合的整理与分析.在这一现有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和体育课堂技能的综合训练,促进达成学生思想学习的充分主动性和行动教学的全方位性,从而保证教学的持续性和训练效果,起到良好的体育教学作用,将体育教育具备的独特魅力以及教学价值进行充分的展现.基于此,本文就行动导向法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技工院校体育行动导向法

    "双减"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进中小学困境与路径探究

    谭铁刚王延升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双减"政策,"双减"背景下给予中小学生更多课余时间,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还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活动,这就给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带来了红利.同时,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高度重视,国务院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示,要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中小学之中.基于此,民族传统体育应抓住机遇,通过学校体育提升青少年对民族体育的认知与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在发展学校体育的同时,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何有效快速地走进中小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时娱乐元素不足;师资储备数量匮乏;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意识薄弱;场地器材设施不全.

    双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

    花样跳绳进入中学校园的教学实践研究

    郭旭斌罗英梅贾金雨周红江...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归纳法,通过河池市宜州高中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花样跳绳运动训练设计12周的教学计划后,对比分析对学生100米、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1000米和800米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对花样跳绳运动在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开展进行全面研究,为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花样跳绳教学实践中学校园

    浅谈课程思政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和创新

    陈涛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思政教育已成为主旋律.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新时期,体育课程不仅承担着锤炼学生体魄的重任,同样承担着重要的立德树人、育人育德的使命.如何以体育课程为阵地,结合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渗透与创新课程思政教育,已成为体育教师亟待讨论的一大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课程思政的本质,就课程思政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与创新展开具体讨论,致力于促使学生思政素养和体育素养的协同发展,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成才.

    课程思政中职体育渗透创新

    体育竞赛为载体培养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研究

    高光琪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体育竞赛为载体培养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以体育竞赛为载体培养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效果显著.因此,建议高校以体育竞赛为载体培养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高校体育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以体育竞赛为载体开展教学设计,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

    体育竞赛立德树人体教融合责任意识

    体育产业与运动康复融合发展研究

    杨顺
    160-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九大报告当中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对我国体育、卫生、健康相关领域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方向引领.本文以推动体育产业与运动康复相互融合的意义与价值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现阶段体育产业与运动康复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基于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强化宣传引导、构建良好生态、重视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角度针对落实体育产业与运动康复融合发展目标的路径和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体育产业运动康复融合发展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