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热电解耦CCHP和综合需求响应协同优化的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

    刘艳陈国华顾雪平
    18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灾后紧急恢复阶段,提出一种基于热电解耦燃气冷热电三联供(CCHP)和综合需求响应协同优化的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该策略在提升韧性的同时计及资源利用效能,通过刻画计及不确定性的冷热用户响应意愿曲线,得到其可用调温范围,并基于此提出衡量用户舒适度的温度偏离度指标,最终以停电周期内电负荷恢复价值量最大和冷热负荷温度偏离度最小为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ε-约束模型将其转换为单目标模型进行求解.以IEEE-69电力系统与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络耦合系统进行仿真模拟,验证策略的有效性.

    配电网不确定性分析多目标优化韧性热电解耦综合需求响应

    计及新型柔性限流器的直流系统故障暂态特性分析研究

    郑峰王威东林燕贞孙玉波...
    199-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柔性限流装置在直流电网中存在经济性、实用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直流柔性限流装置,采用模块化限流电感结构,并提出模块化限流电感投入方案,基于该结构提出与其相适应的控制设计方案.该结构提升柔性限流装置的经济性,增强限流装置的容错率,并快速、有效抑制故障电流,实现直流线路永久性故障快速隔离,瞬时性故障无断路器动作行为的自行恢复.为进一步验证所提新型柔性限流装置的有效性,在软件平台搭建多端柔性直流仿真系统,并进行直流线路永久性与瞬时性故障仿真分析.

    限流器电力系统保护直流电网经济性控制层设计暂态分析

    基于ICOA算法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方法

    庞广明王鹏飞田超杨博...
    21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问题,考虑DG接入数量和不同功率因数对配电网有功损耗和母线电压分布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黑猩猩优化(ICOA)算法的DG选址定容策略.首先,以系统运行有功损耗最小、电压稳定性指数最高、平均损耗最小为目标建立DG选址定容优化模型;然后,考虑DG接入数量对配电网优化运行指标的影响,利用CPLEX求解器确定DG最优接入数量;在此基础上,计及DG以整功率因数接入和变功率因数接入两种应用场景,利用ICOA对DG选址定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利用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接入整功率因数的DG,接入变功率因数的DG可进一步降低系统运行有功损耗、改善母线电压分布;与传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精度,可有效求解DG选址定容多目标优化问题.

    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优化算法功率因素选址

    基于贝叶斯网络时序模拟的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

    岳宗阳魏征王凯庆温鹏...
    220-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可靠性评估方法存在的计算量大以及系统薄弱环节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时序模拟的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针对热力子系统网络热能流传输延时及负荷侧热惯性,建立"动态-延时"逻辑关系模型,分析该逻辑下贝叶斯网络时序模拟过程,通过算例验证所建热力子系统贝叶斯网络的正确性.根据电-气-热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各元件的逻辑关系,运用改进的贝叶斯网络时序模拟推理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行评估,并分析多能互补及储能装置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运行子系统,在多能流子系统耦合形成的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经耦合元件互相进行能量转化,其整体运行可靠性更高.同时可借助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实现反向诊断的特点,判断出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弱点所在.

    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贝叶斯网络时序模拟动态-延时

    青海西宁地区太阳能耦合多热源热泵干燥系统性能模拟与优化研究

    侯峰何汀冀瑞浩孙红闯...
    23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基于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SASHP)干燥系统,提出太阳能耦合多热源热泵(SMSHP)干燥系统,利用TRSNYS仿真软件搭建SMSHP干燥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比分析空气源热泵(ASHP)干燥系统、SASHP干燥系统、SMSHP干燥系统在青海西宁地区秋季干燥75 kg枸杞的系统性能以及SASHP干燥系统与SMSHP干燥系统水箱供热保证率,同时对SMSHP干燥系统的部件参数的交互影响进行分析,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SMSHP干燥系统生命周期成本进行优化.研究表明:秋季典型日SMSHP干燥系统相较于ASHP、SASHP干燥系统的性能分别提升67.19%、21.35%,能耗分别降低32.02%、10%;部件参数对SMSHP系统影响的先后顺序为太阳能集热器面积-水箱体积-热泵功率-集热器倾角,优化过程中要考虑集热器面积与水箱体积、集热器面积与热泵功率的匹配度;优化后系统集热器面积为26.7 m2、水箱体积为1.97 m3、集热器倾角为43.2°、热泵功率为8.75 kW,集热器面积与水箱体积的最佳比值为73 L/m2,集热器面积与热泵功率的最佳比值为0.33 kW/m2,优化后系统的安装与单次干燥运行成本分别降低了约16.09%、6.56%;与SASHP干燥系统相比,优化后系统的安装与单次干燥运行成本分别降低了约13.31%、12.91%.

    干燥空气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TRNSYS粒子群优化算法

    考虑动态电压稳定性的新能源受端电网规划模型

    潘艳赵伟徐鹏李智...
    242-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受端电网内新能源和区外直流受电比例逐渐增加影响下的电压失稳问题,进一步实现受端电网规划的合理性,提出考虑动态电压稳定性的新能源受端电网规划模型.首先,基于改进的小干扰分析法,建立新能源受端电网动态电压稳定性模型;然后,充分考虑风电、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以总规划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考虑动态电压稳定性的新能源受端电网规划模型,并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新能源受端电网规划模型能够提升受端电网对未来新能源和负荷不确定性的接纳能力,有效降低受端电网动态电压失稳的风险.

    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新能源储能规划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预警方法研究

    任惠王希田磊赵明君...
    249-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源荷双侧不确定性问题,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进行预警研究.首先通过数学推导与理论分析证明快慢系统在分叉及噪声双重诱导发生临界转变的过程中,系统变量的方差系数趋势变化显著.由于存在噪声诱导失稳,电压变化趋势观测难度增大,固定阈值趋势检测方法会失效.其次,对新能源电力系统节点电压的临界转变特点和扰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临界转变电压崩溃预警方法.针对噪声导致的趋势预测困难问题,基于量测数据,利用贝叶斯变点检测,对节点电压的方差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贝叶斯变点检测得到的概率在趋势发生显著变化之初预警节点电压崩溃,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不确定性分析可再生能源电压测量临界转变电力系统稳定预警系统

    考虑应急电源车的综合能源系统融冰与抢修调度策略

    曾华荣翟勇杨旗马覃峰...
    259-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遇到冰灾等灾害时由于除冰抢修导致失负荷量较大的问题,提出考虑应急电源车的综合能源系统融冰与抢修调度策略.首先,根据气象数据分析输电线路覆冰增长过程物理特性,从雨凇、雾凇覆冰角度建立覆冰增长计算表达式.其次,上层优化利用抢修小队在电网冰灾时为电网快速恢复供电,下层优化模型利用综合能源系统与应急电源车进行优化,采用抹香鲸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算例结果表明基于该文方法可提高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效率,并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应急电源车融冰优化覆冰综合能源快速恢复供电

    集中供热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站的布局同步优化模型研究与应用

    王晋达孔凡思靳宇飞张碧珊...
    266-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非电利用",对集中供热系统引入可再生能源站(由电锅炉和电动空气源热泵构成),提高系统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及经济性.在集中供热系统中针对新增可再生能源站配置数量、接入位置及装机容量分配方案建立同步优化模型,该模型分为内、外两个优化模块,内部优化一级网循环泵的总功耗成本以及供热系统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外部优化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收益净现值,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以内、外两个模块的综合最优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实现高效全局优化.通过案例分析表明,在供热系统中新增能源站之后,通过该同步优化模型,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得到优化,管网全部热力站用户的平均资用压差减小,消耗在输配管网和热力站调节阀上的功耗显著降低,并带来可观的节能经济收益.

    可再生能源成本效益分析优化区域供热容量分配全生命周期效益

    基于LGPSO_P&O混合算法的光伏多峰MPPT研究

    陈晓艳张龙刚钟建波郝瑞亭...
    276-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遮阴环境下光伏阵列P-U曲线呈现多个峰值而导致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控制算法模型——LGPSO_P&O模型.该模型结合Levy飞行、高斯变异策略和粒子群算法,并对粒子群算法惯性权重进行改进,构建LGPSO算法搜索全局最大功率点(MPP).同时,改进扰动观察法(P&O)对MPP进行局部跟踪,进一步提高跟踪精度.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实验,并与改进PSO、BPSHO和GA_ACO算法作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收敛速度快,跟踪精度高,最高可达99.8%.

    光伏阵列局部遮阴最大功率点跟踪粒子群算法Levy飞行变步长扰动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