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合作博弈的共享混合储能电站规划

    高芊芊山雨琦朱晓荣
    509-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能源场站储能利用率低及单位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的共享混合储能电站的规划方案.首先,制定蓄电池采用削峰填谷、超级电容器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的充放电策略;其次,建立储能电站的双层规划模型,并构建储能配置结果的评价指标;最后,基于改进的Shapley分值法分配各新能源场站的收益,并分析储能投资成本对结果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在该交易模式下不仅可提高储能装置的利用率,而且可减少新能源场站对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

    分布式发电储能模型预测控制合作博弈共享经济削峰填谷改进Shapley分值法

    基于开关分流电阻的锂电池SOH被动均衡方案

    吴青峰杨凯义杨艺涛刘立群...
    520-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锂电池健康状态(SOH)被动均衡方案均聚焦锂电池荷电状态(SOC),尚未形成成熟的SOH均衡技术.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流电阻的锂电池组间的SOH被动均衡方案,分析SOH均衡原理,研究分流电阻阻值计算和接入切除法则,从而实现锂电池SOH均衡,使所有锂电池同时退役,节约维护成本.最后,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和实验平台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电池组开关电路功率控制被动均衡健康状态放电深度

    基于盐溶液储能的热回收型热泵系统特性研究

    王林吉燕芳谈莹莹李修真...
    528-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盐溶液储能的热回收型热泵(SEHHP)系统,由热回收型压缩热泵子系统和盐溶液储/释热子系统组成,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利用富裕电能驱动热泵子系统实现盐溶液与相变材料耦合储存热能,白天供热时段,电能驱动空气源热泵子系统与盐溶液储/释热子系统构成热泵复叠循环制取供热量,从而有效降低社会用电高峰期供热的电力消耗.建立SEHHP系统的热力学模型,评估SEHHP系统的逐时制热性能与经济性.结果表明:SEHHP系统的制热性能与经济性均优于相变储能空气源热泵(PEAHP)系统,其日能耗比PEAHP系统降低34.18%.与PEAHP系统相比,SEHHP系统的综合制热性能系数(CCOP)提高52.20%,而其费用年值降低9.23%.该系统适用于电力峰谷差大的供热地域或场所.

    热回收热泵溶液储能性能系数经济性分析

    基于自适应Q-V特性的储能暂态电压支撑控制策略研究

    李大伟唐守元朱婉路齐腾...
    536-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储能系统(ESS)暂态电压支撑潜力的充分利用,提出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电压暂降支撑的储能逆变器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深入分析储能系统双向运行下有功功率出力与无功功率容量的自适应变化机理;其次,提出一种考虑无功容量修正下自适应Q-V特性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储能双向运行下的有功功率出力实时调整无功容量,由无功功率容量确定自适应Q-V下垂系数,并网点电压波动量经自适应Q-V系数增益后,为功率外环提供无功功率参考值,实现储能无功容量的充分利用;最后,基于山东省某实际储能工程和PSCAD环境下的仿真分析,验证所提策略在三相接地故障和无功负荷扰动下能够有效降低电压暂降水平,显著提升系统暂态电压支撑能力,进而改善储能电站的暂态稳定性,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储能暂态支撑电压控制自适应控制下垂控制

    兆瓦级碱性电解槽多变量数字孪生仿真系统构建

    梁涛刘子聪谭建鑫井延伟...
    545-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耦合性强、运行工况复杂,属于危险化工生产环境,因此难以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宽功率波动测试等极端实验.以张家口崇礼制氢厂的1 MW碱性电解槽为研究对象,通过生产实验数据,分析温度、压力和碱液流量等对气体纯度和小室电压等参数的影响.首先对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出经验公式,建立兆瓦级碱性电解槽的电压模型、法拉第效率模型、氧中氢浓度模型,并对气液分离等后处理系统建模;其次对模型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与验证,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制氢系统安全运行边界;最后将制氢系统的数学模型与三维模型相结合,实现制氢系统在虚拟空间中的映射,为研究可再生能源制氢宽功率波动提供先验平台.

    碱性电解槽数字孪生制氢宽功率波动多变量安全边界

    大容积车载液氢瓶储运过程中的导热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孙小伟刘宇航李飞郝永梅...
    55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容积车载液氢瓶储运过程中的液氢瓶导热安全性问题,结合实际车载液氢瓶结构建立数值模型,在不同环境温度、压力以及加速度等参数变化情况下,分别对液氢瓶启停工况下单一参数和多参数耦合变化时液氢瓶内部温度及热通量变化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单一参数变化时,随着加速度增大,瓶内热通量升高;瓶内压力增大,热通量降低;环境温度越高,热通量越高.双因素耦合时,加速度增大会抑制环境温度降低对瓶内热通量的降低作用,同时促进压力升高对瓶内热通量的降低作用;压力增加会抑制环境温度升高对瓶内热通量的增加作用.

    热通量导热性计算流体力学液氢大容积车载液氢瓶

    车用PEMFC氢燃料中痕量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邓凡锋邓文清徐冰艳王维康...
    562-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在线动态稀释、低温富集和硫化学发光气相色谱的耦合联用,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氢燃料中痕量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优化的分析系统聚焦温度、脱附温度、进样流量、进样体积的参数条件下,建立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痕量硫化物的分析方法,方法线性R2>0.9995,检出限和定量限为0.0030~0.0066 nmol/mol,回收率为95%~105%,重复性限为0.036~0.070 nmol/mol,再现性限为0.048~0.080 nmol/mol,方法满足氢燃料中痕量硫化物的分析需求.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燃料硫化物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低温富集

    响应面法优化消防水带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工艺

    刘龙胡张鹏刘翠浴雷欣雨...
    570-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利用热泵对消防水带干燥时后期干燥速率慢、能耗高的问题,提出采用热泵+微波联合干燥的方式.设计和搭建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实验台,设计分别以热泵初始送风温度、热泵干燥时间以及微波功率为自变量的单因素实验,以此确定各因素的影响范围,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SMER、MER、ηen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并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热泵微波联合干燥消防水带优化工艺参数为:初始送风温度42.3℃、热泵干燥时间43.45 min、微波功率1.25 kW.在此条件下得到SMER为0.658 kg/kWh,MER为1.232 kg/h,微波能量利用率为63.7%.实验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近,相对误差均小于4%,表明优化结果可靠.

    联合干燥热泵微波消防水带响应面法单位能耗除湿量

    跨临界CO2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杨俊兰陈丹丹张鑫
    581-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CO2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性能,搭建该系统实验装置,测试冷却水流量、高压压力和压缩机频率等参数的影响.进而建立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2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TCIEJ)的仿真模型,对系统性能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冷却水流量从70 kg/h增大到122.5 kg/h时,COP提升30%,而冷却水出口温度降低15.4%.随着高压压力的增大,COP存在最大值,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和冷却水出口温度均升高.当压缩机频率从110 Hz增大到180 Hz时,排气压力升高22.3%,但系统COP下降44.6%.TCIEJ系统高压压力从8.0 MPa增大到10.4 MPa时,冷却水出口温度平均升高17.66℃.环境温度为0℃、高压压力达10.4 MPa时,压缩机排气温度仅为85.77℃,说明此系统有利于改善压缩过程.当冷却水流量从60 L/h增大到100 L/h时,冷却水出口温度平均降低6.8℃.

    CO2空气源热泵准二级喷射器系统性能

    基于TCN和高斯过程残差建模学习的净负荷概率预测方法

    赵洪山吴雨晨潘思潮温开云...
    588-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和高斯过程(GP)的净负荷预测方法,可提供精确的点预测和概率预测结果.首先,TCN被用来提取大量的历史数据中净负荷的变化规律,TCN优秀的时间序列建模能力可发现净负荷预测任务输入输出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然后,为高斯过程设计一个复合核函数对TCN的预测残差进行建模学习,该过程可在TCN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点预测的精度,同时也可利用高斯过程的不确定性量化能力对净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最后,通过在真实净负荷数据集上和大量先进的模型进行比较,验证该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预测模型光伏出力概率密度函数残差神经网络时间卷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