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上风电场宏观选址与风能资源储量估算

    赵琳魏澈王阳邱银锋...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风能资源数据库、地理空间规划数据库、风电机组机型数据库等,系统梳理中国海上风能资源储量评估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流程,初步建立海上风电场宏观选址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展中国渤海和南海海域的风能资源储量估算.评估结果显示:南海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风速6.35~9.75 m/s,渤海多年平均风速相对较低,年平均风速6.30~7.70 m/s,两大海域风能资源可开发潜力均较大.渤海100 m高度的风能资源可开发量总量为526.8 GW,其中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353 GW,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174 GW;南海海域广东、海南100 m高度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分别为540.8、506.0 GW,其中近海分别为177.7、41.9 GW,深远海分别为363.1、464.2 GW;北部湾海域100m高度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总量为63.3 GW、其中近海59.9 GW,深远海3.4 GW.截至2022年底,中国渤海、南海和北部湾各省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为技术可开发量的1.9%.

    海上风电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宏观选址储量

    新型双定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直接功率控制

    朱连成肖阳苏晓英金石...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包括内外功率绕组和内外控制绕组,二者分别通过中间带隔磁环的背靠背笼障转子进行磁场耦合.针对该新型双定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提出一种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内外功率绕组及内外控制绕组分别串联以保持各自同相绕组的电磁一致性,将功率绕组有功和无功功率滞环比较器输出值及控制绕组磁链扇区号综合,采用查找表得到控制绕组机侧变流器所需输出的电压空间矢量.通过定量对比研究12/8极50 kW样机控制系统阶跃信号作用下的特性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双定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直接功率控制在亚同步~超同步速度变化范围内变速恒频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无功功率与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等方面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无刷双馈发电机双定子背靠背笼障转子直接功率控制最大功率跟踪单位功率因数控制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控制参数分步辨识方法

    戚正浩段建东高桐邓俊...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通过构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转子侧与网侧控制系统包含8个PI控制器待辨识参数的内、外环传递函数作为参数辨识模型,基于此提出内外环施加不同扰动源的激励方法和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分步参数辨识方法.为避免内外环PI控制器之间的级联问题,特别选出3个合理的内外环观测量.最后,建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仿真模型,测试所提分步辨识方法可行性,对比扰动下实际模型与辨识模型的观测量输出,证明辨识方法的准确性.

    变流器参数辨识传递函数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灰狼算法

    半潜式风电平台主尺度参数智能优化研究

    姜宜辰于言蔚段英杰王传晟...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可用于半潜风电平台主尺度参数的智能优化方法.首先确定了4个重要主尺度参数表达平台设计,形成120组参数组合,并基于OpenFAST与AQWA对所有参数组合的平台进行数值模拟,预报运动响应的短期极值,形成神经网络训练数据库.其次,完成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使其对垂荡、纵摇、艏摇以及机舱加速度的短期极值预报误差小于10%,形成代理模型.最后,应用遗传算法对平台垂荡运动响应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优平台方案垂荡响应极值,与数据库中存在的最低值相比,降低了6.98%.

    海上风电机组系泊参数优化水动力特性遗传算法

    基于鲁棒稀疏宽度学习系统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康逸群刘厦雷兢
    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预测质量,提出一种基于鲁棒稀疏宽度学习系统(RSBLS)的预测方法.基于正则法将模型训练转化为一个difference-of-convex functions优化问题,利用L1 范数作为数据忠诚项以提高估计的鲁棒性,将L1-2 范数集成到目标函数中确保输出权的稀疏性以提升模型性能,并提出一种融合half-quadratic splitting算法优势的数值方法有效求解该训练模型.基于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算法稳定性、预测误差改进百分比、灰色关联分析和DM检验等准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新算法的预测质量优于流行的预测算法,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为风功率预测提出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风功率预测宽度学习系统正则化稀疏性优化

    风电场道路加宽设计的运动学理论模型

    王煜东王俊杰沈璐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风电场道路加宽设计取值较大且有时不满足运输需求的问题,该文以理论力学中的刚体运动学原理为基础,利用速度投影定理,结合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路线转角值等因素,构建风电场道路加宽设计理论模型;基于该模型,结合风电场常用运输车辆参数,定量分析圆曲线半径、转角值、车辆尺寸对加宽值的影响;并与现行技术标准中的加宽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运动学理论加宽设计模型能有效减小道路加宽值.该文研究成果旨在为风电场道路及具有类似特殊运输需求的道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风电场运动学加宽速度投影原理转角值

    基于AM和CNN的多级特征融合的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王进花韩金玉曹洁王亚丽...
    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级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A2ML2F-CNN)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原始电流和振动信号作为输入,首先使用基于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AMCNN)模块分别进行数据信号特征提取,并进行一级特征融合连接.在此基础上,再次分别采用注意力机制一维卷积神经网(AM1DCNN)和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二级特征融合,以此来解决单传感器数据故障信息不足及互补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最后采用全连接层和Softmax层进行分类,得到诊断结果.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故障诊断效果,通过帕德伯恩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并将其与CNN、LSTM、SVM等方法的诊断精度进行对比,相较于上述方法,该文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提高1.8、3.2和4.8个百分点,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风力机故障诊断特征融合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风力发电机轴承

    漂浮式海上风力机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桨距控制

    韩耀振杨文祥马荣琳侯明冬...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额定风速以上漂浮式海上风力机系统的输出功率稳定、浮式平台运动和疲劳载荷抑制任务目标,考虑系统非线性和模型参数摄动及风浪扰动,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超螺旋二阶滑模和干扰观测补偿的桨距角鲁棒控制方案.首先,实现漂浮式海上风力机的仿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建模;其次,构建考虑风力机额定转速和平台纵摇的滑模函数,设计控制增益自适应调节的超螺旋二阶滑模控制律;再次,采用干扰观测器补偿模型参数摄动和风浪扰动不确定项;最后,基于FAST与Matlab/Simulink在不同风浪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所提方案有效性和优越性.时域和频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比例积分控制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对稳定风力机系统输出功率、抑制浮式平台运动及减少塔基载荷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海上风力机滑模控制功率控制干扰观测器平台运动抑制

    基于LES方法的新型涡激振动风能采集器俘能特性分析

    胡捷黄俊仕李红文建萍...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所研制的涡激振动能量收集器(VIVPEHS)为研究对象,联合开源软件OpenFOAM和Matlab对大涡模拟(LES)方程、二阶范德波尔(Van der Pol's)方程和高斯定律(Gauss'law)进行涡街振动俘能耦合计算,建立流机电耦合VIVPEHS数值模型,同时搭建并列双圆柱VIVPEHS俘能测试平台对数值模型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升/阻力、压电梁位移、机电转换效率和尾流形态的预测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当圆柱直径(D)不变时,随着俘能距离(Sn)的增加,输出电压先增大后减小,在Sn=8D时输出电压最大;随着负载阻抗的增大,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优负载阻抗(25000 Ω),此时并列双圆柱VIVPEHS的输出功率可达72 mW,且直接点亮21只商用LED.

    风能涡激振动模型压电流机电耦合

    风电机组用滑动轴承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李浩朱才朝谭建军孙章栋...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分析滚动轴承在风电传动系统中应用的局限性,探讨滑动轴承"以滑代滚"的可行性.然后,从风电机组用滑动轴承结构设计、轴承材料、性能分析及优化、试验测试及应用4个关键环节,综述滑动轴承风电应用的现有技术手段和面临的困难.最后,对风电机组滑动轴承的材料改性、一体化设计、延寿技术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滑动轴承风电机组滚动轴承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