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虚拟领导节点改进的孤岛微电网完全分布式二次调频策略

    李志军苗庆玉张家安
    33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分布式二次调频策略在虚拟领导节点频率信息出现故障时会导致微电网系统频率无法恢复,针对该问题提出并设计一种完全分布式二次调频策略.首先分析传统分布式二次调频策略虚拟领导节点故障对二次调频过程产生的影响;然后,结合一致性算法对传统分布式二次调频控制器加以改进,通过将调频补偿量与频率偏差的对消作为"频率引导项"加入各分布式控制器中,使得各分布式发电单元完全对等,以保证虚拟领导节点去除后频率的正常恢复,实现完全分布式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在保证频率恢复方面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微电网调频多智能体系统完全分布式控制虚拟领导节点

    计及需求响应的风光储独立微电网技术经济优化

    包文俊葛敏袁毅袁峙坤...
    343-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独立微电网中由于可调度能源不可用,仅考虑不可调度的风能和太阳能供应所需能量.通过可调度负荷的转移和调度来减少或消除发电与用电之间的不匹配,从而实现微电网组件容量优化和相关成本降低.此外,还研究需求响应对降低发电损失的影响.对是否计及需求响应两种情况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对于每种情况确定了最佳配置.结果表明:需求响应的应用减少了电池数量、逆变器和光伏组件容量,从而降低了总净现值成本.同时,需求响应的实施降低了负荷峰值,提高了负荷系数和相关系数,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

    微电网需求响应优化调度技术经济优化可再生能源

    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优化配置与运行探索

    黄文龙葛文超任洪波朱跃钊...
    351-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机组100%为全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补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市网供电及"隔墙售电"消纳改进其容量配置和调度优化模型并通过LINGO求解,考察市网供电和"隔墙售电"对系统经济性和碳排放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隔墙售电的电价增长,系统的运行费用及蓄电池的容量随之下降,在售电电价增至0.33元/kWh后蓄电池单元容量趋于稳定;在售电电价达到0.37元/kWh后系统不再因电价的上升而引起系统运行策略的改变;园区多能互补系统相比不参与"隔墙售电"的传统系统,系统年总费用降低25.9%,年运行成本降低37.8%,碳排放强度由76.9 kgCO2/(m2·a)降至52.3 kgCO2/(m2·a).

    优化设计生物质能多能互补碳排放强度多能源耦合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研究

    许小刚嵇晓鹏王惠杰
    360-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气与太阳能互补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法,该文构建一种光-气-储互补的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以一次能源节约率、总污染物减排率为目标函数,建立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系统变工况运行下的容量配置进行优化;将物质回收阶段纳入全生命周期评价,并在运输阶段考虑燃料运输.结果表明:经优化后,CCHP系统电跟随(FEL)策略可实现较好的节能减排效益.分供(SP)系统在物质回收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CCHP系统燃料运输能耗量远低于SP系统.

    冷热电联供系统生命周期评估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

    建筑"光储直柔"系统中直流家用电器技术及标准进展研究

    汪超贾潇雅赵鹏刘挺...
    369-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能源革命的深入进行,用电终端也将迎来新的变革,建筑"光储直柔"系统中直流家用电器具备储用一体、直流、柔性等典型特征.该文围绕直流家用电器相关的技术和标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制定情况,依据上述研究构建了直流家用电器的标准体系,并分析阻碍直流家用电器及相关领域产业化的核心技术,提出技术标准重点研究内容.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光储直柔"直流家用电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提供参考.

    家用电器太阳能标准直流供电柔性用能光储直柔

    有源配电网精细化负荷预测软件开发与应用

    张瑞雪侯哲帆倪永峰
    380-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新型有源配电网背景下的精细化负荷预测方法,基于数值天气预报采用卷积神经网络Resnet预测光伏功率,考虑负荷特性和气象影响因素采用GRU算法预测用电负荷,光伏功率发电分量和用电负荷分量的预测结果累加得到有源负荷的精细化预测结果.此外,基于配电云主站设计精细化负荷预测的软件架构和功能模块,开展基于短期负荷预测的配电网动态网络重构研究,考虑负荷时序分段,给出日前24小时的动态优化策略.最后,在某地市配电区域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含源负荷,精细化负荷预测比直接等值负荷预测结果更准确,基于精细化负荷预测的动态网络重构可降低负荷均衡度并优化光伏消纳.

    光伏发电配电网分布式发电负荷预测功率预测动态网络重构

    基于价格机制的微网群三层主体交易策略

    谢准陆菀珺李大鹏余妍...
    391-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研究微网群多利益相关者的交易行为并为当地能源市场提供指导,该研究提出一种分布式求解方法,用以求解微网群三层主体间复杂的交易策略.该研究建立由配电网、微网群运营商、微网群及用户组成的优化模型,包括微网群运营商与各微网的供需互动模型和微网与用户的主从博弈模型,并采用分布式方法求解三层主体间的优化均衡策略.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实现微网群运营商最大的社会福利,也可提升微网及用户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整个微网群能源互济、协作共赢.

    微电网博弈论优化运行交易策略分布式求解

    计及储能响应特性的风氢混合并网控制

    王季康李华张海龙李洪生...
    400-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解槽和燃料电池消纳风电中存在的响应延迟问题,构建风力机、电解槽、燃料电池、蓄电池、超导磁储能耦合于直流母线的结构,基于储能响应的时间尺度特性,利用超导磁储能的快速响应补充吸收电解槽或燃料电池及蓄电池响应延迟造成的功率缺额,制订一套并网控制策略,将系统分为20种工作模式,确保上网功率与负荷调度曲线实时一致;考虑电池模型的动态响应特性,提取动态变化过程的关键因素;基于电池应用场景,简化得到电池的多时间尺度模型,在PSCAD/EMTDC中搭建模型,4种仿真验证了并网控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配备超导磁储能可充分缓解响应延迟,提高能源利用率.

    风电电解槽燃料电池超导磁储能控制策略储能响应

    水风光互补系统一次调频方案研究

    朱博吴水军黄柯昊周子超...
    412-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新能源并网后产生的频率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水风光互补的调频策略.首先,建立含风、水、光、荷的简单系统数学模型;其次,结合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及其调频策略所对应的代数微分方程和基于直流潮流的系统网络方程,推导出负荷扰动时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并网节点频率响应的频域解析式;最后根据解析式分析调频死区和调频控制参数等对系统频率的影响,提出一种水风光互补系统联合调频方案.在仿真软件PSD-BPA中搭建四机系统及实际电网的仿真模型,对调频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多场景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系统一次调频能力.

    可再生能源频率响应下垂控制水风光互补系统死区水锤效应

    计及负荷特性的超高层建筑配电网两阶段优化

    朱乾龙李大为陶骏
    42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层建筑配电网的两阶段优化,阶段Ⅰ依据建筑配电变压器标准规格,以负荷饱和度、反峰谷差率和日负荷率为评估指标,优化超高层建筑的供电区划分;阶段Ⅱ以最小化变压器和线路投资成本、系统年网损为目标,优化建筑内变压器和中低压线路的配置方案;以某实际超高层建筑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超高层建筑配电网两阶段优化方法不仅能减少设备的初始投资,还可进一步提升超高层建筑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配电网建筑布线电力分配变电站超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