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校正函数修正的风电并网自抗扰控制系统

    陶珑王萍马小勇王议锋...
    69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受未知扰动影响而出现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一种校正函数修正的自抗扰控制策略(LADRC-CF).该方法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的扰动观测通道中引入串联校正的思想,通过校正函数修正LESO对总和扰动的观测偏差,以实现更好的扰动补偿,进而达成对直流母线电压的良好控制.此外,还从理论上分析LADRC-CF的稳定性和扰动跟踪能力,在证明稳定性的同时给出部分参数的整定方法.最后,在半实物仿真平台上对LADRC-CF策略的控制性能进行测试,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干扰抑制自抗扰控制校正函数

    海上风电机组三脚架支撑结构疲劳分析方法

    陆飞宇李成功龙凯Diaeldin Yara...
    699-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海上风电机组支撑结构抗疲劳设计,提出基于整体-局部方式建模的疲劳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热点局部区域进行详细有限元建模,基于IIW规范采用高精度六面体实体单元离散,其余非重点区域采用梁单元离散,可克服以往运用应力影响矩阵研究中忽略整体结构位移、边界条件不易施加等缺点.基于IEC 61400规范进行整机动力学和载荷计算,对某海上风电机组三脚架支撑结构进行疲劳分析.对比分析不同载荷工况、波高和水深下的累积损伤值,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整体-局部建模方法在海上风电机组三脚架支撑结构疲劳分析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海上风电机组抗疲劳性疲劳损伤疲劳载荷网格划分

    砂土地基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的p-y曲线研究

    刘畅博胡中波李阔刘欣怡...
    704-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福建某海上风电项目现场试验,对大直径单桩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进一步研究砂土地基中不同桩径大直径单桩的破坏模式、初始刚度、极限抗力随桩径与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分别考虑桩径的尺寸效应与埋深对双曲线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不同桩径下大直径单桩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浅层土体的楔形破坏;API规范、双曲线模型计算得到的p-y(地基土水平抗力-桩水平位移)曲线与数模得到的p-y曲线误差较大,而修正双曲线模型与数模结果吻合较好,优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

    海上风电桩基承载能力p-y曲线砂土

    软弱地基中海上风电大直径缩径单桩基础结构设计研究

    赵昊邱旭李会马文冠...
    712-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真实设计参数和环境荷载,通过PLAXIS Monopile Designer和SACS软件实现某风场机位的缩径单桩优化设计,并进行结构极限强度、结构变形、自振频率和疲劳分析计算.相比于相同上部尺寸的常规单桩基础,缩径单桩具有较大的泥面转角和水平位移,较低的竖向位移和自振频率,计算结果验证了缩径单桩基础方案的可行性,并可实现节省10.9%的用钢量.

    海上风电场海上风力发电机海上风电结构缩径单桩基础结构设计

    基于改进YOLOv4的风力机叶片损伤检测方法

    邹龙洲王文韫郭迎福杨景云...
    718-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因复杂度高导致嵌入式设备难以实现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改进的YOLOv4的风力机叶片损伤检测方法.首先使用MobileNetv3网络代替YOLOv4中的CSPdarknet53主干特征提取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将相同shape的特征层进行加强特征提取;其次在加强特征提取网络上添加注意力机制ECA,并对YOLOv4的边界框损失函数与分类损失函数进行优化;最后,将改进前后的算法与其他检测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4算法的检测速度可达单张检测时间为0.018 s,检测准确率达到95.7%,通过对YOLOv4网络进行改进,在保证检测准确的前提下,轻量化的模型可满足嵌入式设备检测风力机叶片损伤的需求.

    风力机叶片损伤检测深度学习YOLOv4

    中国典型地形风能资源的湍流特征分析

    贺园园方艳莹程雪玲朱蓉...
    724-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4种风能开发利用的典型地形,对其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别是湍流场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下垫面无量纲方差与无量纲稳定度参数z/L的关系,表明均在风力机标准的湍流模型适用范围内.湍流动能随风速呈指数增长,不同稳定度下指数差异明显.湍流动能的垂直变化,除受稳定度影响外,还与下垫面有关.东海塘沿海局地平坦地形和锡林浩特平坦草原下垫面,湍流动能随高度变化较小;鄱阳湖湖陆交界复杂下垫面,近地面湍流动能明显增大,随着高度的增加,湍流动能迅速下降;河北尚义起伏的中山丘陵下垫面,地形使下层湍流动能随高度减小,上层湍流动能随高度增大.摩擦速度廓线与湍流动能廓线基本一致,但其最大值并不一定在地表附近.

    大气边界层风能大气湍流风能资源湍流动能下垫面

    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

    唐非
    735-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为突出短期风速的局部特征并降低建模难度,通过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短期风速分解为若干个稳定分量.然后,利用信息熵和近似熵来判定各分量的复杂度,高复杂度分量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低复杂度分量选择随机配置网络作为对应的预测模型.利用Stacking算法对每个模型的预测值进行融合,使预测精度得到提升.最后,通过一组实际的短期风速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将提出的预测模型应用于其预测.对比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可提高短期风速的预测精度.

    风能短期风速组合预测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多模型Stacking融合

    温度对废弃生物质热解规律及产物分布的影响

    刘鹏李学琴李艳玲孙堂磊...
    745-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规律及产物分布,以不同原料(木屑、污泥、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级固定床反应系统研究持续升温下不同生物质热解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有利于促进生物质热解、提高热解气产率、降低焦油产率,尤其木屑热解受温度变化作用显著;木屑、污泥、生活垃圾经高温热解后焦油所含有机物的分布差异明显,其中木屑热解油中未检测出酸类物质,酚类、醇类物质占比随温度变化明显增加,酮类化合物占比变化不大;进一步通过不同指标论证了生物质热解制备高值燃气的可行性,得出生物质高温热解气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是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方向,也是绿氢产生的重要途径.

    生物质能废弃生物质热解规律产物分布高值燃气高效利用

    光伏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焦巍峰
    751页

    光伏技术在农业生产与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秦燕兰
    752-7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