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弱电网下VSG的有功响应特性分析及优化策略

    石荣亮兰才华周卢婧刘维莎...
    18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虚拟同步机(VSG)在弱电网下的并网有功响应速度,提出一种虚拟负阻抗结合有功暂态阻尼控制的VSG并网有功动态响应优化策略.该控制策略首先利用虚拟负阻抗控制环节减小VSG的等效输出阻抗及其并网有功的动态响应时间,然后利用有功暂态阻尼控制环节增强VSG的暂态阻尼及其并网有功动态振荡的抑制能力.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研究所提控制策略在有功功率指令阶跃下VSG的并网有功动态响应性能,并建立VSG并网系统的实验测试平台,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在提升弱电网下VSG的并网有功动态响应特性方面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虚拟同步机弱电网并网有功动态响应虚拟负阻抗暂态阻尼

    基于源荷匹配的区域大型复合电站优化配置方法

    饶志杨再敏王雨蒙文川...
    190-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源荷匹配特性的容量配置方案中源-荷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源荷匹配的区域大型复合电站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构建源荷匹配特性指标,并分析地区的源荷匹配特性;再以经济性最优、源荷匹配特性指标最优为目的,构建基于源荷匹配的区域大型复合电站优化配置模型,得到大型复合电站的配置方案.算例分析表明,在优化后的风、光、传统电源配置比例下,建设大型复合电站可提升系统的源荷匹配度,并降低各运行场景下的系统负荷峰谷差,缓解传统电源的调节压力,为新能源稳步替代传统火电提供可参考的电源配置方案.

    可再生能源优化容量配置源荷匹配大型复合电站

    集成有源开关电感和Y源倍压单元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田国胜侯丽慧阚永琪蔡金涛...
    200-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电压等级的提升,提出一种集成有源开关电感和Y源倍压单元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能够实现低开关管电压应力,具有高自由度电压调节能力,在满足一定升压条件下仍能保证电路的效率,在光伏发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对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器件电压电流应力、参数设计和损耗效率进行详细阐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拓扑结构的可行性.

    光伏发电DC-DC变换器耦合电路有源开关电感低开关管电压应力

    多时间尺度下智能楼宇异构负荷协同调度研究

    董燕陈乙瑞朱永胜刘勇...
    210-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大规模具有异构特性的灵活负荷接入智能楼宇,解决可再生能源随机性与灵活异构负荷不确定性造成楼宇的负荷波动问题,需对灵活异构负荷进行合理管控,提出一种计及多时间尺度下智能楼宇异构负荷协同调控方法.首先,考虑异构负荷用电特性及响应特性差异,将智能楼宇内异构负荷等效为可转移负荷与可削减负荷.进而,综合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异构负荷时域互补性,建立日前-日内两阶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算例仿真表明,异构负荷之间协调互动和多时间尺度滚动优化,能有效减少系统负荷波动,显著提升整体运行经济性.

    调度可再生能源能量管理异构负荷多时间尺度

    构网型、跟网型非同步机电源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

    杨银国林旭吴国炳李斯迅...
    218-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构网型、跟网型非同步机电源并网系统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并在实际电网场景下进行仿真验证.首先,根据构网型、跟网型非同步机电源的控制策略,分析影响其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随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实际电网场景500 kV等值交流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基于此模型,研究非同步机电源接入实际电网系统的暂态失稳故障表现特征,并验证暂态同步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正确性.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暂态稳定性电压源型换流器电力系统

    基于二阶相位补偿器的LCL型并网逆变器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策略

    孙标广杨泽昆
    229-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控制延时环节的影响下,并网逆变器系统出现了有效阻尼区域过窄的问题.鉴于此,提出在电容电流反馈支路中加入新型二阶相位超前补偿环节,补偿后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CCFAD)的有效阻尼边界频率从fs/6提高至0.34fs.优化电容电流反馈系数的参数设计方法,并在离散域下分析所提控制策略的闭环极点轨迹.通过与已有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电网阻抗增加、滤波器参数宽范围波动的工况下,所提策略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延时并网逆变器补偿参数设计鲁棒性

    基于PEF-PinSVM的含可再生能源并网电力系统电压暂态稳定裕度评估

    李汐高阳马斌于春雨...
    240-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准掌握含可再生能源并网电力系统电压暂态稳定性,提出一种改进弹球损失支持向量机的评估方法.首先,结合系统特征与投影能量函数指标相关理论建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原始特征集,随后借助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特征选择法,筛选出衡量并网电力系统电压暂态稳定裕度的特征子集,以表征可再生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暂态稳定裕度的影响;其次,采用分位数方法将系统划分为稳定类与不稳定类,并将电压暂态稳定裕度分类问题转换为在PEF-PinSVM中寻找最优分位数距离问题,减小可再生能源并网波动性与不确定性对系统电压暂态稳定裕度评估的影响;最后,以IEEE-3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仿真,发现含可再生能源并网电力系统电压暂态稳定裕度评估准确率会伴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增加而提升.

    暂态稳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支持向量机电网

    基于多因素权重分析的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接受度分类预测方法研究

    朱可欣罗西刘晓君高雅儒...
    249-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多因素权重分析的分类模型(K-means-EWM-BP)来预测农村居民的清洁取暖接受度.首先,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选取农村居民家庭年总收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作为聚类特征对农村居民分类;其次,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别农村居民的清洁取暖接受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权重分析;最后,构建K-means-EWM-BP模型,实现对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接受度的预测及验证.结果表明:1)受访农村居民可分为3类,其中清洁取暖接受度主要受教育程度影响的农村居民(类别1)占比31%,清洁取暖接受度主要受家庭年总收入影响的农村居民(类别2)占比43%,清洁取暖接受度主要受性别影响的农村居民(类别3)占比26%.2)类别1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接受率预测值为95%,类别2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接受率预测值为100%,类别3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接受率预测值为72%.3)与EWM-BP模型和BP模型相比,K-means-EWM-BP模型预测准确性达到91.43%,高于准确性为87.14%的EWM-BP模型和准确性为80%的BP模型,同时标准误差(RMSE)与EWM-BP模型和BP模型相比分别降低0.01和0.06.

    可再生能源农村地区预测多因素权重分析清洁取暖

    考虑风光出力动态相关性的场景生成方法

    高帆包道日娜狄彦强张少华...
    25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混合Copula函数结合多元正态分布的风光出力场景生成方法.基于风电功率和光伏功率的历史数据建立风光出力的联合分布模型,进一步通过多元正态分布和协方差矩阵生成具有动态相关的风光出力联合分布序列;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法生成风光出力场景的随机分布数,通过逆变换法得到相应的风光出力场景;对不同方法生成出力场景进行对比,分析动态相关下风光出力场景的拟合效果和耦合效应.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生成的出力场景能够较好地刻画风光单独出力和耦合出力时的不确定性.

    风光出力混合Copula函数多元正态分布动态相关性场景生成

    跨临界CO2水-水热泵系统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杨俊兰张鑫杜雨帆韩一飞...
    265-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跨临界CO2水-水热泵系统的效率,根据已有实验台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分别进行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制取热水的目的,模拟分析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过热度可提高性能系数(COP),用户侧供水温度平均提高11.3℃;随着高压压力的增大,用户侧供水温度升高,存在最优高压压力使COP最大;增大冷冻水的流量和升高进口温度,系统的制热效率可提高约40%,但用户侧供水温度变化不大.根据实验及仿真结果,设计太阳能辅助跨临界CO2热泵双蒸发器系统,可实现3种不同运行模式,能够升高冷冻水进口温度、增大系统效率.与电加热锅炉和燃气锅炉进行经济性比较,太阳能热泵分别在第5年和第7年与上述两种加热方式的总投资持平,其运行20 a的总投资分别比燃气锅炉和电加热锅炉节约39%和49%,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和实用推广价值.

    太阳能CO2热泵系统性能跨临界实验测试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