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与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与科学
体育与科学

周旭

双月刊

1004-4590

zhili9@sina.com

025-84755315

210014

南京孝陵卫灵谷寺路8号

体育与科学/Journal Sports &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前沿性的开拓性研究成果的交流。本刊是一本学术性、思想性并重的体育科技期刊。以新概念、新理论开发、以及体育科研服务于运动训练,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研究论文为主体,兼顾基础理论和科学理论建设。本刊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双月刊,国际流行大16开版本。胶版印刷,80页/期,全年国内定价42元/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术习练经历与初中生被欺凌风险: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郭燕兰刘映海韩建阳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武术习练经历与初中生被欺凌的机制关系.方法:采用被欺凌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同一省三个不同地市的3所寄宿制初中学校的626名学生(13.52±0.74岁)进行测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在武术习练经历对初中生被欺凌影响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1)具有武术习练经历的初中生心理韧性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被欺凌行为较少;(2)武术习练经历和初中生被欺凌呈现负相关(p<0.05),武术习练经历负向预测初中生被欺凌风险;(3)初中生被欺凌与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与武术习练经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4)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在武术习练经历影响初中生被欺凌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7.8%.结论:武术习练经历是影响初中生被欺凌的重要因素,可用来预测初中生被欺凌风险;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在武术习练经历影响初中生被欺凌的路径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建议中学广泛开展武术习练课程,为预防初中生被欺凌提供一种新路径.

    武术习练经历初中生被欺凌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

    脱域与嵌入:民俗体育文化传播的多元共生与价值整合——基于遂溪醒狮的田野考察

    李青梅张华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在文化传播语境下对遂溪醒狮文化进行个案考察,沿着民俗体育文化的整合传播路径发现,"国家—社会"语境下传播主体价值诉求的不同,致使其在多个向度的连接中产生"脱域"与"嵌入"的张力,具体表现为社会层面的竞技诉求致使遂溪醒狮由盛转衰,市场层面的逐利诉求推动遂溪醒狮从文化符号逐步走向消费符号的职业化发展道路,国家层面的文化诉求要求遂溪醒狮的生存空间从扩张走向回归.上下内外合作过程存在博弈的根本原因在于传播主体的现实利益与文化诉求的差异、文化持有者教育资本制约、传播对象间的文化认同深度不够、传播内容体系建构的系统性缺失等.文章深入研究个案,提出加强传播主体价值取向的整合与共享、厘清传播对象的群体特征与认知层次、深化传播内容意义空间的挖掘与整理、实现三重维度传播媒介的融合等民俗体育文化传播策略.

    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文化传播遂溪醒狮

    体育翻译内涵边界的重构:基于ESP理论的探究

    霍传颂李雨洹李华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翻译的出现是中国体育快速国际化背景下的时代产物,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现代体育大众文化生产的影响,体育翻译一直未能厘清其内涵边界,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基于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理论,本文从文本特征、人才类型和素养内涵三个层面重新审视体育翻译的内涵边界,将体育文本划分为"原生性体育文本"和"衍生性体育文本"的二元畛域,深入探讨了两类文本在特征、翻译人才素养和培养路径方面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在提出体育翻译的"广义"与"狭义"界限划分的基础上,指出"原生性体育文本"的翻译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体育翻译".基于对人才素养需求界域以及"语言+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并指出未来研究中应当关注的方向.

    体育翻译文本特征ESP理论人才素养

    个体需求视角下中国家庭体育价值的社会性嬗变

    于晓梅阎晋虎张业安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ERG理论("生存—关系—成长需求"理论),基于目的抽样对13位家庭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个体家庭体育需求主要表现为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三大类型.生存需求注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品德培养;关系需求注重情感交流和代际交往;成长需求注重提升应试和促进社交.从代际差异中发现家庭体育价值的社会性嬗变:在家庭体育发展史中呈现健康促进需求—提升应试需求—情感交流需求的变化过程;基于时空脱域下的家庭关系疏远、代际差异下的家庭矛盾出现、生活世界殖民化中的家庭重心偏移等社会动因,当下更多家庭愈发关注情感交流需求.据此提出有序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家庭、多元主体协同组织亲子体育活动以及创新设计代际体育项目等实践建议,并指出未来中国家庭体育研究路向:以"个体需求"为起点、以"家文化"为底色、以"代际传播"为切口,充分挖掘家庭体育价值,为家庭体育实践发展提供更适切的理论指导.

    家庭体育体育价值个体需求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