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种经济动植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种经济动植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特种经济动植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杨福合

月刊

1001-4713

tzjjdzw@126.com

0431-81919599

130112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种经济动植物/Journal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查看更多>>报道内容:①特种经济动物:毛皮动物,经济(野生)动物,经济昆虫,珍(野)禽,观赏动物,国内外畜禽优秀品种,肉用犬,各地特有水(海)产动物,各地特有动物。②特种经济植物:野生(名特)果树,药源、观赏、油料、纤维、香料、饲料、蜜源、园林草坪、海(水)生,防风固沙(氮)、热带等植物,高产作物,野生和名特蔬菜,九州名产,食用真菌等。③信息:国内外毛皮市场行情及预测,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行情及特种经济动植物发展前景及其权威预测。办刊宗旨:为科技兴农、振兴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介绍特产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经济、新信息,成为广大读者致富的好帮手。读者对象:广大农民、下岗职工,特种种养企业(专业户),特产科技推广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农村各级政府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板蓝根水煎液对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鸭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赵录波孙玉红胡振梅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板蓝根水煎液对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鸭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以30只7日龄奥白星鸭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板蓝根水煎液对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鸭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在试验的第10天,试验Ⅱ组的IgA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在试验的第15天,试验Ⅱ组的IgM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试验的第5天,试验Ⅱ组的IL-6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试验的第5 天和第10天,试验Ⅱ组的IFN-γ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综上,板蓝根能够显著提升雏鸭的免疫能力.

    板蓝根鸭坦布苏病毒雏鸭血清免疫指标

    仔猪源沙门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检测

    马新明徐春梅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山东省莱西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中引起断乳仔猪腹泻死亡的病原菌,并选择进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采集2022-2023年山东省莱西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中疑似沙门菌感染引起断乳仔猪腹泻的粪便、肛拭子、及肝脏组织共150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与PCR方法对沙门菌进行鉴定,人工感染小鼠试验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结果表明:从150份病料样品中分离到90株沙门菌,其中65株为能引起小白鼠死亡为致病性沙门菌,分离的65株致病沙门菌对新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庆大霉素等10种药物耐药率在50.8%以上,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呋、环丙沙星等8种药物耐药率在6.2%~33.8%.

    仔猪沙门菌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河北长白猪魏氏梭菌病的疗效研究

    于连霞杨占江
    6-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河北长白猪魏氏梭菌病的疗效,试验选择确诊感染猪魏氏梭菌病猪60头,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复方中草药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对照组病猪不做处理,复方中草药治疗组病猪每日灌服500~1 000 g复方中草药制剂,抗生素治疗组病猪每日静脉注射100 mL甲硝唑,连续治疗7d.试验结果表明,经过7 d的治疗,中草药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病猪的治愈率分别为75%和70%;中草药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病猪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90%;中草药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病猪的死亡率分别为15%和10%,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55%和60%.此外,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病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且中草药治疗组效果更好.综上所述,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有效治疗河北长白猪魏氏梭菌病,提高病猪的生长性能,且效果优于抗生素治疗方法.

    复方中草药河北长白猪魏氏梭菌病治疗效果观察

    饲粮中添加乙酸钠对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

    孔彩云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乙酸对奶峰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处于泌乳中期、体重为(52.15±2.80)kg的2胎龄奶山羊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处理A组、处理B组、处理C组,每一组15只,分3个重复,每个重复小组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配方饲料,处理A组、B组和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了30 g/(d·头)、60 g/(d·头)和90 g/(d·头)乙酸钠,试验期30 d.结果发现,奶山羊的饲料中添加乙酸钠可以促进奶山羊的日均产奶量和乳脂率,以试验B组的添加量日均产奶量和乳脂率最高,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A组和试验C组的日均产奶量和乳脂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添加乙酸钠对奶山羊的乳蛋白率和乳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非固形物含量试验B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综上所述,60 g/(d·头)的乙酸钠添加量对于提高奶山羊的泌乳性的效果最佳.

    乙酸钠奶山羊泌乳性能影响

    四倍体香青菜的创制及其综合鉴定

    安露西钱春桃地力下提·吐尔逊刘照坤...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香青菜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素和二甲戊灵两种溶液作为加倍剂,对萌动的香青菜种子进行浸泡加倍处理,采用形态学观察初步筛选出疑似植株,再使用细胞流式仪鉴定进一步筛选获得四倍体香青菜植株;通过对四倍体和二倍体香青菜进行营养品质比较,筛选获得优质、具有一定食用价值的香青菜新种质,并留种保存.结果表明:浓度为80 mg/L的二甲戊灵溶液浸泡处理萌动的香青菜种子24 h时加倍效果最好,染色体加倍率为26.67%.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四倍体在叶、花、种子等器官都明显变大;解剖学结果表明四倍体的气孔比二倍体变大,密度变小.营养品质分析结果得出,部分四倍体香青菜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纤维素含量降低和糖含量提高,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

    香青菜秋水仙素二甲戊灵四倍体

    不同闷棚技术在夏秋季芹菜连作障碍消减中的应用

    张彬彬冯作山陈德隆李培涛...
    16-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闷棚技术在夏秋季连作障碍消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设置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梅桥镇芹菜连作障碍严重的老棚区,选取问题严重的芹菜连作障碍土壤,运用不同的闷棚技术进行耕层土壤处理,研究连作障碍消减效果.结果表明,生物闷棚技术(BGB)为普通闷棚技术的功能强化型,通过生物发酵高温进行土壤病原消杀,并且在发酵过程的过程中,有机物养分分解释放,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疏松,生物闷棚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效果,芹菜长势变好,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化学闷棚技术通过化学毒杀减少土壤病原,但有益菌同样受到极大破坏,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芹菜长势和产量无实质性变好,品质受到很大影响.生物闷棚(BGB)能显著改善土壤环境,显著提高芹菜品质和产量.

    芹菜土壤改良生物闷棚化学闷棚产量品质

    闷棚条件下不同处理有机肥对设施番茄的影响

    刘鹏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不同处理有机肥为基肥栽培番茄,探索在闷棚条件下不同处理有机肥对设施番茄的影响.采用CK(有机肥0%)、F1(有机肥50%)、F2(有机肥75%)、F3(有机肥100%)、F4(有机肥150%)5个处理,撒施有机肥后,进行高温闷棚,闷棚后进行栽培管理,研究设施番茄生长过程中株高、茎粗、叶绿素、全株鲜重、667 m2产量、总糖、糖酸比、维生素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F2、F3可以明显地促进番茄生长,明显提高番茄产量,但对番茄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闷棚有机肥设施番茄

    低温浸渍对"北玫"桃红葡萄酒主要品质特征的影响研究

    蔡明段伟匡阳甫刘畅...
    23-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辽宁本溪地区"北玫"葡萄为原料,采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低温浸渍处理(4℃/2 h、4℃/6 h、12℃/2 h、12℃/6 h、果实破碎后常温下立即取汁作对照)发酵桃红葡萄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超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北玫"桃红葡萄酒进行花色苷、香气组分和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低温浸渍处理后酒体颜色明显加深,口感优于对照,并且以4℃条件浸渍为佳.香气物质分析表明,低温浸渍处理后,既提高了酒体香气中酯的种类数量,也提高了相同组分香气物质的含量.总体来看,4℃/2 h浸渍处理对于提高"北玫"桃红葡萄酒香气组分和含量的效果最为显著.

    "北玫"葡萄低温浸渍桃红葡萄酒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建华裴磊解丽丽秦悦...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明确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研究采用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两个因素,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山西省临汾市洪堡小麦实验基,以当地主栽品种"临麦5311"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籽粒容重、籽粒硬度、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种植密度4×105株/亩施氮量15 kg/亩下取得最大值,分别为646.4 kg/亩、835 g/L、62.47%、31.79%和13.99%.综上,在山西临汾地区,"临麦5311"种植密度4×105株/亩下配施氮肥15 kg/亩为该地区获得高产和优质小麦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

    小麦种植密度施氮量产量品质

    地膜覆盖方式对玉米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杨东
    31-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玉米冠层和产量对地膜覆盖方式的响应机制,设置全膜覆盖(AM)、宽膜覆盖(WM)和窄膜覆盖(HM)3个处理,对不同处理间玉米叶面积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覆膜方式下,全膜覆盖的玉米叶面积、行粒数、百粒重和产量最高,产量达到13 440.07 kg/hm2,宽膜覆盖和全膜覆盖差异不显著.综上,一定范围内减少地膜覆盖比例对玉米生长、产量形成没有显著的影响,可根据生产条件适当减少地膜覆盖比例.

    玉米地膜覆盖产量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