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台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台州学院学报
台州学院学报

冯尚申

双月刊

1672-3708

journal@tzc.edu.cn

0576-5137019

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东方大道605号

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anzhou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台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反映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为主,也吸纳校外有较好质量的稿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水平服务。编发论文突出科学性、高教性和地方性,既重视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和教育科学的研究,也注意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力求在学院学报共性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特别设置了“天台山文化”、“台温经济”、“地方高教研究”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拉丁精神和身份构建——罗多《爱丽儿》的美洲主义构想

    陈义山马翔
    68-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乌拉圭现代主义作家罗多在其哲学散文《爱丽儿》中,基于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人物情节,重新塑造了爱丽儿的形象,为其注入哲学涵义,并融入了他的美洲主义构想.罗多的美洲主义侧重文化层面,旨在构建现代拉丁美洲的文化身份.他通过对拉丁美洲文学和文化传统的思考,构思了一种融合古典美学、基督教传统和现代性的"拉丁精神",来应对当时拉丁美洲社会面临的一系列危机.《爱丽儿》及其美洲主义构想反映了拉丁美洲国家追求文化独立的历史必然,促进了拉丁美洲人对自我价值的重估,并为20世纪拉丁美洲文学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美洲主义罗多《爱丽儿》拉丁精神现代性

    诗学视域下"清风"到"林风"的分化——以魏晋为源起

    冯琪琪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风"在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文化内涵的演变折射出魏晋玄风的兴起和回落的发展趋势,其独特的审美意蕴在诗学史上被延续保留,并逐渐分化出"林风"这一意象以满足特定的书写需求."林风"自唐代始现于诗歌之中,其文化内涵的形成却可溯源至魏晋时期."林风"由"清风"分化而来,受到魏晋时期人物品藻"林下风气"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松竹品性的精神寄托,切合"游而不居"的庄园山水欣赏模式.实际上,和"清风"相比,"林风"消解了魏晋玄学影响下本体论哲学关于"无"的抽象性质,更加强调"林"的景物特征,凸显"风"的自然属性,永恒地凝结着魏晋士人风流的时代精神,对后世诗人而言具有更加针对性的遥畅其怀、兴寄所托的书写功能.

    "清风""林风"魏晋南北朝诗学

    三维视角下整合设立背信罪的思考

    阮俊杰
    82-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修改的背景下,背信罪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整合设立背信罪需要以"理论—实践—具体可行性"的递进式逻辑视角进行判断.理论层面确定其正当性:回应背信罪的构成要件并非模糊、背信罪的设立并非会沦为口袋罪的两层问题,为设立背信罪提供理论正当性.实践层面确定其必要性:通过刑法修正案的频繁介入但弊大于利、法秩序统一性的构建有赖于整合设立背信罪的两个角度,为设立背信罪提供实践必要性.规范层面讨论其可行性:从设立背信罪的构成要件与设定兜底条款的双重视角,为设定背信罪提供具体可行性.

    背信罪口袋罪兜底条款制度正当

    清代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评张天星《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

    周兴陆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天星《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以新禁毁史料的发掘和利用为基础,从社会转型、文艺管理等视角,以禁毁主体、原因效果、法律制度为主体,梳理了晚清小说戏曲禁毁活动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如何承袭传统、发生新变;揭示了晚清禁毁小说戏曲的管理制度和活动相较于清代前中期发生变革的主要表现及其动因.全书文献资料翔实,研究视角精当,研究内容深入,问题意识突出,"承袭—新变—当下"的研究思路一以贯之,探索出清代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的新途径,拓宽了近代文化研究的学术视野.

    《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张天星拓展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