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刘卫

月刊

1001-2249

tzzz@public.wh.hb.cn

027-85358206

430022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千禧园3号楼1-502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Journal Special Casting & Nonferrous Alloy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权威性期刊。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0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蝉联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本刊为月刊,64页码,标准16开,国内邮发代号:38-109,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铸造工艺对Mg-12Zn-1Y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伍德超方晓刚张天阳刘继广...
    198-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定Zn、Y含量的Mg-Zn-Y合金能原位形成二十面体准晶增强I相(I-Mg3Zn6Y),但常规铸造凝固条件下形成的准晶组织粗大,难以发挥其性能优势.研究了重力铸造、挤压铸造及流变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的Mg-12Zn-1Y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重力铸造的合金组织中,大量粗大的I相和Mg7Zn3相聚集在一起.挤压铸造使I相转变为细小的层片状,且Mg7Zn3含量降低.对于流变挤压铸造的合金,随着制浆过程中超声功率增大,α-Mg晶粒得到较大程度的细化和球化,共晶组织间距明显减小,而随着超声功率持续增加到2 400 W时,共晶组织出现一定程度富集.当超声功率为1 600 W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优,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85 MPa、276 MPa和6.8%,相较于挤压铸造分别提高了35.0%、24.9%和142.9%.

    Mg-Zn-Y合金准晶铸造工艺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铸态Ti-43Al-6Nb-1Mo-1Cr-0.2TiB2合金高温蠕变行为研究

    邵意徐丽娟肖树龙田竟...
    203-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XRD与SEM分析铸态Ti-43Al-6Nb-1Mo-1Cr-0.2TiB2 合金组织,并进行760~840℃、240~300 MPa范围内的蠕变测试,利用SEM、EBSD和TEM方法观察蠕变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以探究温度和应力对试验合金高温蠕变变形与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铸态合金为近片层组织,硼化物弥散分布在基体中.根据蠕变数据计算可得合金在测试范围内的应力指数n和蠕变激活能Qc分别为6.64和388.37 kJ/mol.结合TEM观察可推知,合金的变形速率主要由位错攀移控制.结合蠕变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可知,该合金的蠕变断裂模式主要为韧脆混合型断裂.随着温度升高,局部韧断区域增加;随着应力增大,萌生裂纹数量增多.根据EBSD和TEM分析可知,晶界处的B2相和γ相的界面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容易萌生裂纹.此外,在蠕变过程中,硼化物不仅可以阻碍位错运动,还可促进动态再结晶.

    高Nb-TiAl合金显微组织蠕变变形行为硼化物

    预轧制时效对2055铝锂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于培文边丽萍王鹏辉韩绍杰...
    212-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预轧制变形时效对固溶态2055铝锂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固溶2055铝锂合金在时效前进行预轧制变形可显著缩短峰值时效时间、提高合金硬度和强度.当预轧制变形量为0、3%和10%时,2055铝锂合金分别在155℃下时效40、30和28 h达到峰值硬度(HV),分别为207.66、215.31和220.07.10%预轧制+155℃×28 h峰时效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达到562.64 MPa和622.04 MPa,比未预轧制、3%预轧制峰时效合金分别提高了67%、21%和43%、8%,大塑性变形诱导高密度位错促进析出相大量均匀弥散析出是其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2055铝锂合金预轧制变形时效力学性能

    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

    田洋张元好
    21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厚度为5 mm的铸造铝合金ZL114和变形铝合金6061为研究对象进行搅拌摩擦焊对接试验,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焊接参数对ZL114/6061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头转速对焊接接头强度影响最大,搅拌头行走速度次之,下压量影响最小.当搅拌头转速为1 200 r/min、行走速度为200 mm/s、下压量为0.1 mm时可获得较好焊接接头性能,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285 MPa,达到母材强度的89%以上,接头伸长率为9.17%,达到母材伸长率的54%以上;焊核区晶粒呈细小分布,热力影响区晶粒呈细长分布,硬度最低.焊接接头拉伸断裂形式呈现韧-脆混合断裂.

    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抗拉强度正交试验设计力学性能

    耐热Al-Ce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肖昌焱林冲谭纬文李杰...
    22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Al-xCe(x=6,8,10,12,%,质量分数,下同)和Al-8Ce-yNi(y=2,3,4,5,6,%)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e含量增加,Al-Ce二元合金中α-Al枝晶显著细化,共晶Al11Ce3相体积分数增大;当Ce含量为12%时,生成了粗大的初生Al11Ce3相.随着Ni含量增加,Al-8Ce-yNi合金固液两相区变窄,α-Al晶体固液界面成分过冷程度增加,晶体分枝加快,这导致了α-Al枝晶尺寸明显减小,同时合金中出现了由Al3Ni和Al11Ce3相构成的三元共晶团网状结构.Al-8Ce-yNi合金室温和350℃高温抗拉强度均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Ni含量为6%时,合金室温和350℃高温下抗拉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9 MPa和72 MPa.

    耐热Al-Ce合金组织力学性能

    微量Sc、Zr对Al-Mg-Mn合金敏化腐蚀行为的影响

    陈晓明黄宏锋刘崇宇韦莉莉...
    228-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Al-5.5Mg-0.3Mn合金基础上,复合添加微量Sc和Zr元素制备Al-5.5Mg-0.3Mn-0.2Sc-0.1Zr合金,通过晶间腐蚀试验、应力腐蚀试验并结合OM,SEM和EBSD显微组织分析,对比研究微量Sc、Zr对Al-Mg-Mn合金敏化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c、Zr的添加能细化Al-Mg-Mn合金晶粒尺寸,抑制再结晶,提高合金板材基体中小角度晶界比例和位错密度,优化合金的晶界结构,改善了合金在敏化热处理过程中β相的析出与分布,有效降低合金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敏感性.

    Al-Mg合金微合金化敏化热处理β相耐腐蚀性能

    晶粒分布对AZ80镁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郑军骆晓东肖毅生
    235-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温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方法制备了多类型AZ80变形镁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等分析了镁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研究了晶粒分布特征对镁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双峰组织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A型双峰组织镁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80 μm,其室温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为226.1、454.3 MPa,伸长率为17.5%,均高于平均晶粒尺寸约为4 μm的细晶镁合金的屈服强度(215.4 MPa)、抗拉强度(438.0 MPa)和伸长率(14.0%).另外,A型双峰组织的强化效果优于B型双峰组织,细晶强化效果介于B型双峰组织与均匀细晶组织;B型双峰组织过度的晶粒细化会破坏双峰组织的强化作用.

    镁合金晶粒分布双峰组织强化机制

    MoNbVTax系难熔高熵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与机理

    余圣刘家言李龙丰郑伟杰...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将MoNbVTax(x=0、0.3、0.5、0.7和1)试样置于800℃的大气环境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氧化试验,研究了氧化时间和Ta含量对合金氧化性能及机理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氧化时间延长,氧化产物发生熔化/气化,表面氧化层逐渐变厚开裂.Ta含量增加增强了高熵合金特有的缓慢扩散效应,抑制了O元素在合金内的扩散,降低了富易气化元素(V)/易氧化区域的含量,减少了O的扩散通道,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逐渐提高.此外,Ta氧化物化学稳定性更高,开裂倾向更小,提高了氧化层的致密度,抑制了氧化层的扩散开裂.

    难熔高熵合金高温氧化行为抗氧化机理

    Cu-Al-Ni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逆相变的相场模拟研究

    王丽红满蛟周建平
    245-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两个马氏体变体的三维相场模型,对Cu-Al-Ni形状记忆合金外加载荷下的马氏体逆相变进行了模拟和预测,验证了外加载荷对弹性应变能的作用,探究了外加载荷对马氏体逆相变的影响.结果显示,在Cu-Al-Ni形状记忆合金中,拉伸和压缩载荷均会阻碍马氏体逆相变的进程,原因是拉伸和压缩载荷会释放储存在马氏体相变中的弹性应变能.通过相场模拟计算,发现压缩载荷对弹性应变能的释放作用优于拉伸载荷.

    相场模拟马氏体逆相变Cu-Al-Ni合金弹性应变能

    时效处理对Al-Al2Cu共晶合金纳米压痕蠕变的影响

    倪超吴继礼王琳陆韬...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Al-Al2Cu共晶合金经过不同时效处理后α-Al层和Al2Cu层的微观结构以及纳米压痕蠕变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在273℃下经过不同时效时间处理后,共晶合金中有块状Al2Cu相形成,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数量增多.在195℃和273℃下经过不同时效时间处理后,α-Al层和Al2Cu层的蠕变应力指数和热激活体积的变化均发生改变,证明了共晶合金的高温服役环境下变形抗力由Al2Cu层主导.

    共晶合金时效处理纳米压痕蠕变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