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刘卫

月刊

1001-2249

tzzz@public.wh.hb.cn

027-85358206

430022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千禧园3号楼1-502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Journal Special Casting & Nonferrous Alloy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权威性期刊。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0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蝉联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本刊为月刊,64页码,标准16开,国内邮发代号:38-109,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In对Sn-Cu-Ni焊料的润湿性、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王新宝刘亚郭志球陈军修...
    398-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Sn-0.7Cu-0.1Ni焊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In,研究了In加入量对焊料合金微观组织、熔化性能、力学性能、润湿性能及界面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In加入量增加,焊料合金的熔点降低,抗拉强度增大,显微硬度变小,润湿性得到优化.同时,焊料合金与Cu基体的界面组织中(Cu,Ni)6Sn5相层有增厚的趋势.

    Sn-Cu-Ni-In合金熔化性能力学性能润湿性界面反应

    Er和Zn对压铸Al-9Si-0.6Fe-0.2-Mn-0.2Mg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

    范晓明马琳霞卢晓斌吕晓刚...
    403-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普通卧式压铸机制备了Al-9Si-0.6Fe-0.2Mn-0.2Mg-X(X=0.2Er、0.4Er、0.6Er、0.4Er+1.5Zn)合金的压铸拉伸试样,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其铸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Al-9Si-0.6Fe-0.2Mn-0.2Mg合金中单一添加0.4%的Er时,合金组织中的α-Al和共晶Si细化变质效果相对较好,其抗拉强度为228.1 MPa;复合添加0.4%的Er + 1.5%Zn时,合金组织中的共晶Si相和α-Al相变得更加细小、圆整,提升了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硬度(HV)分别达到了278.2 MPa、6.3%和91.9.

    Al-Si压铸合金ErZn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Sn含量对Al-10Si-1.5Mg-xSn合金阻尼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嘉盛许吉张志豪赵梓尧...
    408-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Al-10Si-1.5Mg-x Sn(x=0~6.0)合金的力学性能、阻尼性能和组织特征,分析了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随Sn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Sn加入使合金中的α-Al基体组织细化,并且Sn与Mg产生Mg2Sn相,导致Mg2Si相的数量减少;Sn含量增加到4.0%时,α-Al仍保持细小特征,β-Sn以及Mg2Sn数量较多且呈弥散均匀分布;Sn含量进一步增加至6.0%时,α-Al、β-Sn和Mg2Sn明显粗化.随着Sn含量从0升高至6.0%,合金的抗拉强度从206 MPa逐渐减小至169 MPa,伸长率基本保持在2.0%.合金的阻尼性能随着Sn含量的增加先提升后降低,Sn含量为4.0%时,阻尼性能较高,25℃/1 Hz、200℃/1 Hz和25℃/40 Hz条件下阻尼损耗因子tanh分别达到0.038、0.058和0.069.

    铸造铝合金Sn微合金化阻尼性能力学性能

    罐身用3104合金熔铸过程熔体质量评价与控制

    蒋会学李虎田王国军陈有财...
    415-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电解铝企业罐身用3104合金熔铸过程熔体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PoDFA(Porous Disc Filtration Apparatus)法开展离线测渣分析,重点考察了熔铸线上典型位置处(保温炉出口、在线除气后、深床过滤后)渣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电解铝合金化方式生产3104铸锭,保温炉出口熔体渣含量偏高,为0.202 mm2/kg,渣的种类以TiB2颗粒和Spinel(尖晶石)为主.经在线除气后,渣含量降低,为0.129 mm2/kg,但整体含量仍偏高,渣的种类仍以TiB2颗粒和Spinel为主.经深床过滤后,渣的含量降至0.031 mm2/kg,渣的种类主要为Spinel.通过适当降低保温炉内熔体温度、延长静置时间、深床过滤前增加板式粗过滤等熔体处理工艺的优化,实现了3104合金熔铸过程熔体质量的有效提升,从而显著降低了后续冲罐过程的断罐率.

    罐身用3104合金熔体质量评价控制

    Ni、Zr对Al-Si-Cu-Mg合金组织与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路通邱楚张跃波薛冠霞...
    419-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金属型铸造开展了Al-Si-Cu-Mg过共晶活塞合金的制备,通过Thermo-Calc软件对不同合金中耐热相的体积分数进行计算,结合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合金的组织进行定量金相分析,同时对合金在350℃下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不同Ni和Zr含量对铸造Al-Si-Cu-Mg基过共晶活塞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金属间化合物形貌和面积分数与力学性能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增加,Al-12.5Si-4.0Cu-1.0Mg合金在350℃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增加,伸长率逐渐降低,组织中的Al3Ni和Al3CuNi相的数量增多,并且形貌由针状和棒状逐步演变成块状和团簇状,耐热相面积分数也有明显增加;随着Zr含量增加,Al-12.5Si-4Cu-1.0Mg-1.5Ni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降低后升高,伸长率逐渐增大,组织中的AlSiNiZr相数量逐渐增多,并且耐热相面积分数逐渐增大.Al3Zr沿着铝基体[001]轴析出,并且与铝基体共格,形成高温强化相,通过强化铝基体提高了合金的高温强度.

    过共晶活塞合金耐热相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铝合金发动机端盖压铸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

    卢信学邓益民束学道孙宝寿...
    424-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铝合金发动机后端盖进行了压铸充型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对可能产生缩孔、缩松的部位进行预测.分析了充型、凝固过程,对冷却水道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压铸工艺参数:浇注温度为680℃,压射速度为4 m/s,模具预热温度为220℃.用优化后的方案进行压铸生产和检测,结果表明压铸件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铝合金压铸数值模拟正交试验

    钛合金精铸件工艺孔补焊变形规律预测及验证

    李峰孙智崔新鹏马静...
    428-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钛合金铸件补焊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基于仿真分析和工艺试验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关键仿真参数的校核,对热输入的电压进行了实际测量并校核了双椭球热源模型,针对滑轨套筒铸件的工艺孔开展了不同补焊电流下铸件变形模拟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焊接电流分别为100、150以及200 A时,铸件工艺孔附近的变形呈下凹趋势,变形量均约为0.1 mm.随着焊接电流增大,铸件的弧面中部变形量逐渐增大,由0.08 mm增至0.2 mm,这与Sysweld仿真预测的趋势一致.

    钛合金补焊变形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