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国文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聂珍钊

双月刊

1003-7519

wwyj@mail.ccnu.edu.cn

027-67866042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外国文学研究/Journal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是反映外国文学理论、思潮和创作的新动向,刊载我国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开拓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新领域,新课题,扩展我国文艺界的视野并提供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门"里的身份政治:论福克纳作品中的阈境嬗变

    谌晓明
    11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呈现故事情节和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门"这一阈限空间也是文学钟爱的人物身份建构途径,福克纳笔下形制各异的门在表征阈限人物的伦理、性别和阶级身份嬗变方面卓有成效.南方的大宅豪门既见证了巴耶德单挑仇敌的伦理侠义,也倾诉着康普生兄妹的伦理沉沦;厨房之门既展现了迪尔西平凡真挚的女性关爱,也经历了乔的男性气概的覆灭;天真与经验之门既是成长与顿悟的必经之路,又造就了萨德本与沃许间难以弥合的阶级鸿沟.从前后之别到开合之分,门的伦理、性别和阶级本质主义让天真者遵从其秩序,让顿悟者思想跃迁,在个人身份嬗变中展现独特的阈限空间文化、政治和美学.

    身份政治福克纳阈境嬗变阈限期待

    T.S.艾略特与乔治·桑塔亚纳文学思想比较研究

    谢敏敏
    12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哲学家、美学家和诗人多重身份于一体的乔治·桑塔亚纳是T.S.艾略特在哈佛求学时的老师,也是其早期文学创作的领路人之一.桑塔亚纳不仅启发艾略特摆脱了在本体论认知上的纠缠困境,还很好地促进了艾略特早期诗风的转变以及创作视野的成熟.艾略特继承了桑塔亚纳部分文学遗产,在诗歌哲学意蕴的生产、客体化诗学的成型以及对但丁诗歌艺术的借鉴上等方面都与 自己的老师保持了诸多的一致性.与此同时,艾略特在借鉴、吸收这些桑塔亚纳文学理念的同时,亦进行了个性化转化和超越.简而言之,桑塔亚纳为艾略特走向现代主义运动的舞台中心发挥了重要却易被忽略的贡献.

    T.S.艾略特乔治·桑塔亚纳哲学诗歌客体但丁

    多克托罗《纽约兄弟》中的物叙事

    唐微
    14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E.L.多克托罗的小说《纽约兄弟》中,主人公通过囤积物品打造出一座由文明的剩余物组成的家庭博物馆.小说呈现了一个鲜活的物质场境,通过把20世纪美国历史编码到层出不穷的物品当中,传达出一种基于物的历史认识论:历史可被视作一种物品化的过去,是人类主体与无生命的物之间细微而具体的互动性建构.物承担起特殊的叙事功能,它们支撑起小说对于20世纪美国的物质想象,凝聚了个人生活和集体记忆的真相,也揭示了国家的历史轨迹与主人公身份命运的悖反关系.

    物叙事历史记忆个人身份多克托罗《纽约兄弟》

    寓言定义的重审:文学体裁与思维方式的共构

    王佳
    15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仅从体裁特征入手无法获得对寓言概念的全面认知,古希腊时期的寓言只是亚里士多德眼中的"例证"形式,而17世纪拉封丹寓言已迈入上流文学的殿堂,在寓言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寓言定义者都试图尽可能简洁地描述寓言作为文学体裁的排他性特征.对寓言描述与定性的依据远不止于其文学性特征,寓言从交流方式演化为文学体裁,进而成为能被广泛认可的文化概念,本质上所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寓言从叙事到寓意的演绎规律是其作为概念的意义内核.寓言文本是寓言思维下具有可翻译性的"寓指",寓意是寓指"机制化翻译"的结果,寓言是在创作者与接受者共有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实现有效传播的.

    寓言体裁定义寓言思维

    历史意识、多元主体与经济人文转向——《剑桥文学与经济研究指南》述评

    王航
    16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21世纪的勃兴与发展,文学经济学批评主要通过文学的经济表征和经济的文学修辞探讨经济知识的理论范式和物质现实.保罗·克罗斯维特等教授主编的《剑桥文学与经济研究指南》(2022)便是文学经济学批评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文学和经济学的近缘关系、文学话语和经济话语之间的张力、异质多元的经济主体和经济人文的跨学科想象等四个层面,《剑》表明了文学经济学批评的历史意识、多元,主体和经济人文转向,拓宽了文学经济学批评的研究视野.经济人文致力于构建文学与经济学的平等对话,丰富彼此的理论话语,共同提升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认知想象.

    文学经济学批评《剑桥文学与经济研究指南》历史意识多元主体经济人文

    第三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综述

    刘宇婷
    171-173页

    新人文:重建人文科学——首届"新人文"学术论坛综述

    秦崇文
    174-176页

    《外国文学研究》投稿指南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