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武汉工程大学

张彦铎

月刊

1674-2869

jwit@vip.163.com

027-87195796

430074

湖北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693号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武汉工程大学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9年,月刊。以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为特色,主要刊登化学工艺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制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物理与热能工程等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综合性学术评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线结构光扫描的工件高精度三维测量方法

    洪汉玉吴裕强叶亮邵洋...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工业中对复杂轮廓工件的测量精度和效率,设计了一套高精度非接触三维测量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扫描的工件轮廓三维测量方法.首先,利用高精度相机和三轴移动平台采集线结构光图像.然后,通过基于差分区间的灰度质心算法,精确而高效地提取出线结构光中心线,并生成原始点云模型.接着,对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必要的点云滤波和精简预处理.最后,将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与CAD模型精确配准,进行工件表面轮廓的测量与误差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工件轮廓高度的绝对误差小于0.07 mm,相对误差小于0.5%.所提出的三维测量系统及方法测量误差较低,能够实现工件的高精度三维测量,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线结构光点云处理三维测量轮廓误差

    水力压裂过程中射孔冲蚀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袁传澳聂嘉龙龙恭博丁后龙...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力压裂过程中射孔冲蚀效应使得射孔簇处射孔数目难以确定的问题,使用FrackOptima全三维水力压裂软件和前期研究建立的射孔冲蚀模型建立算例.通过边界元进行网格离散,使用时间步长算法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定量研究射孔冲蚀效应对裂缝最终形态、压裂液流量分布、射孔摩阻、射孔直径、流量系数、井底压力这6个压裂结果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非限流压裂过程中射孔摩阻的值和射孔冲蚀导致的摩阻瞬时动态变化较小,因此可以忽略射孔冲蚀效应;而在使用同时多簇限流压裂方法开发非常规油气的过程中,射孔摩阻的值较大且射孔冲蚀导致的摩阻瞬时动态变化较明显,所以必须考虑射孔冲蚀效应.在算例参数条件下,选取8孔/簇可以获得较合适的射孔摩阻,从而较好地平衡应力阴影效应,获得较均匀的多条裂缝发育;同时,确保井底压力在实际压裂安全范围内.

    水力压裂应力阴影效应射孔冲蚀射孔簇数值模拟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机房火灾检测算法

    张冉吴云韬于宝成徐文霞...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房传统单传感器报警系统存在漏报率高、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机房火灾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寻优能力强的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预测精度和准确度.其次通过SSA-ELM算法模型对机房内多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烟雾浓度、CO浓度进行特征层数据融合,输出各火情概率.最后利用模糊推理将输出的各火情概率和火灾持续时间在决策层中进行特征融合,决策出火情警报等级.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根据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结果并结合不同危险等级区域给出合理的警报决策,极大提高了机房火灾检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火灾检测SSA-ELM多传感器模糊推理

    基于多尺度深度图自适应融合的单目深度估计

    郑游王磊杨紫文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估计网络通常具有较多的网络层数,图像特征在网络编码和解码过程中会丢失大量信息,因此预测的深度图缺乏对象结构细节且边缘轮廓不清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深度图自适应融合的单目深度估计方法,可有效保留对象的细节和几何轮廓.首先,引入压缩与激励残差网络(SE-ResNet),利用注意力机制对不同通道的特征进行编码,从而保留远距离平面深度图的更多细节信息.然后,利用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图,得到具有丰富几何特征和语义信息的特征图.最后,利用多尺度自适应深度融合网络为不同尺度特征图生成的深度图添加可学习的权重参数,对不同尺度的深度图进行自适应融合,增加了预测深度图中的目标信息.本文方法在NYU Depth V2数据集上预测的深度图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丰富的物体信息,绝对相对误差为0.115,均方根误差为0.525,精确度最高达到99.3%.

    单目深度估计注意力机制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多尺度深度自适应融合网络

    改性稻草纤维对透水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许晨雨秦思谈陈旭勇
    91-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丝状和粉末状两种形态改性稻草纤维,并结合工程实例,设计并开展不同形态和不同掺量的改性稻草纤维对透水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改性稻草纤维的掺入均会降低透水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但会提升其抗折强度、实际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其中丝状改性稻草纤维掺量为3.2 kg/m3 时透水系数能达到4.53 mm/s,且此时透水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规范要求;而粉末状改性稻草纤维对透水再生混凝土的透水系数提升较小,在掺量为4.8 kg/m3 仅能达到3.05 mm/s,说明利用废弃稻草纤维来制备满足透水性能的再生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稻草纤维透水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透水性能

    基于SPA的涂料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

    冷朝阳董万强胡立嵩王美...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针对涂料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等级的评价模型,从固有危险因子和危险抵消因子两个方面,构建了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判断各级指标权重,通过集对分析法(SPA)建立联系数函数,求出各指标单项联系数和整体联系数,以此为依据判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此模型可有效地解决评价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定量困难的难题,评价结果既能对企业安全状况作出分析,又能对企业未来的安全趋势作出合理的预测,可以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和事故预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集对分析组合赋权重大危险源联系数

    地铁施工塌陷的SBAS-InSAR长时序监测与早期识别

    刘金昌王慧妮徐吟李康伦...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2019年青岛市沙子口和胜利桥发生的 2处地铁施工塌陷事故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SBAS-InSAR技术,利用60景Sentinel-1卫星影像数据,获取地面塌陷前后的青岛市的地表形变时序信息,分析了塌陷事故区地面形变过程与塌陷事故的相关性,提出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城市地铁施工地面塌陷监测预警的方法.通过对沙子口和胜利桥2处事故点的长时间序列地表形变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将累积形变量转化为每日平均沉降速率,提出了用于早期识别地表沉降的指标,即在1个周期(12 d)内,平均沉降速率超过0.02 mm/d,而施工预警阈值为连续观测3个周期,平均沉降速率超过0.02 mm/d.

    SBAS-InSAR地面塌陷地铁施工形变监测

    基于AdaBoost算法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

    胡畔肖约汪芳唐文泽...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采集1 030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通过训练AdaBoost算法,得到可用于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的模型.结果表明:AdaBoost算法模型可以在给定输入变量的情况下准确有效地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10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 的平均值达到0.95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达到11.39%,说明十折交叉验证具有较高准确率;AdaBoost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独立学习算法比较,表现出集成学习算法的优越性;讨论了AdaBoost算法模型中训练数据集数量、弱学习器类型和输入变量的数量相关因素,发现使用1 030数据集的80%可以获得良好的预测结果.

    混凝土抗压强度机器学习交叉验证训练数据集弱学习器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