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武汉工程大学

张彦铎

月刊

1674-2869

jwit@vip.163.com

027-87195796

430074

湖北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693号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武汉工程大学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9年,月刊。以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为特色,主要刊登化学工艺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制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物理与热能工程等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综合性学术评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能量利用系统的构形热力学优化理论——研究进展与太阳能驱动热电冷氢联产系统优化应用初探

    陈林根冯辉君谢志辉夏少军...
    543-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介绍了有限时间热力学、构形设计和构形热力学优化等热学优化新理论的起源和最新研究进展;其次介绍了这些新理论在热力循环和部件性能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然后基于能量的高效梯级利用,提出了基于太阳能和燃料补能的能源供给方式,集成燃气轮机循环、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和制氢过程,建立太阳能驱动热电冷氢联产系统新构型;最后对此联产系统新构型的构形热力学优化作了初步探讨.核心是围绕联产系统的"热-电-冷-氢"协同优化机理及调控机制、热力部件"流-结构-性能"的耦合演化规律与传热和热功转换强化机理、联产系统的能量高效梯级利用与多参数构形热力学优化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考虑子循环串/并/混联三种模式,综合运用理论解析、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开展联产系统的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热力部件的构形设计、联产系统的构形热力学优化、三种联产系统优化结果的综合比较,实现联产系统热力部件与热力循环性能的一体化全局优化,促进形成一种多联产总能系统能量梯级利用优化理论的思路与框架,服务"双碳"战略.

    构形设计有限时间热力学构形热力学优化太阳能多联产系统

    实际场景人脸超分辨率算法综述

    朱柏霖卢涛王依伊饶茜雅...
    564-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脸超分辨率能够有效提高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因而在视频监控、刑事侦查、娱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实际场景中成像系统、记录设备、传输介质和处理方法不完善,导致噪声、模糊等降低图像质量的多种降质过程以不规则的方式组合,仅假设明确的降质过程来训练网络模型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针对这些实际场景中人脸超分辨率存在的多样化降质过程,分别介绍了非盲降质人脸超分辨率技术和盲降质超分辨率技术原理、人脸超分辨率领域常用的数据集和评价指标以及代表性工作的主客观重建结果.未来相关研究应聚焦多模态信息决策融合和张量融合,提升重建图像特征维度和时域相似性;通过大规模预训练和对抗学习等,提升模型泛化能力;研究身份一致性算法以及迁移学习等技术对处理复杂成像条件的影响.

    人脸超分辨率实际场景深度学习降质过程

    基于LSTM网络的机器人异空间手眼标定方法

    乐恒韬赵康康吴松林付中涛...
    574-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机器人操作空间与相机视野异空间的情况,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机器人异空间手眼标定方法.首先依次提取并记录标定板上各圆心的像素坐标,然后利用传送带将标定板平移送至机器人工作空间内,并记录机器人末端顶针的位姿信息.其次利用LSTM网络数据训练获得手眼映射关系.最后使用采集的36组真实数据作为验证集来验证预测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训练的模型所预测的机器人基坐标系坐标平均平移误差仅为0.69 mm,并且针对随机分布于传送带所有工作空间中的验证集数据,平移误差波动值均小于1 mm,有效验证了该方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相较于经典平面标定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工作空间大,标定精度高,并且可以有效补偿相机镜头畸变、深度值变化等因素所带来的误差.

    机器人手眼标定LSTM网络异空间

    基于ALE与CEL法模拟吸力桶贯入过程对比研究

    陈诚李元松张鑫
    579-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吸力桶贯入阻力特性,使用ABAQUS软件,从实施过程、参数影响、计算效率与结果精度等多个方面,对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法和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ALE法的地应力平衡效果优于CEL法;在贯入深度小于0.8倍桶径时,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网格尺寸不敏感;在大于0.8倍桶径时,随着网格精细化,ALE法得到的阻力值不断增大但逐渐趋近于定值,而CEL法的曲线离散程度变小但结果大小变化不显著;CEL法得到的贯入阻力-深度曲线对贯入速率的敏感度高于ALE法,且随着贯入速度的增加,CEL法得到的阻力也越大;当土体模型变形较小时,2种方法得到的阻力数值与理论值相近,但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土体模型的变形加剧,ALE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小于CEL法和理论值.

    吸力桶基础贯入阻力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

    温拌LDHs改性沥青混合料抗紫外老化性能及应用研究

    卢忠明米轶轩吴少鹏蒋永庆...
    585-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作为抗紫外添加剂,温拌剂作为降黏添加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抗紫外沥青混合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LDHs的晶体稳定性,同时通过黏度试验研究了温拌剂的降黏效果,再通过物理性能试验、车辙试验、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了LDHs的最佳掺量及温拌LDH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紫外老化性能,最后铺筑温拌LDHs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段,对试验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70℃下,LDHs具有良好的晶体稳定性,温拌剂能显著降低LDHs改性沥青的黏度,LDHs能够有效提高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抗紫外性能和力学性能,推荐实体工程中掺加LDHs质量与沥青质量之比为0.03.

    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温拌剂老化性能

    郑小涛教授团队:聚焦先进化工装备,助力高端制造业发展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