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杨平

双月刊

2095-3844

jwtu@whut.edu.cn;jwuttse@whut.edu.cn

027-86538436

430063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的前身《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审核,原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船舶及海洋工程。机械科学与工程、船舶机械、轮机工程、港口机械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导航与电子系统、电气工程航运技术、交通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本刊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及交通部优秀期刊等奖励。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首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英文文摘(CSIA)数据库,并被英国British Maritimes Technology(BMT)和美国Ei page One数据库等收录(1994-200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钢渣粉-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水损害行为研究

    张振黄涛张明吴少鹏...
    1218-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探讨了利用钢渣粉生产水泥稳定碎石的可行性.制备了钢渣粉-水泥稳定碎石试样,研究了其力学性能、水化产物、微观结构和水损害行为.结果表明:当钢渣粉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时,试样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超过4 MPa,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当钢渣粉掺量增加时,样品在12 d时的干燥收缩系数降低了 32%,钢渣粉的添加抑制了干燥收缩;混合物中的主要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钙和钙矾石;钢渣粉的加入使试样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疏松,有利于水分的渗入,使试样在水损伤后产生孔隙.

    水泥稳定碎石钢渣粉力学性能微观结构

    三种类型SMA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对比研究

    冯叶斌
    1224-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提出采用温拌剂降低生产温度和高粘沥青控制析漏锁油两种技术方案,研究去除纤维的技术可行性.针对纤维的增韧增粘等作用,设计试验方案对SMA-13、WSMA-13及WRSMA-13三种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进行了针对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取WSMA-13和WRSMA-13去除纤维均技术可行;WSMA-13成本较SMA-13稍低,在纤维来源不固定,有产能要求时,可采取WSMA-13方案;WRSMA-13经济优势大,且综合性能优势明显,在有条件生产或采购稳定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条件下,推荐使用.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SMA-13温拌剂复合改性沥青

    成型工艺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宏细观性能的影响

    方乾
    1230-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三分点加载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静压成型、振动压实和现场压实试件的力学强度与疲劳性能差异,进而基于工业CT的无损检测技术和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三维重构功能,研究了试件成型方法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内部粗集料取向角和微细观三维空隙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室内振动成型密度为静压成型密度的1.011~1.035倍,振动压实试件测试的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疲劳寿命与现场压实更接近;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内部粗集料的取向角概率分布及内部微细观空隙等效直径的概率分布均符合Lorentz函数模型,振动压实和现场压实水泥稳定碎石中的粗集料更接近"平躺"状态,粗集料分布状态更加稳定.

    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静压成型振动压实现场压实力学性能疲劳性能集料取向角微细观空隙结构

    一种多源数据融合的虚拟港口三维重建方法

    陈立家王莹涛王凯吴小红...
    1237-1243,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针对倾斜摄影技术在港口三维重建中存在技术缺陷,提出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与近地面摄影测量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构建虚拟港口三维场景.对于多源点云数据,利用体素滤波下采样进行精简;基于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算法的点云粗配准和基于KD树改进Point-to-Plane 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的精配准实现密集点云数据融合;最后利用融合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倾斜摄影建模在模型质量和精度上有大幅提升,模型误差符合Ⅰ级产品标准,可用于构建虚拟港口三维场景.

    虚拟港口点云多源数据融合三维重建

    一种考虑后向可达集的船舶自主避障方法

    刘玠黄亚敏文元桥黄亮...
    1244-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提出一种运用后向可达集构造船舶动态安全区域,并结合快速行进法(fast marching method,FMM)的船舶自主避障方法.以静态障碍物的空间位置及几何构型为输入,构造本船运动状态下静态障碍物的后向可达集,结合FMM得到船舶航行的最佳路径.该路径能在保证可靠安全的前提下节约运动成本,相对于一般的最优化路径具有可实时动态监测的功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强了传统FMM避障方法的可靠性.

    后向可达集快速行进法船舶自主避障路径规划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征稿简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