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李晓红

双月刊

1671-8844

article321@163.com ejwhu@whu.edu.cn

027-68755516;68752082

430072

武汉市武昌珞珈山东湖南路8号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武汉大学。从2001年第1期开始,《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改名为《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其办刊宗旨、刊号、刊期、页码数和订份等都保持不变,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的订户即为《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的订户。本刊重点刊登本校作者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20a人类活动对珠江河网径潮动力影响的洪枯季节差异

    刘长杰肖仪清余明辉陈小齐...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高强度人类活动干扰,珠江三角洲的动力特征发生了与自然过程截然不同的变化.为探明珠江河网径潮动力特征演变的季节差异,基于"997"与"177"2场洪水和"012"与"1612"2场枯水的同步水文资料,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获取余水位和潮汐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洪季余水位显著降低,且愈往上游余水位降幅愈大,而枯季余水位则因水库运行导致的上游来流增加而有所升高;同时洪枯两季珠江三角洲的潮差均显著增加.长期以来珠江流域水库建设引起水沙异变所造成的河网地形下切是导致近20 a余水位下降的重要因素;地形下切引起的余水位比降大幅削减揭示出珠江河网潮波传播阻力减小,潮波振幅衰减效应的减弱是河网潮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珠江三角洲余水位潮差人类活动

    伊河源区小流域水沙污协同治理程度分析

    王国重李中原张继宇杨丹...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建立了伊河源区小流域水源管护、泥沙与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子系统间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其2006、2009、2012、2015、2018年间水、沙、污3个子系统的协同程度.结果表明:子系统内各指标对耦合系统的影响程度差异显著;各子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使耦合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数呈"缓慢上升-缓慢下降-明显上升"变化趋势;小流域各子系统的耦合度呈"上升-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变化,耦合协调度则是由中等缓慢上升到高等、再快速达到优等.这充分说明小流域生态清洁治理的深入开展促进了3个子系统间的协同.

    协同治理耦合度协调度伊河

    基于EnKF方法和SWAT模型的土壤湿度数据同化试验

    刘永伟王文刘元波崔巍...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方法和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构建了一个土壤水分状态与参数同时更新的土壤湿度数据同化方案,通过遥感观测土壤湿度数据同化的仿真试验,研究土壤湿度数据同化在优化土壤水分参数、改进模型产汇流过程模拟方面的效果及潜力.结果表明:通过表层(0~5 cm)土壤湿度数据同化可实现土壤持水能力参数的准确估计;当给定的参数更新平滑因子在合理范围时,基于EnKF方法的参数优化效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表层土壤湿度数据同化对SWAT模型产汇流过程模拟有一定改进,但受降雨误差的影响,其对流域出口径流过程改进效果有限,表明基于遥感土壤湿度数据同化改进流域水文过程模拟还有赖于降雨输入精度及可靠性的提高.

    EnKFSWAT土壤湿度数据同化参数优化

    水下双弹爆炸冲击波传播特性研究

    刘先辉王高辉卢文波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要涉水建筑物易遭受水下多弹爆炸袭击,水下多弹爆炸和单弹爆炸冲击波特性差异明显.为研究水下双弹爆炸冲击波传播特性,对水下同等质量的单弹和双弹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其冲击波传播特性的异同,并探讨了两弹起爆距离和起爆当量改变时水下双弹爆炸的冲击波传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双弹爆炸的冲击波传播特性明显不同于水下单弹爆炸;在两弹对称面上,会出现冲击波叠加效应,且水下双弹爆炸是同等质量单弹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的1.43倍左右、比冲量的1.73倍左右;水下双弹爆炸在非对称面上会出现2个波峰,第1个波峰高于第2个波峰.研究结果为水下多弹爆炸冲击波传播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水下爆炸双弹起爆峰值压力比冲量冲击波传播特性

    全长粘结锚杆支护隧洞围岩的颗粒离散元模拟与细观作用机理研究

    李冬冬胡浩然肖明王小毛...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颗粒离散元软件 PFC(particle flow code)和有限差分软件 FLAC(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um)的离散-连续耦合模型,从细观角度研究了隧洞开挖边界围岩维持自平衡的压力环机制、锚杆支护围岩中性点特征和围岩-锚杆联合承载细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锚杆支护使开挖边界围岩压力环厚度降低,单根压接触力链量值升高并交织在锚杆周围,锚杆颗粒间平行粘结力远大于围岩颗粒平行粘结力,从细观角度良好地呈现了锚杆-围岩联合承载机制,并说明锚杆支护是保持洞室开挖面稳定的主要承载结构;围岩与锚杆颗粒变形不一致性直观体现了锚杆在隧洞围岩支护过程中的中性点特征;开挖前后临空面附近围岩的颗粒孔隙率下降百分比较无锚杆支护工况显著降低,体现了锚杆为改善开挖引起的围岩松动效应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围岩锚杆中性点颗粒离散元离散-连续耦合

    岩石峰后强度参数演化实用新模型研究

    童广勤佘成学张海龙王静云...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岩石峰后强度参数演化规律及实用模型问题开展研究.从公开出版文献中收集32种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将峰后软化段应力-应变曲线简化为直线,基于Mohr-Coulomb准则,研究分析不同种类岩石峰后强度参数的一般性演化规律,并基于标准化塑性内变量,建立强度参数演化实用新模型.将所建强度参数演化模型嵌入ABAQUS中,用于模拟岩石峰后应变软化过程,并与多种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显示计算得到的峰后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符合,表明所建模型正确.所建模型形式简单、参数少、适用性广,可望在实际工程变形、稳定计算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

    岩石力学峰后应变软化强度参数演化模型

    盐-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混杂纤维混凝土盐冻损伤模型

    夏冬桃冯晨潞郑挚吴昊...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抗盐冻性能,对5组在硫酸盐-氯盐溶液中冻融循环后的混杂纤维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混杂纤维混凝土在不同盐冻循环次数后的抗压、劈拉破坏形态、强度损失率及盐冻损伤.试验结果表明:在0~200次盐冻循环期间,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抗盐冻性能最佳,单掺纤维混凝土中1.2%钢纤维掺量抗盐冻性能略优于0.8%钢纤维掺量.以Weibull分布理论建立了纤维混凝土盐冻损伤模型,根据冻融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衰减模型建立了改进的盐冻循环作用下纤维混凝土的强度衰减模型.联立强度衰减模型与盐冻损伤模型,建立混杂纤维混凝土盐冻损伤度演化方程,可通过盐冻循环次数和相对强度来预测纤维混凝土的盐冻损伤.

    纤维混凝土盐冻循环强度衰减模型盐冻损伤模型

    非对称悬索桥在静风荷载下失稳过程研究

    杨国俊吕明航舒鹏叶苏...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索桥作为柔性结构在强风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甚至失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以实桥作为背景工程,考虑到桥梁结构及作用在其上风荷载的非线性,采取增量内外双重迭代法得到其临界速度约为120 m/s;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得到桥梁在对称性、矢跨比因素影响下的自振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对称性对其自振频率没有太大影响,仅在高阶时非对称结构频率有所增加;整体刚度随着矢跨比的减小而增大,自振频率也随之增大;在施加风荷载后进行静风稳定性分析失稳过程以及风速变化下的桥梁各构件的变形及内力变化,发现三分力系数随风速增加正负发生变化,使得桥梁竖向变形方向由向下转变为向上;除作用在主梁和主缆上的风荷载,其他桥梁结构所受风荷载可忽略不计.失稳时主梁近风侧主缆和吊杆应力大幅度减小,减小比例约为30%,失稳过程可看作缆索和吊杆松弛而受力减小退出原有功能的过程.

    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结构安全非线性理论

    基于鱼骨分析和AHP的防火门安全隐患致因分析

    熊慧萍帅小根张宁洁宋协清...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火门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阻隔和遏制火势快速蔓延,同时增加消防救援时间,确保人员安全疏散.以建筑防火门安全隐患产生原因为研究对象,通过鱼骨图方法分析出导致防火门安全隐患的4个主要致因因素和14个子致因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相关致因因素进行分层量化,通过判断矩阵的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确定各致因因素的权重,找出了防火门安全隐患致因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防火门安全性能的4个主要因素中,生产因素所占权重最高,对防火门安全性能影响最大;在二级指标的14个致因因素中,防控重点应放在防火门材料质量及防火性能、防火门尺寸制作和安装偏差、防火门设计选型规范性方面.

    防火门安全隐患致因因素鱼骨图层次分析法权重

    基于负荷时间序列聚类的有序用电管理策略

    方晓明孙彬郑峰童光波...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有序用电方案制定未充分考虑用户负荷特性差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时间序列聚类的有序用电管理策略.首先提取单个用户的典型负荷曲线形态;之后采用Canopy和k-shape时间序列聚类算法,解决用户对象较多时传统聚类算法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对不同用户的负荷时序数据进行聚类,从而将多个用户划分成不同用电类型;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用户的负荷特性,制定针对性的有序用电管理策略.以某区域电网实际负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能更加准确地对多个不同负荷特性的用户进行分类,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有序用电管理策略的合理制定.

    时间序列负荷聚类有序用电负荷特性相似性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