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化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Journal WenHua XueK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蕴

    梁晓倩韩晓捷
    179-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征程中所结出的文明之果,是站在人类命运的高度创造的社会主义新形态,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这种文明新形态不仅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人类文明新形态生动诠释了人类共同的价值底色和突出了中国一直倡导的合作共赢的实践风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指向的世界情怀,对人类多元文明的演进和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大国担当

    中国民航的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

    沈巧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民航发展历程中的文化传承和技术创新问题。通过回顾和分析中国民航的历史,本文将说明中国民航如何传承其独特的文化,并强调创新在其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本文还强调了中国民航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取得平衡的努力,并探讨了这种平衡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航空文化传承创新中国民航发展历程

    图书馆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

    周宛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传播知识、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研究图书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还对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笔者探讨了图书馆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路径,以期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图书馆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实践路径

    当代生态美育背景缘起、理论基础与举措分析

    单良金禹来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态存在观为哲学基础的生态美育打破了历史上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枷锁,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生态美育的萌芽是大势所趋。生态美育作为美育的崭新形态在审美对象、理论基础、审美形式等方面皆区别于传统美育体系。如何更好地推动生态美育在教育领域的落实,本文拟从认知观念、课程建设、实践浸润三个层次助推生态美育基础建设,为美育打造多方协同、系统科学的新格局,同时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生态美育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美学

    文化视角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与实践

    奚淼赵蓉杨君祎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书馆主要承担着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和提高读者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是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阅读的普及,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一社会趋势下,图书馆如何制定有效的阅读推广策略,提高读者的阅读参与度和满意度,成为了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其次阐述文化视角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原则,最后提出几条文化视角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文化视角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实践

    论当代青少年有声语言中的多元素表达与融合——以"表演式"朗诵为例

    张明敏
    20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载体,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沟通工具,以"表演式"朗诵为例,因其表现形式更具张力、呈现手段更加丰富,使得其在青少年朗诵训练中被广泛运用。本文简述了朗诵源起变迁中的"表演性"特征,基于对"表演式"朗诵的特点的分析,从内部技巧和情感体会、外部技巧和文字生发两个角度介绍了青少年"表演式"朗诵的语言呈现特征,阐述了青少年"表演式"朗诵的创作路径,包括角色认知的设立、外向化的声音展现两点内容,希望能够为丰富当代青少年有声语言表达内容、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一些帮助。

    青少年表演式朗诵表达融合

    特殊教育环境下的民俗美术文化探究

    张卫杰
    205-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俗美术文化可以促进特殊教育环境下的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能力,提高他们表达与沟通技能,增加自信,最终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实用技能,感受到传统民俗美术的魅力,提高审美力,培养对民俗文化、人文、历史的兴趣。在特殊教育环境下,民俗美术文化的发展需要特别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和能力,制定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引导他们通过民俗美术活动来发展自己的潜能。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实地教学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特殊教育环境下,民俗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化的热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豪感,融入社会,实现全面的发展。

    民俗文化美术特殊教育审美力实用技能

    地方图书馆红色馆藏资源的创新开发与多元推广

    廖玲玲
    209-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和推广红色馆藏资源既是地方图书馆的基本职责所在,也对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杭州图书馆"少儿红色书房"的发展实践为例,对地方图书馆红色馆藏资源的创新开发和多元推广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地方图书馆更好履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开展极具特色且富有深意的红色主题品牌阅读活动建言献策。

    红色馆藏资源地方图书馆"少儿红色书房"创新开发多元推广

    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转型和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

    刘宇航蒋露娟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数字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广西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其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从驱动力、思路、模式三方面研究了智慧图书馆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转型建设的转型,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未来发展的方向:一是社会力量联建联用,提供服务精准性;二是强交互的虚实相融,促进新型数字资源建设。

    特色数字资源转型发展智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

    论东北行帮文化对吉林歌谣的影响

    王立洲彭珊珊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行帮文化与吉林歌谣紧密相连,作为劳动者的文化,行帮文化特有的粗犷和坚韧之美影响了吉林歌谣的创作。本文简述了行帮文化丰富了歌谣主题和内容;从劳动号子、歌谣韵律、东北民间艺术三个角度出发,介绍了行帮文化影响歌谣艺术表现形式;阐述了行帮用语形成歌谣特殊话语风格,希望能为丰富吉林地区文化景观、表现行帮文化魅力提供一些帮助。

    行帮文化吉林歌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