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化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Journal WenHua XueK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儒家廉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潘思柳曲建兴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和道德建设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备受关注,特别是其中的廉政思想。儒家廉政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与不断的思想创新,从古代经典的初步构建到宋明理学的深化,再到近现代儒家学者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 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和社会功能,在道德建设、社会治理、预防腐败、领导垂范等方面对当代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儒家思想廉政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治理

    侵权之债为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研究

    杨洋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有效缓解了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纷争,但其主要适用于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并未阐明能否适用于夫妻一方侵权之债,由此引发司法裁判标准不一、认定观点迥别的乱象,因此,夫妻一方侵权行为的债务认定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应考虑在分居期间发生该类债务的特殊性,通过扩张解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的夫妻共同生活和共同利益与侵权行为的基础性活动相联系,将其作为债务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判断标准;从实现法的平等价值理性出发,违法所得之债应排除在认定为共同债务的范围内;保障被侵权人与非侵权方配偶的权益得以平衡。

    夫妻一方侵权共同债务共同利益

    论网络背景下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孙泽宇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这个网络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隐私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同时由于网络信息愈发公开透明,就不可避免地使得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加强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不仅仅是公民期望其权利得到法律保护的需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民法为基础,以隐私权为落脚点,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进行研究剖析,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使得更多的法律工作者有所启发,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隐私权保护相关立法以及对有关条款的灵活运用。

    网络背景隐私权民法保护

    民法视角下婚姻法的演变与法律适应性研究

    杨善飞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民法视角探讨婚姻法的演变与法律适应性,从婚姻法的基本理论与法律原则、婚姻法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与变革、婚姻法演变的影响因素、婚姻法的法律适应性等方面展开论述。研究发现,婚姻法在不同历史阶段经历了从家族观念到个人意志的转变,受到社会制度变迁、文化观念变革和法治进程推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婚姻法的适应性体现在其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性别平等的保护程度上。未来研究可以从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以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婚姻法的改革与完善提供更为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婚姻法民法视角演变法律适应性

    清代辽宁海洋史研究回顾

    王雁张儒婷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辽宁海洋史的研究在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和文化史等传统领域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一些新兴领域稍显不足。清代辽宁海洋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开拓研究视角,探索研究方法,加强重点专题研究。

    清代辽宁海洋史回顾

    国内近二十年古籍数字化研究的文献分析

    马小方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近二十年国内古籍数字化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就发文量、研究现状、研究主题和热点、研究不足和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国内古籍数字化研究的整体现状。

    国内古籍数字化

    近30年来国内学界关于盛京围场研究现状综述

    崔心宇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盛京围场是清代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围场之一。有关于盛京围场发展趋势问题的研究是清代东北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家们对此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旨在展示盛京围场的历史发展与变迁。

    东北地区盛京围场东北史围场建置

    中华传统孝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

    郎艳茹陈建成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孝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它源远流长,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之中。中华传统孝道的弘扬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很多是因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漠视以及对传统孝道的忽视。我们提倡孝道,有利于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和谐社会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着重分析中华传统孝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

    中华传统孝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

    王现忠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认识到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成为乡村文化保护的重要场所,可以为乡村文化研究和创新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可以成为乡村文化传承和推广的重要阵地。同时,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服务模式单一、缺乏合作与联动、服务人才队伍薄弱、服务实践缺乏评估与反馈等问题,提出了拓展图书馆乡村文化资源的利用与推广,加强图书馆与乡村文化机构的合作与互动,强化图书馆相关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推动图书馆乡村文化服务的评估与评价等实现路径,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地方高校图书馆乡村文化振兴路径

    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升路径探析

    赵美玲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仍是重中之重。笔者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成效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南疆民族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

    乡村振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路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