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科学学报
植物科学学报

李绍华

双月刊

2095-0837

editor@wbgcas.cn

027-87510755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磨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市74006信箱)

植物科学学报/Journal Plant Scl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武汉植物学研究》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级),1983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由植物学家黄宏文研究员担任;编委会由国内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专家、学者共47人(其中5位院士)组成。本刊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主要报道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创新性、有重要意义的原始研究论文和最新研究成果,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等。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技术与方法、综合评述、研究简报、学术讨论、重要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 《武汉植物学研究》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物学文摘》(B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ST)、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中国林业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20余种数据库或检索期刊收录。现已与美、英、日、瑞士等国家的十多个单位建立了期刊交换关系。本刊曾四次荣获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并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 《武汉植物学研究》为双月刊,大16开本,全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470X,国内统一刊号:CN 42-1149 / Q。国外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发行代号:BM872;国内邮发代号:38-103,定价15.00元,全年90.00元。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武昌磨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内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10755 E-mail:editor@rose.whiob.ac.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一植物群落中基于光学显微镜荧光和亮场成像的花粉形态鉴定:以一个横断山脉高山草甸为例

    宗嘉欣苏枫程凯丽杨春锋...
    415-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粉形态具有物种特异性,是花粉识别的关键属性.花粉的精确识别可为植物分类、物种演化、花粉传递网络等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本研究采集了滇西北香格里拉区域高山草甸群落36科92属135个植物物种的花粉,归纳总结了花粉的提取、测量和特征描述方法.首次利用光学显微镜荧光和亮场成像描述花粉的形态特征,并绘制了完备的花粉图像库.本研究使用多重因子分析对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贡献值排序,建立了定距式花粉检索表.本文为区域群落传粉生态学等研究中基础花粉库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花粉鉴定花粉形态特征花粉图像花粉检索表

    中国金腰属一新记录种——宽卵叶金腰

    向妮艳陈喜棠杨天戈刘锡红...
    423-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在中国吉林省延边市发现的虎耳草科金腰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宽卵叶金腰(Chrysosplenium fallax Koldaeva).该物种是2021年发表的新物种,原产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本次在中国为首次发现.本文结合野外考察和标本研究,对该物种形态学进行了描述,对种子微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测量;利用45个金腰属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认了宽卵叶金腰在属内的系统位置.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馆(HSN).

    宽卵叶金腰金腰属新记录系统发育中国

    中国披碱草属一新记录种——定结披碱草

    姜利琼普布顿珠尼玛顿珠王毅...
    43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了采自西藏定结县的披碱草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即定结披碱草(Elymus duthiei(Melderis)G.Singh).该新记录种形态上与假花鳞草(E.anthosachnoides(Keng)Á.Löve ex B.R.Lu)和光穗披碱草(E.glaberrimus(Keng&S.L.Chen)S.L.Chen)相似,但与前者的差异在于秆的高度和直径、节的数目、叶片宽度、小穗大小及被毛类型,与后者的区别在于分布、秆高度、小穗被毛程度和芒的长度不同.本文提供了定结披碱草的生境照、精细解剖照、描述和分布.

    披碱草属形态学小麦族中国

    中国腹枝衣属地衣的3个新记录种

    许元科赵昌高吴耀成陈丽花...
    437-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枝衣属(Herpothallon)分布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生于潮湿、避光处.通过野外调查、采集,综合运用形态、解剖和化学等方法对该属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发现中国新记录种3个,分别为灰色腹枝衣(H.cinereum G.Thor)、日本腹枝衣(H.japonicum(Zahlbr.)G.Thor)和昆士兰腹枝衣(H.queenslan-dicum(Elix)Elix).描述了它们的分类学特征,提供了外部形态图,并编制了中国腹枝衣属地衣的分种检索表.

    斑衣菌科地衣型真菌多样性

    濒危植物手参生存群落主要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及其种间联结

    程永生王甜语奚为民闫明...
    44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分布于山西省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舜王坪的濒危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所处群落进行实地调查,探讨其生存群落的生态位特征、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1)手参生存群落植物共有48种,隶属于22科、42属,群落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高.手参种群聚集分布于小生境中,数量稀少,对生境要求较高,属于特定区域分布种;(2)手参的生态位最宽,与其他物种的重叠程度较高,物种之间竞争激烈且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3)在手参的生存群落中,各物种的种间联结关系不显著,趋向于相互独立;且手参与主要草本植物物种间尚未形成稳定的种间关系,所在群落处于演替阶段的中前期,稳定性较弱,容易受到破坏而发生退化.

    濒危植物手参生态位种间联结群落稳定性

    闽江福州段湿地草本植物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对水盐梯度的响应

    王秋雪彭书婷甘婉怡彭正东...
    454-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片和细根是植物获取资源最重要的器官,探究叶片、细根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有利于揭示植物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环境变化适应的生态策略.本文以湿地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闽江流域福州段4个典型湿地为研究区域,设置了3条垂直于河道的调查样带,108个样方,选取7个叶功能性状以及5个细根功能性状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湿地草本植物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对水盐梯度的响应.结果显示:(1)叶形指数和根组织密度变异系数最大;(2)叶厚、叶干物质含量、根体积、比根长随着水盐条件的增加而增加,比叶面积和根组织密度则随着水盐条件的增加而减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为关键;(3)比叶面积与叶面积、叶厚等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组织密度和叶干物质含量均与比根长、比根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4)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功能性状在不同的水盐梯度下,一部分成对性状会呈现协同一致的趋势.研究结果说明,湿地草本植物对于水盐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够通过叶、细根功能性状的相互调节而实现,具有较强的性状可塑性.

    湿地植物叶片细根功能性状水盐梯度

    樟树TIFY转录因子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张月婷刘新亮戴小英郑永杰...
    466-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TIFY转录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有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了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基因组中的21个CcTIFYs基因,并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了其表达特性.结果显示,21个成员分属于TIFY、JAZ、PPD与 ZML等4个亚家族,且JAZ亚家族又进一步形成了6个进化分枝.染色体定位与共线性分析显示,CcTIFYs不均匀地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存在14对CcTIFY共线性基因对.种间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樟树TIFY家族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 Torr.&Gray.)TIFY家族亲缘关系更近.此外,表达分析表明14个成员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CcJAZ11、CcTIFY1与CcJAZ4/5等分别在花、根与籽中优势表达;在不同化学型的叶组织中,5个成员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CcJAZ10与CcPPD1在柠檬醛型中优势表达,CcJAZ9在甲基丁香酚型中优势表达.研究结果为分析樟树组织发育和次生代谢调控机理提供了参考.

    樟树TIFY转录因子家族系统发育共线性表达分析

    毛茛中与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1R-MYB类转录因子的鉴定与分析

    樊金世博钟欣欣单婷玉张京晶...
    47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1R-MYB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抗胁迫、次生代谢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的全长转录组测序数据库,分析了其1R-MYB家族成员的基序、系统进化关系、表达特性、空间结构及功能.结果共鉴定出221个1R-MYB基因,其中18个通过KEGG富集到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可能调控此途径中的过氧化物酶.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毛茛1R-MYB转录因子调控苯丙烷的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毛茛转录因子全长转录组1R-MYB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

    楤木属FAD2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燕敬利王孟豪刘艳艳杨莹...
    488-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炔类化合物(PAs)是一类主要由桔梗类植物产生、具生物活性的植物特异性防御物质.其上游合成步骤由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2)催化.本文以PA的主要来源植物之一,桔梗类的五加科楤木属(Aralia)为研究对象,对楤木(A.elata(Miq.)Seem.)和龙眼独活(A.fargesii Franch.)的FAD2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保守基序、结构域、染色体分布、基因共线性、进化关系、分子演化速率以及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楤木属的FAD2基因家族经历了广泛扩张,这可能是通过全基因组加倍/片段重复实现的;不同功能的FAD2保守基序完全一致,但楤木属不同生活型(草本vs.木本)代表物种FAD2的保守基序却产生了分化;楤木中可能有4个不同功能的FAD2基因,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不同.本研究可为后续楤木属的物种鉴定、聚炔类物质合成新基因的挖掘以及桔梗类植物具高度多样化PAs分子机制的揭示提供参考.

    聚炔类化合物脂肪酸去饱和酶2楤木属分子演化速率功能基因

    HPLC-MS/MS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文王一支笔特征标志物的差异分析

    殷莉张彦波郑金红程刚...
    499-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王一支笔为蛇菰科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e Hook.f.)的干燥全草,是鄂西地区特色民族珍稀药材.本研究首先利用HPLC-MS/MS技术建立了鄂西十堰地区5个产地10个批次文王一支笔的根茎、花茎和花序 3个部位的化学指纹图谱,标定了其中 29个共有峰,并推断了 27个色谱峰的化学结构,包括 13个酚酸类和8个黄酮类成分.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文王一支笔地下(根茎)与地上(花茎、花序)部位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花茎与花序间化学成分差异较小.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中VIP值分析结果表明,峰 12、8、2、3、17、21、9和 22是引起文王一支笔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差异的潜在标志性成分(Q-marker),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依据.

    文王一支笔HPLC-MS/MS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特征标志物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