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陕西省计算机学会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陕西省计算机学会

王守智

月刊

1673-629X

ctad@vip.163.com

029-85522163

710054

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ournal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CSTPCD
查看更多>>《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原名《微机发展》,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计算机学会和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共同主办。刊名为著名科学家胡启恒院士亲笔所提,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张效祥院士写了创刊词。1991年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1-1450/TP,国际刊号:ISSN 1673-629X。该刊为综合性学术技术刊物、月刊。该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国内读者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国际读者分布在北美、西欧、韩国、日本以及我国港、澳、台等38个国家和地区。几年来高水平的论文刊登数量明显增加,各类自然科学基金论文刊登数量已超过80%,各项指标在我国自然科学自动化、计算机类(TP)多种期刊中排名前列,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自然科学杂志之一。 该刊在我国计算机界有广泛的作者群体,主要稿件来源单位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大学等全国数百所重点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航空、航天、电子、中国水电、中国建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重点研究院所等。 刊载内容涉及国内外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方向、技术和创新的最新成就、软件工程的最新成果、应用开发的成功经验等,在学术界有较好的影响。为我国计算机的创新、设计、开发、应用创造了一个宽舒和谐的学术交流的氛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技术展示的平台,成为我国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性的刊物之一。该刊的编委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九所知名大学和七所重要研究所,以及美国、加拿大的外籍专家共22位著名教授或研究员组成。以沈绪榜院士为首的编委会顾问组把握着期刊的大方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动态因子图更新率的SCMA检测算法

    贾志豪孙君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疏码分多址系统(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一种码域的非正交多址技术,在相同时频资源条件下承载更多用户,能够满足5G通信的海量连接需求,但是接收端采用的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存在复杂度较高等问题.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因子图更新率的消息传递算法(DFT-MPA),利用更新率衡量迭代前后因子图分支上信息的变化程度,选择收敛程度较高的分支加入收敛集合,通过减少迭代过程中更新分支的数目,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当所有分支加入收敛集合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完成迭代输出译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平衡系统复杂度与误码率性能,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

    稀疏码分多址消息传递算法动态因子图更新率计算复杂度

    基于伪随机数发生器的双向认证协议

    谢海宝吕磊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频识别系统中电子标签与读写器间基于无线链路交互数据信息,因无线链路自身具有的开放性,使得两者间交互的数据信息易被第三方人员获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该安全问题,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伪随机数发生器的认证协议.协议摒弃经典加密算法对信息加密,而是采用伪随机数发生器实现对信息的加密,伪随机数发生器的实现具备时钟周期数少、门电路总数少等优势,能够降低射频识别系统的整体成本;协议为能够有效保持交互数据信息的新鲜性,在数据加密过程中均混入随机数,随机数由随机数产生器产生,具有互异性、不可预测性等优势,在保持信息新鲜性的同时,亦可抵抗第三方人员发起的诸如定位攻击、重放攻击等攻击.将该协议与其他经典协议进行安全及性能对比,表明该协议在可抵抗假冒攻击、异步攻击等常见类型攻击时,还具备较低的成本开销.

    物联网射频识别系统双向认证伪随机数发生器时钟周期数

    基于Yolo和GOTURN的景区游客翻越行为识别

    周巧瑜曹扬詹瑾瑜江维...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旅游景区出现的一些违规行为,不仅危害了人身安全,而且也给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由于出现该类行为的频率不高,通过人工观察耗费大量人力资源且效率不高,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具体行为进行识别,帮助景区监管人员快速预警违规行为,已成为必然趋势.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目标检测与目标跟踪任务,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和GOTURN的景区游客翻越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将视频转为视频帧,再经过Yolo目标检测和GOTURN目标跟踪得到人员边界框坐标和视频帧轨迹点集合,再进入轨迹分析得出最终结果标签(是否为翻越行为),形成一个完整的翻越行为识别方法.实验数据表明,基于Yolo和GOTURN的景区游客翻越行为识别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应用在实际的景区游客翻越行为识别系统中得到了93.7%的准确率.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翻越行为识别YoloGOTURN

    基于视频弹幕的特征发现及情感分析研究

    王力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弹幕在电子产品评测视频中的使用频率逐年增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产品的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该类弹幕评论除了具有短小、实时性强等特点外,还包含着大量弹幕用户的情感倾向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网站和商家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个问题,对爬取的华为P30手机评测视频共9万2千余条视频弹幕,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该类弹幕评论特点;接着结合词向量技术(Word2Vec)、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的优势,在BILSTM-CNN对时序数据进行编码后,引入ATTENTION机制,构建BILSTM-CNN-ATT组合模型,并通过多组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弹幕长度和弹幕数量呈负相关关系.在九种模型中,BILSTM-CNN-ATT组合模型在电子产品评测视频的弹幕评论中具有良好的情感分析效果.

    情感分析深度学习弹幕注意力机制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农产品溯源系统优化

    邹春杰赵学健朱涛刘红帅...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溯源系统用户量急速增加,对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并发性、扩展性、隔离性、高可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溯源系统原有的单一架构已经很难适应农产品的业务规模,为了缓解用户量激增带来的高并发,必须提升农产品溯源系统的性能,实现服务组件化,提高系统的扩容能力,保证高可用.该文对基于SSM框架的农产品溯源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在农产品溯源系统中引入微服务架构,将农产品溯源系统按照不同的功能划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微服务功能模块,使用spring boot框架单独开发每一个微服务实例功能模块,并通过spring cloud框架将由spring boot框架开发完成的若干个微服务实例功能模块进行链接.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性能,该文通过Redis对农产品溯源系统的缓存进行处理.实验证明,通过微服务模块的引入及对缓存空间的处理,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响应时间得到了明显降低.

    溯源微服务系统优化响应时间农产品

    基于STM32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采集系统

    席雷鹏姚凯学何勇杨黎娜...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共享汽车以及车险缴纳基本上都以时间为计量单位,而忽视了车辆的使用情况.同时,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采用图像处理的方式受到了环境、耗电量、处理能力和驾驶员隐私泄露风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监督车辆的使用情况,实现对车辆的有效管理,设计了一款车辆行驶状态信息采集系统.系统以STM32F103ZET6为核心处理器,通过ⅡC通信实现三轴加速度、三轴角速度信息的采集;通过串口通信和DMA(direct memory access)结合的方式实现经纬度、海拔高度等定位信息的采集;设计了通信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使用4G通信方式进行下位机和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设计了SDIO通信的方式完成4G通信信号弱时数据在SD卡中的暂时存储;设计的电源模块为系统的各个部分分别提供12 V、5 V和3.3 V的稳定电压.经过测试,该系统能够稳定地实现车辆行驶中的加速度、角速度和定位数据的采集,为车辆的使用情况和驾驶行为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驾驶行为STM32F103ZET6物联网技术传感器信息采集

    基于边缘检测法的风自记纸图像数字化

    李亚丽黄少平鞠晓慧
    160-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自记纸是客观记录风向风速的珍贵观测资料.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风自记纸迹线数据的提取和图像的数字化,是对气象历史档案的有效拯救,也是获取长序列历史分钟、小时等高分辨率风数据的有效途径,这些数据必将为极端天气事件成因和气候长期变化趋势原因分析提供有利条件.应用基于Otsu算法改进的Canny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设计开发了EL型电接风自记纸迹线数据提取软件系统,将读取的彩色风自记纸图像进行灰度处理,采用Canny算法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通过Radon变换求解图像的旋转角度对图像进行倾斜校正,采用Otsu算法对灰度图进行二值化,然后根据风自记纸的特征,从二值图中提取风速风向迹线,并经过去除噪音、细化、去毛刺等一系列处理获取风向风速网格和迹线坐标,根据风速风向计算方法将迹线数据转换生成分钟、小时和日最大风向风速.应用效果表明:系统对标准的EL型电接风自记纸图像识别率可达到100%,经与A文件中人工整理的风向风速记录对比,能够满足风自记纸图像数字化的数据质量和精度需求.

    风自记纸图像Canny图像边缘检测最大类间方差法迹线坐标数据提取图像数字化

    核零空间方法在乳腺癌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韩笑毕波唐锦萍曹莉...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时代,乳腺癌越来越成为了女性的高发病,因此尽早地排除异常因素,进行对症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疾病风险.考虑到乳腺癌数据特征比较多,并且往往不仅存在线性特征还隐含着很多非线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核零空间算法来进行乳腺癌的异常检测.首先利用核函数将所有的正常样本进行非线性映射变换到高维空间,再通过零空间变换将类内散度转换为0,并且将零空间中整个类的数据用该类的平均值代替,最后通过计算测试样本到该值的距离判断测试样本的异常性.该算法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也提高了乳腺癌检测的速度.通过在UCI乳腺癌数据库上的仿真实验,并对不同核函数以及设定的不同异常阈值下得到的F1-score进行对比,发现在不同核函数以及不同异常阈值下的结果是不同的,且在选取高斯核作为核函数时,可使得F1-score结果达到0.9627.充分证明了将核零空间算法用于乳腺癌异常检测是有效的.

    乳腺癌异常检测核零空间算法核函数异常阈值

    多通道振动传感器高精度同步采集方法

    刘鹏王茜王西泉李鹏勃...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杂结构体在高速运动时受力复杂,分结构之间的受力互为耦合,结构体多点位振动数据的高精度同步采集对结构体力学仿真和仿实一致性分析至关重要.为满足结构体高速运动时振动数据的高精度同步采集,基于AD7656+FPGA的设计思路,该文使用主控芯片FPGA产生一组采集控制信号,同时对8片AD7656进行控制,确保各片AD7656间的同步精度,同时为提高回读速度,采用三DOUT输出模式,大大降低FPFA的资源要求和布线难度,对同一时刻采集的48路振动传感器数据,按照遥测帧格式,编成一个数据帧,形成PCM码流,通过遥测发射机实时发送至遥测地面站,通过遥测地面站对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和存储;设计了同步采集精度实验室验证方法,使用一台高采样率的数据采集设备同时对采集触发信号、片选信号、8个AD时钟信号进行采集,通过对比片选信号后的第一个时钟信号的相位差,就可以测量出8片AD7656之间的同步采集时间精度.最终验证的多路同步采集时间精度小于1μs,可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该方法已实际应用于相关试验测试.

    AD7656多路同步采集振动传感器遥测FPGA

    支持力反馈的肝脏手术虚拟仿真及研究

    范林龙周新华李毅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力反馈的肝脏虚拟手术仿真系统,支持力反馈的肝脏虚拟手术仿真实现流程主要包括CT影像的肝脏三维重建、空间场景构建、实时动态交互设计、反馈力的手术操作仿真.虚拟仿真环境搭建完成后,用户能够通过头盔式显示设备HTC Vive Pro及其所配备力反馈手柄在虚拟手术场景中进行肝脏手术切割的沉浸式知识学习及实际操作训练.针对临床病例的病灶特征,通过肝脏医学CT断层扫描影像的获取及处理,获得基于VR虚拟现实漫游系统所需三维重建人体肝脏模型;通过真实手术场景的设计与手术操作的模拟仿真,设计了一套包括肝脏病理知识学习与实际手术切割缝合的仿真系统,并引入头盔式虚拟漫游设备及力反馈的震动手柄,进行了人体肝脏手术的虚拟仿真应用系统实现,为医学手术培训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基于CT影像三维重建的虚拟漫游场景呈现,尤其是在医学手术培训仿真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创新价值.

    头盔式VR医学仿真肝脏手术支持力反馈虚拟现实触觉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