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化学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游效曾

月刊

1001-4861

wjhx@nju.edu.cn

025-83592307

210093

南京市南京大学化学楼

无机化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报道我国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无机化学学科。它涉及的内容有固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催化等,着重研究新的和已知化合物的合成、热力学、动力学性质、谱学、结构和成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个多酸基镧系(Eu、Tb)双膦酸酯配合物的合成、物化性质和太赫兹时域光谱

    侯川兵李樱雨迟婧怡丁延...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乙腈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2个新的多酸基镧系双膦酸酯配合物[Eu(L)4]PW12O40·2CH3CN(1)和[Tb(L)3(H2O)]PW12O40(2)(L=亚乙基二膦酸四乙酯),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太赫兹时域光谱对2个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分子间弱作用力,研究了配合物的发光等性能。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是以Eu(Ⅲ)为中心、L为配体螯合形成的扭曲四方反棱柱结构。配合物2是以Tb(Ⅲ)为中心、L和H2O为配体形成的扭曲单帽八面体结构。发光光谱表明配合物1和2所有的发射峰来源于金属内部的电荷迁移。此外,太赫兹时域光谱对配合物1和2的结构和发光的分析提供了帮助。

    镧系配合物荧光光谱多金属氧酸盐太赫兹技术

    室温固相反应助力制备氮硫共掺杂碳限域的FeCoS2复合物用于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

    马文龙刘桑鑫周钺吴平...
    14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室温固相自组装反应制备Co(Ⅱ)和Fe(Ⅱ)双席夫碱配合物,随后在硫粉存在下中温热处理,使该配合物同时发生热解碳化和固相硫化反应,从而获得N、S共掺杂碳限域的FeCoS2纳米复合物(记为FeCoS2⊂NSC)。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技术分别对纳米复合物的物相、形貌结构、组分和含量等进行物理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技术测试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物(FeCoS2⊂NSC-7001)中FeCoS2粒子的平均尺寸约为3。4 nm,且被均匀限域在N、S共掺杂的碳基体中;该复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时,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300次充放电循环,其可逆充电比容量仍高达310。4 mAh·g-1;即使在5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其充电比容量也高达146。0 mAh· g-1,呈现优异的电化学储钠性能。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CoS2纳米晶N、S共掺杂碳材料纳米复合物室温固相反应

    三维多孔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应用于高性能对称超级电容器

    杨小龙王晨淏卢振杰潘书刚...
    15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羟基化的碳纳米管(CNT-OH)和自制的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氧化还原自组装的水热合成策略制备了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CNTs-rGO)三维气凝胶,并探究了水热温度对三维气凝胶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其中,在140℃下合成的气凝胶CNTs-rGO展示了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1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高达294。65 F·g-1,循环伏安曲线在50 mV·s-1扫速下的形状仍然近似于矩形,展示了良好的可逆性。将其作为正极和负极材料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249。8 W·kg-1时的最大能量密度为3。744 Wh·kg-1,在1 A·g-1下循环10000次后,其电容保持率和库仑效率均约为100%。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CNTs-rGO复合材料疏松多孔的三维立体结构,这保证了离子的快速运输,同时CNTs和rGO的交联结构提高了电导率,充分发挥了CNTs和rGO的化学和电学性能。

    羟基化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水热合成三维气凝胶超级电容器

    基于半夹心Cp*Rh单元的超分子桥环和螺环化合物的构筑策略

    高翔牟秋水林悦健金国新...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环和螺环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概念而在其他领域鲜有提及。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桥环和螺环的概念拓展至超分子化学领域中并提出了相应的构筑策略。在刚性直线型配体中引入额外的螯合位点,通过配位驱动、分步组装的方法合成了复杂的3个有机金属超分子桥环化合物[(Cp*Rh)6(μ-η2-η2-C2O4)2(μ-C2O4)(LA)2](OTf)6(1)、[(Cp*Rh)6(dhbq)2(pyrazine)(LA)2](OTf)8(2)和[(Cp*Rh)6(tpphz)2(bpea)(LA)2](OTf)12(3),以及一个超分子螺环化合物(Cp*Rh)12(bibzim)3Ru(LA)3(LB)3](OTf)10(PF6)4(4),其中 LA=3,3'-di(pyridin-4-yl)-2,2'-bipyridine,OTf-=CF3SO3-,dhbq=2,5-dihydroxy-1,4-benzoquinone,tpphz=tetrapyrido[3,2-a:2',3'-c:3",2"-h:2'",3'"-j]phenazine,bpea=1,2-di(pyridin-4-yl)ethane,bibzim=2,2'-bisbenzimidazole,LB=4,4'-di(pyridin-4-yl)-1,1'-biphenyl。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的方法一一表征了它们的单晶结构。

    自组装大环配位驱动桥环化合物螺环化合物

    具有红色荧光性质的掺硒碳点在生物传感和抗菌中的多功能应用

    厉圆圆卢修联刘欣雨张磊...
    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易得的苯亚硒酸(BA)和邻苯二胺(o-PDA)作为前体,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设计并合成了掺杂硒的碳点(Se-CDs)。制备的Se-CDs发出红色波段的荧光,并被用于开发一种检测microRNA-21(miR-21)的灵敏荧光传感器。通过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 Ⅰ)介导的信号放大方法,将miR-21的检测限从78 nmol·L-1改进到了6。8 nmol·L-1。此外,Se-CDs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具有理想的抑制活性。

    掺硒碳点红色荧光生物传感microRNA-21抗菌

    使固态化学反应100%完成的方法

    雷立旭
    18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溶液形成的固态化学反应具有"一旦发生,就必完全"的特质,但因为固体的非流动性,它常常会因严重的传质困难而有始无终。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作者提出了少溶剂固态化学反应(LSR)的概念,即通过使用少量的溶剂赋予固体流动性,使反应物固体部分溶解,再使用搅拌反应器解决其"三传"问题,使之完全反应,从而达到使一些化学工业过程绿色化的目的。本文用平衡热力学数值计算的方法图解了几种代表性LSR的Gibbs自由能随反应进度的关系,进而指出:(ⅰ)LSR的中间阶段如同没有溶液形成的固态化学反应,两端像溶液化学反应,因此,LSR虽继承了混合自由能导致的化学平衡,但其平衡点比溶液化学反应更接近100%完全。特别地,在LSR即将结束时,通过逐步移除溶剂以使反应物和产物固体持续存在而延长中段,能推动反应达到100%完全;(ⅱ)对于连串反应,LSR仍有可能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来获得中间产物;(ⅲ)对于△rGmϴ略小于零的反应,可以通过使用较多的溶剂跨越可能的早期平衡态,或者使用大量的产物固体"种子"使所有的产物一直与其饱和溶液平衡,最终通过逐渐蒸发溶剂推动反应进行到底;(ⅳ)LSR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或产物的溶解度关系不大,但与反应物的溶解速度、化学反应速度和产物的结晶速度紧密相关。本文还讨论了使一些竞争反应、非自发反应进行到底的方法,获得高度的反应控制能力。

    少溶剂固态化学反应固态化学反应溶液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绿色化学100%转化率

    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ZnFe2O4/WO3的构筑及光催化还原CO2性能

    刘平朱成才李艳阳要红昌...
    19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WO3纳米片表面负载ZnFe2O4纳米颗粒,构建了一系列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ZnFe2O4/WO3,并研究了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在没有助催化剂和牺牲剂的条件下,所制备的ZnFe2O4/WO3复合材料可对CO2与水蒸汽进行光催化反应。优化后的材料光照5h后CO2还原产物CO和CH4的产量分别为7。87和4。88μmol·g-1。相对于单相组分,CO和CH4的产量明显提高。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ZnFe2O4和WO3异质结的形成以及光生载流子的S型电荷传输模式。

    CO2还原光催化活性ZnFe2O4/WO3异质结S型电荷传输模式

    通过金属离子刺激调节金属有机骨架结构用于光催化CO2还原

    路新钱建磊葛发源李浩天...
    20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自组装得到一种具有适中配位键强度和适度骨架柔性的二维Cd基金属有机骨架(MOF){[Cd(HL)(BPY)0。5(H2O)]· 2H2O}n(1),其中H3L=4,4',4"-(亚硝基三(亚甲基))三苯甲酸,BPY=4,4'-联吡啶)。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在金属离子(Zn2+/Ni2+/Co2+)刺激下,1逐渐转变成相应金属离子主导的MOF结构2、3和4。在此过程中,随着金属离子Cd2+→Zn2+、Cd2+→Ni2+和Cd2+→Co2+的交换,1通道中自由的Cd2+和L3-与MOF的骨架进行融合,导致通道空间的扩大,发生次级构筑单元(SBU)的转变,进而形成可调节的骨架。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结果表明,由离子交换所得到的新结构在催化效率上并没有很大改观,但在产物选择性上却有极大地提升(其中配合物3展示出100%的CO选择性)。

    金属有机骨架离子刺激结构转换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金属卡宾模板导向的多咪唑鎓盐大环合成

    王以寿白莎王尧宇韩英锋...
    22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了一种共价有机大环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利用双咪唑鎓盐H2-L1(BF4)2(L1=A1,B1)和氧化银反应,生成双核银卡宾大环化合物[Ag2(L1)2](BF4)2(L1=A1,B1),其中连接在2个卡宾配体上的端烯取代基分别排列在环的两侧。随后,通过金属卡宾模板导向的烯烃复分解反应进行关环,制备得到闭环的双核银卡宾大环化合物[Ag2(L2)](BF4)2(L2=A2,B2)。最后,移除模板银离子即可得到拥有空腔结构的共价有机大环化合物H4-L2(BF4)4(L2=A2,B2)。此类多咪唑鎓盐大环的尺寸和形状可以通过改变氮杂环卡宾前驱体连接单元的长度或者宽度进行精细调节。初步研究表明,该大环受体在碘离子的传感、检测和识别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模版导向合成大环化合物氮杂环卡宾烯烃复分解反应

    基于D-(-)-/L-(+)-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两对手性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识别

    曹梦茹姜国远李宏利李思浓...
    23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Cl2·6H2O反应合成了2对手性配合物{[Co(D-hpg)(4,4'-bipy)(H2O)]Cl·H2O}n(1-D)、{[Co(L-hpg)(4,4'-bipy)(H2O)]Cl·H2O}n(1-L)、[Co(D-hpg)2(5,5'-BM-2,2'-bipy)]Cl·5。5H2O(2-D)、[Co(L-hpg)2(5,5'-BM-2,2'-bipy)]Cl·5。5H2O(2-L)。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配合物1-D和1-L属于单斜晶系,P21手性空间群,分别呈现1D左手螺旋链和右手螺旋链,通过4,4'-bipy分子扩展为2D网状矩形格子结构。配合物2-D属于单斜晶系,P21手性空间群,为0D小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1D超分子双链,并以ABAB形式在a轴方向堆积排布。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差异归因于辅助配体和Hhpg配位模式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配合物1-D表现出电化学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并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有效地检测组氨酸对映体和定量测定组氨酸混合物中的对映体过量。

    D-(-)-/L-(+)-对羟基苯甘氨酸手性配合物晶体结构电化学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