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化学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游效曾

月刊

1001-4861

wjhx@nju.edu.cn

025-83592307

210093

南京市南京大学化学楼

无机化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报道我国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无机化学学科。它涉及的内容有固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催化等,着重研究新的和已知化合物的合成、热力学、动力学性质、谱学、结构和成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一维铜基配位聚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姜清艳沙彦勇陈晨陈晓娟...
    657-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一维(1D)羰基配位聚合物[Cu(BGPD)(DMA)(H2O)]·DMA(记为Cu-BD,H2BGPD=N,N'-双(甘氨酰)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DMA=二甲基乙酰胺),并考察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u-BD正极在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仍然保留50 mAh·g-1的比容量,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Cu-BD电极反应机理研究表明,BGPD2-配体和Cu(Ⅱ)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都可能参与了电子转移过程。

    Cu(Ⅱ)配位聚合物羰基化合物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用于正电子断层扫描成像的68Ga标记PM2.5模拟粒子的制备及其活体示踪

    潘栋辉徐宇平王辛宇王立振...
    669-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黑色素纳米颗粒(melanin nanoparticle,MNP)经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饰制备得到PEG-MNP,随后通过与放射性的68Ga3*离子螯合,高标记产率地制备得到68Ga-PEG-MNP,标记产物稳定性良好。进一步将68Ga-PEG-MNP通过雾化方式制备得到68Ga-PEG-MNP PM2。5(particulate matter 2。5,size<2。5 μm)模拟颗粒,其经雾化小鼠吸入体内后,通过正电子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成像对小鼠进行全身显影,结果可见雾化的68Ga-PEG-MNP PM2。5模拟颗粒可由气管向肺部双叶区域扩散,并滞留于肺。体内的PET成像结果与离体放射自显影结果高度一致。

    正电子断层扫描成像68Ga黑色素纳米颗粒细颗粒物

    超高比表面积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刘召妹钟雯诗李嘉欣胡庚申...
    677-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蔗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草酸钾为活化剂,通过简单的研磨和高温碳化制备了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大于3 000m2·g-1)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采用多种手段对多孔碳材料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结构和表面氮物种进行了表征,探究了不同温度下草酸钾和尿素对碳材料的比表面积、氮含量和超级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仅使用草酸钾作为活化剂制备的碳材料KC-800的比表面积为1 114m2·g-1,而同时使用草酸钾和尿素制备的样品KNC-800的比表面积高达3 033 m2·g-1。在以6。0 mol·L-1 KOH为电解液的三电极体系中,当电流密度为0。5A·g-1时,KNC-800的比电容为405 F·g-1,而KC-800的比电容仅为248 F·g-1。这表明草酸钾和尿素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超级电容性能。电容贡献分析表明,KNC-800的双电层电容值和赝电容值均高于KC-800。KNC-800在电流密度为0。5 A·g-1时经过10 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98。3%的初始比电容,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

    超级电容器多孔碳超高比表面积氮掺杂

    Sm3+掺杂Ba0.85Ca0.15Ti0.90Zr0.10O3无铅多功能铁电陶瓷的储能和光致发光性能

    郑明张怡笑杨健关朋飞...
    686-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Ba0。85Ca0。15Ti0。90Zr0。10O3∶xSm3+(BCTZ∶xSm3+,x=0。0%、0。2%、0。4%、0。6%、0。8%、1。0%,物质的量分数)陶瓷,系统研究了其微观形貌、铁电性能、储能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表明,Sm3+掺入后,陶瓷平均晶粒大小明显下降,致密度显著提高。所有陶瓷均表现出典型的铁电性。BCTZ∶xSm3+陶瓷放电储能密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BCTZ∶1。0%Sm3+陶瓷放电储能密度较纯BCTZ陶瓷可提高约49。0%。此外,在408 nm光的激发下,BCTZ∶xSm3+陶瓷在596 nm左右表现出强烈的橙红色发光,且发光强度相对可调性可达449%。

    Ba0.85Ca0.15Ti0.90Zr0.10O3Sm3+铁电储能光致发光

    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Co3O4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贾海浪李红城吉鹏程滕洋...
    693-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碳纳米管(CNT)为原料,通过负载维生素B12,简单热解得到了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负载低含量Co3O4纳米颗粒的氧还原电催化剂(Co3O4@N/CNT)。得益于均匀分散的Co3O4纳米颗粒以及氮掺杂,Co3O4@N/CNT表现出了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其半波电位达到了0。844V(vs RHE),超越了商业Pt/C(0。820V(vs RHE))。与Pt/C相比,基于Co3O4@N/CNT组装的锌-空气电池表现出了更优的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氧还原反应碳纳米管氮掺杂Co3O4

    基于喹喔啉和吡啶并吡嗪及咔唑和二苯胺衍生物电子给体-受体结构荧光材料的合成和光电性能

    周永慧黄如军姚东超张艾巍...
    701-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α-二酮与邻苯二胺、吡啶二胺缩合反应,构建了喹喔啉和吡啶并吡嗪衍生物作为电子受体,分别以二苯胺、咔唑衍生物为电子给体,合成了4个具有电子给体-电子受体结构的氮杂环荧光材料F1~F4。通过低温荧光/磷光光谱、荧光寿命测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可知,F1~F4均为荧光小分子。室温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利用电子给体和受体的电子效应不同可以调控材料的发光颜色,其中三苯胺相对于苯基咔唑的供电子能力更强,表现为F1比F2、F3比F4红移现象更加明显;而吡啶并吡嗪具有多氮的缺电子结构,与喹喔啉相比共轭程度增加,导致F3比F1、F4比F2发生的斯托克斯位移数值增大。总之,F1~F4的甲苯溶液最大荧光光谱发射峰位于529、464、568和507 nm,荧光寿命分别为12。21、2。61、9。76和6。03 ns,荧光量子效率最高可达98。2%,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将F1~F4发光材料掺杂在主体材料中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DF1~DF4。所得器件DF1和DF3性能更好,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13。38和11。98 cd·A-1,且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4。8%和4。5%。

    荧光分子电子给体和受体喹喔啉吡啶并吡嗪有机发光二极管

    功能性三价铕离子的金属有机骨架选择性荧光识别芘

    赵沛然刘屿芊何成段春迎...
    713-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功设计并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功能性三维结构的镧系金属有机骨架Eu-4L,其配体为二苯胺四羧酸衍生物(H4L)。Eu-4L的骨架中含有3D空腔,且其比表面积较高。Eu-4L不仅热稳定性较高,且在pH为3~11的范围内稳定性良好。Eu-4L可以作为荧光探针选择性识别稠环芳烃芘,其检测限为5 μmol·L-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具备可循环重复利用的特性。Eu-4L荧光识别芘的作用机理为稳态荧光识别机理。此外,对Eu-4L的荧光识别选择性、竞争能力也进行了详细地讨论。

    金属有机骨架荧光识别稠环芳烃

    甲基功能化Cd基金属有机骨架高灵敏电化学传感多巴胺

    马甜甜李素梅张丞雨续璐...
    725-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并合成了 Cd基金属有机骨架(MOF)[Cd(BDC)(BPZ)(H2O)]n(1),其中BPZ=3,3',5,5'-四甲基-1H,1'H-4,4'-联吡唑,H2BDC=对苯二甲酸)。化合物1具有三维孔道,其孔壁内有多个—CH3基团和自由的羧基氧原子,甲基基团的存在显著提高了MOF的疏水性和稳定性。另外,甲基和未配位的羧基氧原子可通过氢键或范德瓦耳斯作用力增强与多巴胺(DA)分子作用。1对DA具有灵敏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制备的1/GCE电极的差分脉冲伏安(DPV)测试结果显示其检测DA的线性范围为0。4~764。7 μmol·L-1,检出限为56。8 nmol·L-1。在常见干扰物的存在下,电极的DPV响应电流无明显变化。电极用于实际样品检测时的回收率在95。23%~100。90%之间。

    金属有机骨架电化学传感多巴胺

    磷化镍修饰磷掺杂氧化镓可见光催化水分解产氢

    杨博吕功煊马建泰
    736-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Ga2O3半导体为前驱体,用浸渍加低温磷化法制备了P掺杂Ga2O3表面修饰Ni2P光催化剂(x-Ni2P/Ga2O3-Py,x代表Ni2+和Ga2O3的物质的量之比,y代表NaH2PO·H2O与Ga2O3的物质的量之比)。5%-Ni2P/Ga2O3-P6催化剂展现出在纯水中光催化析氢的高活性,在430 nm光照下的光量子效率为0。22%。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i2P修饰和P掺杂扩展了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同时提升了载流子分离迁移效率,其长周期光催化反应稳定性明显优于未磷化催化剂。

    氧化镓磷掺杂磷化镍光催化产氢

    异质双碳源对LiMn0.8Fe0.2PO4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李元超黄卫峰梁鹏超赵子芳...
    75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基流变相辅助的固相法,以异质碳蔗糖和石墨为碳源,合成了 LiMn0。8Fe0。2PO4/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加入方式对所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LiMn0。8Fe0。2P04/C复合材料进行了 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石墨包覆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前驱体煅烧后再加入石墨获得的样品纯度高,形貌呈均一的椭圆形,在0。1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49 mAh·g-1,达到其理论比容量的87%;在5C下最大的放电比容量为133 mAh·g-1;在2C倍率下经过300次循环后比容量维持在127mAh·g-1,衰减率仅为1。9%,表现出了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LiMn0.8Fe0.2PO4/C双碳源包覆水基流变相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