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与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与创新
科技与创新

曲菲菲

月刊

1008-0570

control-2@163.com

010-62132436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14号院鑫雅苑6号楼601室

科技与创新/Journal Control & Automation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杂志 简介 邮发代号:82-946 刊号:ISSN 1008-0570/CN14-1128/TP 旬刊 每月出版3本杂志 测控自动化(微计算机信息); 嵌入式与SOC(微计算机信息); 综合自动化(微计算机信息) 测控自动化(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 重点报道:测量(传感器与仪器仪表)、控制(PLC与先进控制)、驱动(变频器与软启动)、执行(电机、开关、阀门、泵、电液气动动执行机构)智能化及其系统。 主导栏目: ★控制系统:PLC应用,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人工智能控制,模式识别,嵌入式控制, 故障诊断,远程控制,遥感遥测遥控,RTU、SCADA、DCS、FCS、VXI控制,工业以太网控制,导航与制导控制,电子对抗控制,汽车电控,无模型控制,预估控制,混沌控制,混杂系统控制等;组态软件应用;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燃料电池控制;光电液气机联动控制;流程工业控制。 ★驱动与执行:变频器应用,软启动器应用,电力电子应用,步进电机应用,伺服电机应用,智能泵阀控制,智能液动系统,智能气动系统,低压电器系统,电液气动执行机构,各种电源。 ★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各种传感器应用,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应用,微机电(MEMS)系统,各种仪器仪表(手持仪器,网络仪表,虚拟仪器,无纸记录仪,示波器,逻辑分析仪,频率模态分析仪,仿真仪等)应用;计量仪器;检测仪表设计与应用。声发射;SAR;相控阵;核磁共振;汽车仪表等。 ★数采与监测:各种数据采集系统,NI技术应用,LabView应用,PXI,智能建筑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易燃易爆设施安防监测,生产安全监测(历史与实时数据库)与联锁,故障诊断,汽车安控监测。 嵌入式与SOC(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 重点报道(及栏目): ☆单片机应用☆嵌入式系统 ☆compact应用 ☆嵌入式计算机应用 ☆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 ☆嵌入式软件 ☆设计与应用。☆ARM应用。☆微机电(MEMS)系统☆嵌入式网络技术应用。☆嵌入式数据库应用。 ☆片上系统SOC。☆DSP应用。☆PLD/CPLD/FPGA应用。 ☆RFID射频识别。☆电子产品设计。 综合自动化(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 重点报道(及栏目): ☆管控一体化 ☆信息安全 ☆网络与接口 ☆数据库与应用 ☆3G与CDMA/GPRS ☆图象处理 ☆汽车电子 ☆智能建筑 ☆GIS/GPS ☆CAD/CAM ☆FMS/DNC/CNC ☆ERP/CRM ☆CIMS ☆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 ☆预估评测与决策 ☆物流电子 ☆金融电子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 ☆软件时空 ☆应用与实践 旬刊;每期刊登70篇技术实用文章/268页;年刊登2500篇文章供货商广告600个 大16开,出版发行36册/年。10元/册,360元/年。各地邮电局可订阅:82-946, 也可向本刊订阅。 收款单位与通信地址:100081北京海淀皂君庙14号 鑫雅苑6号楼601室 微计算机信息收 电话:010-62132436 (投稿) E-mail:editor@autocontrol.com.cn 或:自控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切削参数对316L不锈钢切削力的影响研究

    辛道银甘辉刘雨兰陈亮...
    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dvantEdge软件建立了316L不锈钢车削加工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切削参数对主切削力、进给力的影响规律,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切削力仿真值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切削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对主切削力和进给力的影响均高度显著,是主要影响因素;切削速度对主切削力和进给力影响均不显著,是次要影响因素;主切削力和进给力随切削深度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随进给量增加呈非线性增加;在试验范围内,切削力最小的最优试验方案为vc=230 m/min,f=0.1 mm/r,ap=0.5 mm,主切削力预测模型拟合度为97.5%,进给力预测模型拟合度为96.2%,切削力预测值与仿真值吻合较好.

    切削参数316L不锈钢切削力有限元分析

    宁波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典型路径与对策研究

    黄文军许雯陈鑫许嘉宁...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民营企业作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其中,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民营企业所具备的强劲技术创新动力是其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关键.首先分析了宁波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其次结合纺织服装、服饰业、制造业企业、综合企业和服务业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宁波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推动宁波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宁波市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基于MIDAS GTS NX对某滑坡体稳定性及处置措施的分析研究

    马顺芳
    11-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某滑坡的实际情况,分析滑坡的特征.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对滑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代表性断面分析结果显示,滑坡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保证稳定性前提下,考虑施工难易程度及经济性确定了滑坡处置措施.

    滑坡稳定性分析MIDASGTSNX强度折减法滑坡处置

    基于湿度影响的大气透过率对红外探测系统测距影响评估

    焦晓丽崔迪石晓宇胡忠明...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湿度条件对红外探测系统探测目标距离的影响,更精准地评估红外探测系统探测距离受大气要素的影响,针对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不同海拔以及不同气候类型3种情况,分析大气湿度变化对大气透过率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仿真分析其对红外探测系统探测距离产生的影响.采用MODTRAN软件进行仿真,基于美国标准大气模型(1976),计算不同季节、不同海拔、不同气候类型大气对0.94 μm、1.10 μm、1.38 μm、3.20 μm、9.40 μm、12.00 μm波长的大气透过率.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对于大气透过率,夏季低于冬季,低海拔高度低于高海拔高度,海洋地区低于沙漠地区.这些因素对红外探测系统探测能力的影响也有同样的规律.

    大气湿度红外辐射红外探测系统探测距离

    以波的对偶参量为视角看反射波的相位跃变现象——以光波和声波为例

    王勇幸张玉峰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位跃变是经典波常见的现象,反射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相位跃变现象又被称作半波损失.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相位跃变的物理机制不易阐明,对于机械波和光波在反射时出现相位跃变现象的条件缺乏统一描述.此外,经典波通常包含2个对偶的参量,仅研究其中一个参量不足以完整地描述波的传播行为.利用电磁理论和声学理论分别推导出光波的电、磁矢量反射系数的表达式以及声波(机械纵波)声压场和振速场反射系数表达式,以探究各自对偶参量反射波发生相位跃变的条件.无论是光波还是机械波,只要发生反射行为,必然伴随着相位跃变的现象.2个对偶参量的反射波有且只有1个相位跃变.波阻抗的不匹配产生了反射现象,而两介质波阻抗的相对大小决定了2个对偶参量中哪个发生了相位跃变.本研究可为大学物理教学中阐明反射波相位跃变现象的机理提供一个角度.

    机械波光学相位跃变半波损失

    超算中心用户及计费管理系统的实现与运行

    张轶洪正国龚彦华
    21-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算中心已成为现代高校必备的基础研究设施,其所服务的学科越来越广泛,软件运行环境更加多样化,所涉及的项目组成员权限分配也愈发精细.为了有效地管理超算设施,使计算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开发一套适合现代高校运行的超算中心管理系统变得十分必要.从需求痛点、实现技术、架构分析等方面介绍了武汉大学经过一段时间实际运行、具有自身特色的超算管理系统.

    超级计算机后台管理系统系统架构微服务

    基于联网共享的铁路视频采集站系统研究

    赵铭李博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业记录仪设备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岗位中,智能化设备设施被越来越多地引入铁路安全管理技防手段中.为进一步优化管内作业记录仪的管理、使用效能,对既有的采集站进行联网升级,自动上传视频进行分类管理、网络共享,同时关联调车作业通知单,实现同一时段同步回放、问题分类管理,大大减少作业记录仪管理工作量,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视频回放保安全的效能.

    铁路作业记录仪视频采集联网共享

    基于知识图谱的岩溶泉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康何志文尹波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山西省岩溶大泉多源异构数据,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岩溶大泉水文领域知识图谱.首先,借鉴水文行业标准规范以及领域专家知识经验等构建领域本体模型;其次,抽取转换岩溶大泉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水文数据;再次,将抽取出来的数据与岩溶大泉水文本体领域模型实体对齐,将数据层与领域本体模型链接;最后,设计开发了岩溶大泉水文知识图谱应用系统,实现岩溶大泉水文数据的存储、查询与共享.

    岩溶大泉领域知识图谱数据抽取实体对齐

    基于PLC技术的HXD3C电力机车主变流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田国兰李毅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靠列车牵引控制平台,引入PLC(可编程控制逻辑器)技术,实现对HXD3C电力机车主变流器控制系统中机车牵引电动机的控制.首先,通过对HXD3C电力机车主变流器的运行特性和控制需求进行分析,确定适合的PLC型号和编程软件,实现对机车牵引电动机的逻辑控制;其次,根据PLC的控制逻辑和算法设计适合HXD3C电力机车的控制程序,实现对机车牵引电动机电压、电流、转速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控;再次,基于PLC技术的控制系统实现与其他设备和控制系统的通信与协调,保障数据的即时流通与系统的持续稳定;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和系统运行测试验证基于PLC技术的HXD3C电力机车主变流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可为铁路运输行业的学习者提供有力帮助,并推动智能设备改装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主变流器控制PLCMCGS触摸屏智能控制

    直升机传动系统安装平台数字化协调制造技术研究

    刘水明
    38-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升机总装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尾部传动系统同轴度偏差大的问题,为解决因同轴度偏差值大造成的中减和尾减安装困难这一技术难题,一直在探索一种可靠的基于"优先保证直升机传动系统同轴度"的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剖析机身结构与传动系统对同轴度影响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构建直升机产品数字化制造体系的总体方案,制订了直升机装配工艺设计规划的最佳解决方案,并科学地运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仿真分析、数字化检测和试验等技术,实现了传动系统安装平台机身等产品数字化协调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公司数据管理体系与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集成融合,提升了直升机总装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传动系统安装平台数字化制造体系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