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盐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盐工业
无机盐工业

刘红光

月刊

1006-4990

book@wjygy.com.cn

022-26689297

300131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无机盐工业/Journal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的我国无机盐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主要报导无机盐生产情况,最新技术成就,市场动向、行业重要活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用途、交流各方面经验,传播新知识,介绍世界各国无机盐工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促进我国无机盐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是从事无机化工生产与科研的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及大、中专学校师生不可缺少的科技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4-巯基苯甲酸和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纳米银的Cr3+检测研究

    祖明华曹亚鹏李衡刘玉敏...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会导致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严重损害,检测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十分重要.针对目前重金属离子检测灵敏度的问题,合成了4-巯基苯甲酸和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纳米银材料,并构建了水溶液中铬离子检测体系.考察了不同修饰剂的浓度、体系pH对检测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4-巯基苯甲酸浓度为1×10-6 mol/L、聚乙烯亚胺质量浓度为2×10-8 g/mL、pH=9.73时,该检测体系对Cr3+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在最优条件下检测限可达8×10-7 mol/L.另外,该检测体系能够有效抵抗Al3+、Ni2+、K+、Sr2+、Co2+、Cu2+、Fe3+、Zn2+的干扰.在Cr3+浓度为8×10-7~1×10-5 mol/L时,符合曲线方程y=0.05906+0.50402/[1+10(2.59349×10-6-x)×569909.68](R2=0.997).该研究在检测污水中Cr3+浓度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纳米银铬离子聚乙烯亚胺

    金属锂电池负极界面氮化硼修饰膜的研究

    周海涛温承钦郑玲孙洁...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锂负极由于具有超高的比容量(3860 mA·h/g)与超低的还原电位(-3.04 V),其应用能够大幅提升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金属锂与电解液持续不断的副反应可导致电池的严重极化、非活性锂的增加及电池容量的迅速衰减.为了提升金属锂电池的循环性能,采用氮化硼薄膜作为金属锂表面的人工固体电解质膜(SEI膜)抑制其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以实现金属锂电池的长循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喷涂沉积法,可将氮化硼薄膜均匀地沉积于金属锂表面,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探索了最佳沉积次数.氮化硼SEI膜具有离子导通且电子绝缘的特性,成功地抑制了界面副反应与电池的极化增加.相比未经修饰的金属锂,经氮化硼修饰后,电池负极单位面积阻抗由4.6 Ω/cm2降低至1.2 Ω/cm2.所组装的锰酸锂/金属锂电池首圈库伦效率由89.2%提升至96.6%;1C条件下循环300次后,容量保持率由86.3%提升至94.6%.

    锂离子电池氮化硼金属锂负极人工固体电解质膜

    典型硫酸盐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制备与微观特性研究

    余舟何兆益唐亮何盛...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酸盐类工业固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两种典型的硫酸盐类固废(电解锰渣和磷石膏)堆存量巨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刻不容缓.依据电解锰渣、磷石膏两种固体废弃物的特性,利用电解锰渣和磷石膏结合矿渣制备复合胶凝材料,探究了磷石膏和水泥不同掺量对复合胶凝材料硬化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EDS分析了硬化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变化特征,同时对硬化体进行毒性浸出测试.结果表明:硬化体各龄期强度随着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硬化体各龄期强度随着磷石膏掺量增加而减小.复合胶凝材料较优配合比(质量分数)为电解锰渣为50%、磷石膏为20%、矿渣为30%,水泥外掺12%的硬化体28 d抗压强度为27.1 MPa,硫酸盐固废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钙矾石(AFt).养护至28 d的硬化体浸出液中可溶性Mn2+、NH4+-N、PO3-4 和重金属离子浓度稳定后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

    硫酸盐类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水化硬化毒性浸出

    湿法磁选对粉煤灰中铁和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影响研究

    李快栗照帅董庭轩李丹...
    98-10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煤粉锅炉粉煤灰(FA1灰)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FA2灰)采用湿法磁选的工艺达到降低其重金属含量的目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两种粉煤灰在不同磁感应强度和不同磁选溶液浓度条件下磁选前后高磁性和弱磁性部分的形貌、粒度分布和物相分析,同时测定其铁元素和5种重金属元素(Hg、Pb、As、Cr、Cd)的含量变化,发现磁选后两种粉煤灰铁回收率随着磁感应强度增强而逐渐增加,高磁性组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弱磁性组有明显差异.结果 表明:在磁感应强度为8000 Gs和磁选溶液浓度为20%(质量分数)时,FA1的铁回收率为71.2%,FA2的铁回收率为47.0%.此时FA1磁选后Pb含量差值为0.2 mg/kg、Cr含量差值为9.2 mg/kg、As含量差值为1.1 mg/kg;FA2磁选后Pb含量差值为18.1 mg/kg、Cr含量差值为25.0 mg/kg、As含量差值为9.1 mg/kg.

    磁选粉煤灰重金属元素循环流化床

    添加硫酸铝钾煅烧对脱硫石膏制备建筑石膏性能的影响

    王升昌郝建英陈佳宁田博...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脱硫石膏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同时提高其高附加值,选用硫酸铝钾(KAS,质量分数分别为0、0.3%、0.6%、1.0%)与脱硫石膏混合,经常压煅烧制备建筑石膏,重点研究煅烧温度及KAS掺量对建筑石膏性能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煅烧温度可改善建筑石膏的性能,但煅烧温度过高时,会使建筑石膏表面裂纹增多,性能下降;添加适量的KAS,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石膏的结晶度,而且能促进水化后新相二水石膏(DH)沿b轴方向生长,延缓沿c轴方向生长,降低DH晶体的长径比,使石膏硬化体逐渐密实化,强度显著增加.脱硫石膏中添加0.3%的KAS,经170℃煅烧2 h,制备的建筑石膏性能最佳,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为11.5 min和14 min,2 h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3.40 MPa和9.23 MPa,绝干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6.70 MPa和21.82 MPa,满足GB/T 9776-2022《建筑石膏》3.0等级要求.相比空白组,2 h抗折强度提升了26%,2h抗压强度提高了40%.

    脱硫石膏建筑石膏硫酸铝钾煅烧

    转晶剂对不同工业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的影响

    王培雄龚小梅丁家琪曹宏...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石膏和脱硫石膏是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废石膏,将其转化为半水石膏作为建筑胶凝材料是最主要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蒸压法制备α-半水石膏,以磷石膏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天然石膏作为对照组,探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硫酸铝[Al2(SO4)3]、复合转晶剂CM(硫酸铝、柠檬酸钠)对α-半水石膏晶体形貌的调控作用及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于135℃下蒸压5 h,3种石膏均能稳定制备α-半水石膏,3种转晶剂对于半水石膏物相组成无影响,同时0.4%(质量分数)CM能够有效降低晶体的长径比;通过t检验法检测,转晶剂对脱硫石膏、天然石膏制备的α-半水石膏的抗压强度有显著性增强作用,α-半水石膏的抗压强度增加2倍以上,分别为13.59 MPa和17.45 MPa.而转晶剂对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的α-半水石膏的强度没有明显作用.脱硫石膏和天然石膏在0.4%CM的调控下晶体长径比降低,抗压、抗折强度显著提升,而磷石膏由于其杂质影响,转晶剂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石膏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磷石膏脱硫石膏α-半水石膏转晶剂强度

    混凝沉淀法处理冶金含氟废水工艺研究

    朱祚峤施梦圆毛瑞郭海宁...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中氟含量超标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目前冶金行业普遍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因此,针对混凝沉淀法除氟工艺中影响因素多、除氟效果缺少综合评估的问题,以某钢铁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水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正交实验考察pH、聚氯化铝(PAC)投加量、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PAC搅拌时间、PAM搅拌时间对含氟废水除氟效率影响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除氟效率的主次因素排序依次为pH、PAC搅拌时间、PAC投加量、PAM搅拌时间、PAM投加量.此外,对上述因素及温度等单因素变化对除氟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pH为7、PAC投加量为70 mL、PAM投加量为2.5 mL、PAC搅拌时间为15 min、PAM搅拌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0℃,在此最佳条件下除氟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9.3%.实际工程应用中,混凝沉淀法对氟离子总去除率在80%~90%,出水氟含量保持在7 mg/L左右,能够满足氟离子达标排放的要求.

    混凝沉淀法含氟废水聚氯化铝聚丙烯酰胺

    过渡金属负载Silicalite-1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催化糠醛加氢性能研究

    狄璐王卫国陈珏先吴传淑...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糠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平台分子,研发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糠醛加氢催化剂是当前的研究焦点,但贵金属催化剂的高成本问题使得其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求.利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过渡金属负载Silicalite-1分子筛催化剂,并探讨了引入不同类型的过渡金属(如Ni、Co、Cu和Fe)对Silicalite-1分子筛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金属负载量并不会对分子筛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金属物种在分子筛载体的表面也能均匀分布.在糠醛的加氢转化过程中,Ni基催化剂S-Ni2展现出优异的糠醛转化能力,糠醛的转化率高达96%,产物呋喃的选择性保持在71%左右.Cu基催化剂S-Cu1表现出优异的糠醇选择性,产物选择性接近100%,这一性能明显优于通过浸渍法制得的铜基催化剂(76%).因此,与浸渍法相比,采用一步水热法可以获得具有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且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本研究为寻找高效、稳定且经济的金属加氢催化剂开辟了新的方向,并促进了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应用.

    金属负载分子筛Silicalite-1分子筛糠醛加氢一步水热法

    ZnO/g-C3N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对吡啶的降解

    唐贝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蒸发溶剂-高温热聚合法制备了ZnO/g-C3N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采用XRD、FTIR、TEM、XPS、UV-vis DRS、PL、TPC和EIS等表征技术对其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表征,评价了ZnO/g-C3N4光催化降解吡啶的活性和稳定性,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光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XPS和TEM结果证明了ZnO和g-C3N4之间异质结的形成,异质结的形成有效促进了光电子-空穴的分离,提高了光吸收,拓宽了光谱范围.在ZnO/g-C3N4复合光催化剂投加量为50 mg、ZnO与g-C3N4质量比为1:2、吡啶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和体系pH为7.0的条件下,可见光照射60 min后ZnO/g-C3N4对吡啶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了98.9%,循环使用5次后光催化降解率为97.3%,具有良好的稳定性.ZnO/g-C3N4光催化降解吡啶主要依赖于活性基团超氧自由基(·O2-)和空穴(h+)的作用.

    ZnO/g-C3N4光催化异质结吡啶

    不同助剂对Ni/Al2O3催化顺酐液相加氢选择性的影响

    朱金剑杨霞霞穆展鹏宋国良...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声辅助沉淀法分别使用P、Mg、Mo、Cu助剂制备了系列镍基顺酐加氢催化剂.采用N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不同助剂对催化剂晶型结构、还原性能、酸强度、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高度分散在催化剂体系中,同时助剂的引入使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小,此外添加助剂提高了催化剂还原温度,增强了活性金属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力,导致催化剂还原程度不同,使Ni0及具有L酸特性的Niδ+数目不同,进而影响氢气活化及C=C/C=O键吸附能力.使用固定床顺丁烯二酸酐液相连续加氢反应对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结果发现,Ni-Mo/Al2O3催化剂具有最优的γ-丁内酯选择性,在反应压力为5 MPa、反应温度为150℃、氢酐物质的量比为5∶1、空速为1 h-1的工艺条件下,顺酐转化率为99.48%、γ-丁内酯选择性为54.34%.

    助剂Ni/Al2O3顺酐液相加氢γ-丁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