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盐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盐工业
无机盐工业

刘红光

月刊

1006-4990

book@wjygy.com.cn

022-26689297

300131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无机盐工业/Journal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的我国无机盐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主要报导无机盐生产情况,最新技术成就,市场动向、行业重要活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用途、交流各方面经验,传播新知识,介绍世界各国无机盐工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促进我国无机盐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是从事无机化工生产与科研的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及大、中专学校师生不可缺少的科技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铌酸锂晶体铁电畴调控及器件应用研究进展

    陈宇能陈昆峰薛冬峰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铌酸锂是一种多功能晶体,具有压电、铁电、热释电、电光、声光、光弹、非线性等物理性质.随着铌酸锂铁电畴工程的不断进步和铌酸锂单晶薄膜技术的发展,铌酸锂的诸多优异性能已被开发出来,广泛应用于光波导、电光调制器、非线性光学、量子器件等领域,未来在光子学方面的广泛应用可能形成"铌酸锂谷"时代.着重介绍了铌酸锂的畴反转方法、生长机制、畴结构表征手段、铁电畴工程的应用,以及铌酸锂薄膜器件如光波导、电光器件、量子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伴随着铌酸锂从"体块"走向"薄膜",结合微加工技术使铌酸锂的应用领域从独立器件向小型多器件集成芯片转变,铌酸锂铁电畴T程在构建小型全集成芯片过程中将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铌酸锂铁电体畴反转电光应用量子器件

    冠醚功能化改性及其对金属离子分离研究进展

    艾欣董琪豆叶帆李恩泽...
    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环化合物作为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结构化合物,在生物医药、环境科学及分子材料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冠醚作为第一代大环化合物,其内部独特的环状结构可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作用,从而实现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及分离,广泛应用于分离材料.综述了冠醚的种类及对金属离子选择性分离的机理,并就其合成离子印迹聚合物的表面印迹原理进行了总结.由于外界环境刺激能够影响冠醚的离子印迹状态,综述了冠醚在光和磁两个方面的离子印迹响应修饰及其在吸附材料和膜材料中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经冠醚功能化改性后,吸附材料和膜材料表面的选择性吸附位点增多,与金属离子络合的表面活性提高,从而有利于其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及分离.最后,对冠醚在今后的研究中存在的成本、性能测试及毒性富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冠醚以后的研究发展做出展望,为冠醚提取金属离子的应用提供研究方向.

    冠醚表面印迹选择性识别及分离金属离子提取

    磷酸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王君婷马航查坐统万邦隆...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广受关注,带动其前驱体磷酸铁相关研究及生产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主流工艺生产磷酸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制约了磷酸铁行业绿色、健康发展.目前,已报道的磷酸铁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有沉淀法、硫酸铵镁结晶法、微生物分解法、膜分离法等,但是沉淀法污泥难处理、难回收,磷酸铵镁法需额外加入药剂以满足沉淀配比,微生物法稳定性及灵活性较差,膜分离法需配合其他处理技术对膜进水预处理并对膜浓水处理回用,因此工业化应用中常将多种技术结合,形成综合处理方法,可对磷酸铁废水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最后,从废水高效预处理及有价元素回收再利用方面入手,对未来磷酸铁行业的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

    磷酸铁正极材料前驱体工业废水有价金属回收磷肥

    溶析结晶用于盐湖卤水提钾和镁锂分离研究

    成春春李玉龙张志强刘雪菁...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析结晶法快速分离盐湖卤水中氯化钾并降低卤水中的镁锂比,解决青海盐湖盐田摊晒存在的生产周期长、需要修建大面积盐田等难题.以有机溶剂为溶析剂,考察了不同种类溶析剂加入量、溶析温度、溶析时间等对盐湖氯化钾收率及镁锂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析剂与盐湖卤水体积比为2∶1,溶析温度为-15 ℃,时间为90 min时,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收率分别达到93.15%和99.84%.溶析结晶后的母液经过过滤,在70~80 ℃,以0.5 ℃/min的降温速率进行动态降温,析出氯化镁晶体,镁锂质量比由原卤中的388.44降低至266.63,最终达到快速分离氯化钾的目的及为后续对镁锂进一步分离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溶析结晶氯化钾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镁锂分离

    氟盐法净化锰电解液中镁离子的研究

    鲁菊王家伟王海峰裴正清...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解法制备金属锰,因该工艺制备的金属锰纯度高、污染小而受到广泛应用,而生产过程中镁离子的循环富集会对系统造成很大危害.为降低镁离子的浓度保证电解生产正常进行,以镁离子的质量浓度降至15~20 g/L为研究目的,开展了氟盐法对锰电解液中镁离子的去除研究,考察了沉淀剂种类、用量系数、搅拌时间、温度和pH等因素对镁脱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氟化铵为沉淀剂时,随着沉淀剂用量、搅拌时间、反应温度和体系pH的增加,镁离子浓度均呈现逐渐降低并达到一定水平后趋于稳定,得出较佳除杂条件:温度为50 ℃、搅拌时间为50 min、pH为5~6、沉淀剂用量为理论量(物质的量)的80%,可将溶液中镁离子质量浓度降至15.6 g/L,残余氟质量浓度为1.7 g/L.对除镁后的溶液采用低成本纳米除氟剂进行处理,通过利用EDS和ICP等分析手段可得到以下结果:氟离子质量浓度小于100 mg/L,除氟剂中的铝在硫酸锰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仅为2.51×10-4 g/L,能满足电解锰工业的生产需求.

    硫酸锰氟盐法镁脱除率除氟剂

    硅溶胶包覆制备核壳结构VO2(M)@SiO2研究

    雷心瑜孙恒辉袁新强张伟...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SiO2包覆VO2(M)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其可见光透过率(Tlum),有效减缓VO2(M)的氧化过程,对于增强智能窗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Stöber法是制备核壳结构VO2(M)@SiO2的传统方法,采用硅溶胶凝胶法来简化制备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工艺调控要素.通过对硅溶胶凝胶实验的初步研究,探讨硅溶胶凝胶包覆VO2(M)的工艺参数,并通过实验验证硅溶胶凝胶包覆VO2(M)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5~6、固含量为15%~20%(质量分数)时,硅溶胶的凝胶化能力最佳.此外,随着凝胶温度升高,凝胶时间缩短,焙烧后得到的SiO2粉体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增加.根据优化后的硅溶胶凝胶工艺参数成功制备了致密稳定的核壳结构VO2(M)@SiO2材料,其包覆程度达到93.3%,薄膜的光学透过率提升至65%,且其相变温度降低和热滞后回线宽度变窄.因此,硅溶胶凝胶法为制备高性能的核壳结构VO2(M)@SiO2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化工艺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对于智能窗等应用具有重要潜力.

    硅溶胶凝胶法包覆核壳结构VO2(M)@SiO2材料

    xDLVO理论解析磷精矿陶瓷过滤过程中膜污染问题的研究

    薛锦田蒙奎刘海
    55-6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xDLVO(Exten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解析了氧化铝陶瓷膜在磷精矿过滤过程中的膜污染行为.通过xDLVO理论,计算了原生膜(N-AM)、清洗再生膜(C-AM)和淘汰膜(F-AM)与污染物(MP,氟磷灰石、白云石、二氧化硅混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析了范德华作用能(LW)、静电作用能(EL)、极性作用能(AB)在膜污染过程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对于N-AM膜AB占主导地位表现为排斥作用,有利于减缓膜污染;而对于C-AM膜和F-AM膜LW作用能为主要作用能,表现为吸引作用,加剧膜污染.在膜污染过程中,范德华作用能差异较小,而静电作用能绝对值极小,贡献微弱.膜污染实验与计算结果较一致,表明xDLVO理论对于磷精矿在膜分离过程中的膜污染行为解析及膜污染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磷精矿陶瓷膜膜污染xDLVO相互作用能

    氯化锂溶液中钾离子的吸附分离研究

    祝增虎王敏彭正军贾国凤...
    61-6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初级原料的氯化锂产品因钾、钠、钙等杂质含量过高,直接影响了氯化锂及由氯化锂制备的金属锂的应用和系列产品的开发.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由水热法合成的硅铝酸盐分子筛在氯化锂溶液中对钾离子的吸附分离性能,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不同钾离子初始浓度、溶液pH、离子强度等对分子筛吸附钾离子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分子筛对钾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分子筛对钾离子有较高的选择吸附性且吸附速率快,在溶液初始钾离子浓度为0.005 mol/L、温度为25 ℃的条件下,30 min后分子筛对钾离子的吸附量为56 mg/g,接近吸附平衡容量;溶液中初始钾离子浓度、离子强度直接影响着分子筛对钾离子的平衡吸附量.通过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得知,分子筛对钾离子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且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吸附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反应速率由多个控制步骤共同决定.同时,分子筛对钾离子有较好的解吸效率,可循环吸附.

    分子筛吸附钾离子氯化锂溶液

    响应曲面法优化PAC深度净化高浓度硫酸钠溶液中F-的研究

    刘小文李俊周兆安毛谙章...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以聚氯化铝(PAC,下同)深度净化高浓度硫酸钠溶液中F-,研究了铝氟物质的量比、反应终点pH和絮凝时间对F-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法得到的回归方程模型来预测F-深度净化得到最佳的实验条件参数,同时用得到的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来直观反应各因素对F-去除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强弱.影响F-去除率的显著性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反应终点pH、铝氟物质的量比、絮凝时间.响应曲面法优化PAC去除高浓度硫酸钠溶液中F-建立的数学模型,其拟合值与验证实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絮凝沉淀前溶液含盐质量浓度为292.85 g/L、含F-质量浓度为70.58 mg/L,模型优化后最佳工艺参数:铝氟物质的量比为15.6,反应终点pH为7.6,絮凝时间为50 min,此时F-去除率为94.03%.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得到,实际F-去除率均值为93.56%,F-去除率与模型预测值相差0.47%,净化后溶液中F-质量浓度可由70.58 mg/L降低至4.55 mg/L,说明模型优化条件准确性与可靠性高.

    高浓度硫酸钠溶液深度净化氟离子聚氯化铝响应曲面法

    铜仁地区菱锰矿矿物学特征及其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林伟志付成兵胡平杨凯旭...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铜仁位于中国的"锰三角"地区,锰矿蕴藏量丰富,主要以菱锰矿的形式存在.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同步热分析仪(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分析方法,对菱锰矿中C、O、Mn、Ca等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学特征及热解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物锰质量分数为14.656%、锰铁质量比为4.22,属低品位中铁酸性菱锰矿;矿石中的化学成分及物相组成较为复杂,其中锰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碳酸锰,少量为二氧化锰;钙和镁元素主要以白云石形式存在,少量以硅酸盐形式存在;500~600 ℃时菱锰矿分解生MnO和CO2,高于600 ℃时菱锰矿中的白云石分解成生成CaCO3、MgO和CO2,同时MgO与少量MnO会反应生成镁锰氧化物,温度达到800 ℃时,CaCO3分解生成CaO和CO2.研究结果可为铜仁地区菱锰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菱锰矿矿物学特征赋存状态碳酸锰热解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