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警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警医学
武警医学

李小萍

月刊

1004-3594

wjyx@vip.163.com

010-57976436,57976439

100039

北京永定路69号

武警医学/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武警总部卫生部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月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摘数据库(CMCC)》、美国化学文摘(C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JA)等主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主要设“专家论坛”、“论著”、“救援医学”、“临床研究”、“医院管理”等栏目,刊登军内外基础、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卫生管理者的学术论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占有较高比例,先后获得北京市全优期刊奖、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奖和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对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何华亮刘晶晶王芬李涛...
    829-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对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10 至 2021-10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急诊医学科治疗后收住院的 60 例严重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指南给予补液扩容、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治疗,1 次/d,7 d为1 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计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住院治疗过程中血清CRP、PCT的变化,对治疗过程中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第 3、7、10、14 天,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CRP和PCT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为(16.23±2.74)d,显著短于对照组[(21.67±3.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可改善相关指标,临床效果显著.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参附注射液脓毒症

    2022-2023年某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周洪青秦冉展严峻刘娟...
    833-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选择 95829 部队医院呼吸科2022-01 至2023-12 收治的302 例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痰培养、药敏试验,病原菌分离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主要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22 年共 154 例患者痰液标本培养分离出 231 株病原菌,菌种分布由高到低为革兰氏阴性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2023 年共 148 例患者痰液标本培养分离出 209 株病原菌,菌种分布由高到低为革兰阴性菌、真菌、革兰阳性菌.2022 年、2023 年分别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 39 株、40 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对粘菌素未产生耐药性.2022 年、2023 年分别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 36 株、37 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磷霉素、亚胺培南、替加环素耐药率低,对粘菌素未产生耐药性.2022 年、2023 年分别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 27 株、25 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完全耐药,对粘菌素未产生耐药性.2022 年、2023 年分别分离出大肠埃希菌 24 株、22 株,大肠埃希菌均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磷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低,对替加环素未产生耐药性.结论 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复杂,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不同病原菌的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可根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病原菌分布特征耐药性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与呼吸机相关的肺炎危险因素Meta分析

    林伟赵芳珉赵祝英张杰...
    838-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与呼吸机相关的肺炎(VAP)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关于PICU中VAP危险因素的文献.使用RevMan5.4 和stata15.0 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4 篇文献,包括中文9 篇,英文5 篇,研究对象总数为5242 例.综合评价了 13 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研究区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1 岁、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插管、肠外营养、支气管镜检查,使用糖皮质激素、镇静剂、抑酸药是PICU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各地,以上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可参考本研究结果密切关注上述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PICU内VAP的发生.

    儿童重症监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meta分析

    多中心眼科住院军人眼外伤特征分析

    李燕梅丽娜邓丽琴金鑫...
    844-846,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住院军人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和特点,为军人眼外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19-01 至2024-01 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三医学中心眼科因眼部创伤住院的军人 224 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纳入224 例患者,占同期眼外伤22.1%,其中男220 例(98.2%),女4 例(1.8%);士兵181 例(80.8%),团以下干部35 例(15.6%),团以上干部 8 例(3.6%);年龄 18~89 岁,平均(27.29±9.43)岁.机械性眼外伤 180 例(80.4%),其中闭合性眼外伤 132 例,开放性眼外伤48 例;非机械性眼外伤4 例(1.8%),眼眶及附属器外伤40 例(17.9%).眼外伤主要发生在训练或工作中,闭合性眼外伤致伤原因主要为碰撞和砸伤,共 117 例(88.6%);开放性眼外伤主要致伤原因为异物入眼 22 例(45.8%),其他伤18 例(37.5%);非机械性眼球外伤主要致伤原因为碱烧伤 1 例(25.0%)和激光伤 3 例(75.0%).治疗后 1 级视力患者人数明显高于治疗前,4 级视力的患者数量低于治疗前.结论 军人眼外伤多发群体为士兵,多发生在训练和工作中,应强化安全防护,佩戴合适护目镜,掌握眼部急救知识,外伤后及时就医.

    军人眼外伤特点预后

    第二代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在较高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张秀芳罗春材
    847-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第二代冠状动脉追踪冻结(SSF2)技术,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在较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心率≥70 次/min行CCTA检查的患者 62 例,CT扫描管电压为 100 kV.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分为常规图像(A组)、SSF1 图像(B组)和SSF2 图像(C组).结果 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和优秀率比较显示RCA、PDA、LAD、D、LCX、OM、PLB、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的评分为(2.85±0.72)(A组)、(3.38±0.61)(B组)、(3.86±0.34)(C组).冠状动脉的优秀率为 15.19%(A组)、44.39%(B组)、86.42%(C组).可诊断率比较显示RCA、PDA、D、LCX、OM、PLB、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AD可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1,P=0.135).结论 采用SSF2 技术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较高心率患者CCTA图像质量.

    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VKORC1和CYP2C9基因多态性对ICU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指导价值

    闫斌张梅赵贵锋
    853-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 1(VKORC1)和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9(CYP2C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06 至 2023-06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ICU收治的合并抗凝指征(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患者 90 例.研究组(30 例)为进行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华法林用药的患者;对照组(60 例)为未进行基因检测执行临床常规华法林用药策略的患者,对两组进行为期 6 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信息、研究组基因型分布情况、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时间、治疗窗内的时间比例(TTR)、华法林起始及维持剂量、出血事件发生率及INR≥4.0 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INR达标时间(9.56±1.68)d,短于对照组的(11.12±2.03)d;研究组TTR为(72.56±6.90)%,高于对照组 的(64.45±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华法林起始和维持剂量分别为(2.91±0.73)mg/d、(3.17±0.81)mg/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小出血事件发生 6 例(20.00%),低于对照组的 27 例(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INR≥4.0 发生率为 16.67%,低于对照组的 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合并抗凝指征患者进行VKORC1 和CYP2C9 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华法林用药,有利于增强抗凝疗效、减少相关不良反应,进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重症监护室华法林基因多态性CYP2C9VKORC1抗凝治疗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董翔宇杨柳生孙登群韩林...
    857-859,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10 至 2023-12 医院收治的160 例肛周脓肿行单纯性切开引流术的病例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复发组与痊愈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160 例中,术后 1 年 95 例(59.38%)治愈,65 例(40.62%)术后脓肿复发或肛瘘形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慢性腹泻史(OR=2.045,P=0.015)、深部位脓肿(OR=0.511,P=0.025)、革兰氏阴性菌(OR=3.725,P=0.012)、马蹄形脓肿(OR=2.324,P=0.009)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腹泻史、深部位脓肿、革兰氏阴性菌和马蹄形脓肿均会增加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风险.

    肛周脓肿复发肛瘘危险因素

    血清IL-10水平判断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T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价值

    王凯剑黄尉李威沈宏峰...
    860-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判断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T1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至2021-12在联勤保障部队928医院泌尿外科接受BCG膀胱灌注治疗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T1 期高风险NMIBC的149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TURBT术前1周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记录并分析术后3个月,膀胱镜检查结果.在BCG诱导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收集血清样本,采用人IL-10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血清IL-10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49例中,有45例在诱导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视为BCG无应答者.其他104例视为BCG应答者.在膀胱灌注BCG之前(基线)、诱导治疗早期、中期和治疗后,无应答者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应答者(P<0.05).基线血清IL-10≥242.55 pg/ml时,预测BCG治疗反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29,灵敏度为66.70%,特异性为74.0%.从基线到最后一个时间点血清IL-10水平变化也可以良好地区分BCG应答者和无应答者(AUC=0.676).中位随访42个月,肿瘤复发69例.以GSIL-10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与低危组相比,高危组无复发生存(RFS)时间更短(P<0.001),RFS率更低(P=0.01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证实,基线血清IL-10高水平(HR=2.042,P=0.007)是膀胱内灌注BCG治疗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重要变量.结论 血清IL-10可成为一种预测NMIBC对BCG反应和预后的可靠标志物.

    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白细胞介素IL-10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无复发生存治疗反应

    不同生物活性盖髓材料用于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于艳玲张婧瑜段海洁孟楠...
    867-871,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生物活性盖髓材料在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切断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12 至 2022-12 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口腔科就诊,诊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年轻恒牙患儿 126 例(142 颗患牙),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 组:A组(42 例,患牙 49 颗)应用iRoot BP Plus,B组(42 例,患牙 46 颗)应用Biodentine,C组(42 例,患牙 47 颗)应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进行活髓切断治疗.于术后 24 h、7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各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术后 3、6、12 个月随访比较 3 组患牙的治疗成功率、牙本质桥形成率、牙齿变色率及牙龈健康状况,对各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 24h、72h各组患儿均未出现中、重度疼痛,24 h轻度疼痛发生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段内各组间成功率、牙本质桥形成率与牙龈健康状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牙齿变色率分别为3 个月:A组(0%),B组(2.22%),C组(45.65%);6 个月:A组(2.17%),B组(2.44%),C组(54.55%);12 个月:A 组(4.55%),B组(4.88%),C组(69.77%),A组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不同生物活性盖髓材料用于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切断治疗中术后疼痛发生率低、程度轻,临床效果满意且无显著性差异,应用iRoot BP Plus、Biodentine的牙齿变色率显著低于MTA.

    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iRootBPPlusBiodentine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穴位按摩联合鼻孔交替呼吸法对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黄金华王晓丽
    872-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鼻孔交替呼吸法对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02 至 2022-02 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增加穴位按摩联合鼻孔交替呼吸法干预,比较两组睡眠结构变化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睡眠结构更佳,PSQI评分[(5.95±1.01)分 vs.(8.35±1.21)分]、ISI评分[(2.35±0.35)分 vs.(3.35±0.49)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vs.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鼻孔交替呼吸法可提高老年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穴位按摩鼻孔交替呼吸法脑卒中失眠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