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警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警医学
武警医学

李小萍

月刊

1004-3594

wjyx@vip.163.com

010-57976436,57976439

100039

北京永定路69号

武警医学/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武警总部卫生部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月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摘数据库(CMCC)》、美国化学文摘(C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JA)等主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主要设“专家论坛”、“论著”、“救援医学”、“临床研究”、“医院管理”等栏目,刊登军内外基础、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卫生管理者的学术论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占有较高比例,先后获得北京市全优期刊奖、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奖和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手术预后及影响因素

    曾仁攀王丹玲钱平张伟...
    185-190,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开放性眼外伤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的预后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研究 2013-01 至 2022-12 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乐山市眼科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PPV治疗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 241 例(241 眼)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外伤类型、外伤分区、眼内异物、视力、眼压、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受伤至PPV时间(受伤~手术时间)、感染性眼内炎和组织受累情况.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PPV方案,术后随访 6 个月,每次随访记录视力、眼压、屈光介质情况,视网膜复位情况,眼球保留和摘除情况.根据末次随访结果评判手术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前临床特征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41 眼中,解剖痊愈 113 眼(46.9%),功能痊愈 93 眼(38.6%),总治愈 206 眼(85.5%),未愈 35 眼(14.5%),眼球摘除 17 眼(7.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总治愈率与外伤类型、外伤分区、受伤~手术时间相关,眼球摘除率与外伤类型、术前视力、受伤~手术时间相关.结论 PPV治疗开放性眼外伤疗效显著,外伤类型、外伤分区、术前视力和受伤~手术时间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

    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手术预后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手术时机

    CT肺动脉造影推导的右心室与左心室直径比对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马国贤陈恒秦程军
    19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TPA)推导的右心室(RV)与左心室(LV)直径比,对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分层及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03 至 2023-04 在武警贵州总队医院接受利伐他班预防急性静脉血栓的 211 例APE患者的电子医疗记录.根据简化版肺栓塞严重指数(sPESI)、肌钙蛋白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患者分为低危(n=69)、中低危(n=74)、中高危(n=68).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RV收缩功能障碍(RVD),由影像科专家在CTPA图像上垂直于心脏长轴的单次横向扫描中测量RV和LV直径.随访 90 d内的不良复合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不良结局APE患者的RV/LV更高(P<0.05),RV/LV预测APE患者短期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结果为 0.784,在最佳截断值(1.02)处,灵敏度 79.9%,特异度 75.3%.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V/LV直径比>1.02 为APE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高危患者的RV/LV直径比(1.11±0.25)高于低危(0.96±0.18)及中低危(0.99±0.28)患者(F=7.431,P=0.001).RV/LV直径比预测中高危APE的ROCAUC为 0.780.在RV/LV直径比≤1.02 的 70 例患者中,14 例(20.0%)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到 RVD;在>1.02 的 134 例患者中,77 例(57.46%)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到 RVD.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V/LV直径比与sPESI(rs=0.289)、肌酸激酶同工酶(rs =0.291)、D-二聚体(rs =0.386)呈正相关.结论 根据CTPA推导的RV/LV直径比有助于评估APE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短期不良预后.

    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右心室与左心室直径比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预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彭源朱林芳袁怀红刘小芳...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2023 年 1 月至 4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的患者.采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MHD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197 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197 份,130 例(66%)未重返工作,67 例(34%)已重返工作;相比较已重返工作前意向阶段维度,未重返工作前意向得分较高[(3.09±0.82)vs.(2.81±0.87),t=-2.194,P<0.0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860,95%CI(2.533,9.323),P<0.001)]、合并症(OR=0.517,95%CI,0.270,0.989,P= 0.046)是影响MHD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影响因素.结论 MHD 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有待提高,应该多关注年龄小、无合并症的MHD患者重返工作的准备度,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患者积极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重返工作准备度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髓源性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及肝脏炎性反应的影响

    苏芳付之光方文灿王莹...
    201-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对 2 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及肝脏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C57 小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DM)和MYDGF干预糖尿病组(MYDGF).干预 12 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水平并推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的酶量,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检测IKKβ/IkBα信号途径.结果 与DM组相比,MYDGF组的FBG[(6.91±0.71)mmol/L vs.(19.46±1.12)mmol/L]、胰岛素水平[(13.29±1.42)mU/L vs.(21.88±1.58)mU/L]与HOMA-IR[(4.08±0.65)vs.(18.90±1.37)]明显降低(P<0.05),TNF-α[(32.17±3.18)ng/L vs.(66.39±4.51)ng/L]、IL-6[(13.65±0.89)ng/L vs.(21.55±3.27)ng/L]浓度明显降低(P<0.05),肝脏 SOD[(297.54±20.43)U/mg vs.(198.32±19.29)U/mg]、GSH-Px[(0.65±0.05)U/mg vs.(0.19±0.04)U/mg]、Catalase[(220.34±19.82)U/mg vs.(134.69±18.81)U/mg]酶量显著增多(P<0.05),肝细胞脂肪变与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改善,IKKβ[p-IKKβ:IKKβ,(0.97±0.10)vs.(1.39±0.11)]和IkBα[p-IκBα:IκBα,(0.93±0.07)vs.(1.44±0.06)]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MYDGF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IKKβ/IkBα信号途径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髓源性生长因子IKKβ/IkBα信号通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乙状结肠癌的效果比较

    付靖楠周黎
    205-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乙状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6-06 至 2023-06 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特勤急救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0 例乙状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采用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 16.0%(4/25),明显高于观察组(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 TNF-α、IL-6、IL-1β、WBC、ANC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减轻促炎因子的水平.

    乙状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开腹手术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

    袁金成杜亚斌李方龙孟晓东...
    209-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CG)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8 月-2020 年 8 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收治并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 240 例CG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复发情况,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CG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CG复发 34 例,复发率为 14.17%.复发组患者年龄、RDW、NLR 及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高危型、肠化生型、弥漫型比例高于未复发组(P<0.05).临床分型[OR= 4.335,95%CI 2.470~7.607]、病理类型[OR= 1.709,95%CI 1.059~2.757]、红细胞分布宽度(RDW)[OR=1.799,95%CI 1.173~2.757]、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OR=1.900,95%CI 1.282~2.818]是CG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风险模型预测 CG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43(95%CI:0.791~0.887),最佳阈值为 0.221,敏感度 67.5%,特异度 87.9%.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可减少CG复发,但复发率仍较高,不能使患者显著获益,临床分型、病理类型、RDW、NLR是CG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风险模型对CG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吡柔比星灌注化疗复发风险预测

    峡部植骨联合短期钉棒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效果

    雷鸣魏新辉叶青蓝育新...
    214-217,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峡部植骨+短期钉棒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 2010-01 至 2022-12 在武警广西总队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的 173 例腰椎峡部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峡部植骨+U形钛棒固定,n=55)与研究组(峡部植骨+短期钉棒固定,n=118),比较手术完成情况、疼痛与腰椎功能、腰椎间盘退变情况以及峡部骨性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峡部愈合时间[(10.65±0.68)月]短于对照组[(13.40±1.16)月],研究组住院时间[(14.43±2.32)d]短于对照组[(16.51±2.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研究组峡部不愈合率为 6.78%,低于对照组的 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98,P<0.05).研究组临近椎间盘退变率为 2.54%,虽低于对照组的 5.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峡部裂患者实施峡部植骨联合短期钉棒固定治疗,可缓解疼痛和腰椎功能障碍,峡部骨性融合效果良好,同时可于峡部愈合后取出临时固定装置,最大程度降低邻近椎间盘退变风险.

    峡部植骨短期钉棒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临床疗效

    热带地区官兵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王智勇许成勇刘帆杨月圆...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热带地区官兵中医体质类型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中医体质量表对热带地区驻岛官兵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热带地区驻岛官兵的睡眠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睡眠质量、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热带地区官兵睡眠质量好者(252/338)占 74.6%,睡眠质量差者(86/338)占25.4%;睡眠障碍以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长、主观睡眠质量差为主要表现.睡眠质量差者(PSQI>7)中,偏颇体质占比65.1%,高于睡眠质量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颇体质中,湿热质与PSQI 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热带地区驻岛官兵睡眠状况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平和体质睡眠质量较好,而偏颇体质睡眠质量较差.

    热带地区官兵中医体质失眠相关性

    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杨彦军焦岩段峰路一平...
    222-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 94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7 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研究组给予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指标、疼痛和镇静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在置入喉罩时(T1)、扩张宫颈时(T2)、拔除喉罩时(T3)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pO2)在T1 与T0 比较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T1、T2、T3 时点HR、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 2、12、48 h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E、NE、Co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12 h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29.79%,P<0.05).结论 与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相比,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应激反应与疼痛更低,镇静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苯磺酸瑞马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宫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

    王珺吉凯高波刘琳...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方法 筛选 2018-06 至 2020-06 在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50 例,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充填根管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试验组采用iRoot SP冷侧法.比较两组根管充填效果、临床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咀嚼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根管充填效果和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 1 周[(4.13±0.79)vs.(5.11±0.98)]及 1 个月[(2.45±0.37)vs.(3.11±0.67)]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咬合力[(131.25±11.21)lbs vs.(120.34±14.09)lbs]及咀嚼效率[(90.12±4.13)%vs.(78.98±7.4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中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充填效果和疗效与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基本相同,但iRoot SP冷侧法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咀嚼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iRootSP冷侧法垂直加压法咀嚼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