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警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警医学
武警医学

李小萍

月刊

1004-3594

wjyx@vip.163.com

010-57976436,57976439

100039

北京永定路69号

武警医学/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武警总部卫生部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月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摘数据库(CMCC)》、美国化学文摘(C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JA)等主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主要设“专家论坛”、“论著”、“救援医学”、“临床研究”、“医院管理”等栏目,刊登军内外基础、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卫生管理者的学术论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占有较高比例,先后获得北京市全优期刊奖、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奖和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BCA1 DN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安芳李学文杨丽荣李覃...
    46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DN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pACS)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心内科 2019 年 5-12 月住院的 90 例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pACS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的 88 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使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两组外周血ABCA1 DNA甲基化水平,比较两组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及血清炎症标记物的浓度,并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pACS 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pACS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腰围、平均ABCA1 DNA甲基化水平以及炎症标记物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胞外核酸网循环标志物(cfDNA/NETs)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及ABCA1 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BCA1 DNA甲基化水平(OR=7.413,95%CI:2.070~26.554)、HbA1c(OR=3.646,95%CI:1.008~13.182)、LDL(OR=15.690,95%CI:1.123~69.233)、cfDNA/NETs(OR=1.892,95%CI:1.374~2.604)及IL-1β(OR=1.177,95%CI:1.011~1.370)是p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OR=0.107,95%CI:0.025~0.398)是pACS的保护性因素.此外,研究表明ABCA1 DNA甲基化水平与pACS患者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48,P<0.001).结论 ABCA1 DN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是p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因此,血清ABCA1-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或许可以作为预测pACS发生风险的生物标志物而被临床应用.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DNA甲基化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评分

    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对儿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

    周冬晓陈博周立辉
    467-469,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对儿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6 至 2022-06 联勤保障部队第 989 医院眩晕门诊收治的 21 例BPPV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对12 个月内不同时间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1 例中,首次治疗总有效率61.9%,3 次治疗后有效率达 100.0%.随访12 个月,复发 2 例.治疗后有 5 例(23.8%)发生不良反应:3 例表现为活动时或活动后出现头晕,持续 5~11 d;2 例活动后出现自身晃动感,分别持续 9 d和 15 d,均自行缓解.结论 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治疗儿童BPPV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儿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复发不良反应

    某部新入伍人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血清学分析

    夏天保张宁宁李丽君张少芬...
    470-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部新入伍人员的水痘免疫状况及抗体阳性率,为军队人员疫苗防控政策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 903 名新入伍人员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并分析,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分离,采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IgG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903 名入选的新入伍人员中,有 198 名曾经患过水痘,20 名患过带状疱疹.903 份血清标本中,共检出VZV IgG抗体阳性标本 617 份,阳性率为 68.33%.结论 新入伍人员VZV IgG抗体阳性率较低,提示加强水痘疫苗接种,对军队中水痘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新入伍人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

    肠源性氧化三甲胺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预后的影响

    张芯石蕊倪健美刘小伟...
    474-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氧化三甲胺(TMAO)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HF)组、干预(HF-DMB)组,其中HF组与HF-DMB组大鼠行结扎法模拟心肌梗死,分别于术后 4 周(4 W)、8 周(8 W)、12 周(12 W)评估心脏功能,检测血清TMAO、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LPS)、白介素-6(IL-6)等水平,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取粪便组织进行 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F组LVEF随时间明显下降,且在 8W时下降尤为明显(27.68%±6.41%),HF组各时间点循环TMAO[(9534.02±202.75)nmol/L、(12713.06±243.66)nmol/L、(4970.95±168.15)nmol/L)]、BNP[(37.26±3.41)ng/L、(59.17±3.80)ng/L、(58.83±4.41)ng/L]、CRP[(179.30±13.85)μg/L、(186.40±13.47)μg/L、(187.21±11.35)μg/L]、LPS[(92.45±8.83)ng/L、(90.65±7.5)ng/L、(95.20±4.68)ng/L]、IL-6[(97.57±3.48)pg/ml、(102.60±4.96)pg/ml、(107.70±4.70)pg/ml]等指标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DMB组LVEF在各时间点有所回升,且循环中各指标均较HF组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且TMAO水平变化与其他指标改变一致;心肌病理染色提示HF-DMB组较HF组心肌细胞存活更多且纤维化程度有所减轻;测序分析中,与HF组比较,HF-DMB组菌落丰度增加,HF-8W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下降,而HF-DMB-8W组变化与HF-8W组相反.结论 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循环TMAO变化与传统心力衰竭评价指标变化一致,特异性抑制循环TMAO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多项指标,在心力衰竭的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氧化三甲胺心力衰竭3,3-二甲基-1-丁醇肠道菌群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LXA4、Gal-3水平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唐晓旭孙宝春李佳丽刘庆鹏...
    480-483,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过敏性鼻炎(AR)患者血清脂氧素A4(LXA4)、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其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纳入 2022-07 至 2023-10 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门诊就诊的 113 例AR患者为AR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 48 例,中重度组 65 例.同时选取 110 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血清LXA4、Gal-3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收集AR患者一般资料.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血清LXA4、Gal-3水平区分AR不同严重程度的能力.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R组血清LXA4、Gal-3水平明显升高(P<0.05).中重度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鼻部症状评分(TNSS)、血清LXA4、Gal-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R患者血清LXA4、Gal-3水平与VAS、TN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 LXA4、Gal-3 及两者联合诊断中重度 AR 发生的 AUC 分别为 0.829、0.812、0.912,显著高于单独检测(Z联合-LXA4=3.076、Z联合-Gal-3=2.940,P<0.05).血清LXA4、Gal-3 水平是影响中重度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LXA4、Gal-3在AR患者中水平升高,且与其病情进展关系密切.

    过敏性鼻炎病情进展脂氧素A4半乳糖凝集素-3

    EDN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李典耕郭玉洁金美玲高玲玲...
    484-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DN1 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汉族 2 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12 月就诊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汉族 2 型糖尿病患者 120 例,包括 60 例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 60 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未患糖尿病肾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EDN1 rs5370 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和血清尿酸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EDN1 基因的rs5370 等位基因在糖尿病肾病组与非糖尿病肾病组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于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OR=0.357,95%CI(0.132、0.963),P=0.042].此外,携带等位基因T的个体相比于携带等位基因G的个体,其糖尿病肾病的风险也显著降低[OR=0.565,95%CI(0.339、0.942),P=0.029].结论 EDN1 基因的rs5370 多态性可能与 2 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具有保护作用.

    DNEDN1基因多态性

    1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下降的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张强邓伟哲魏博沈正东...
    48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密度下降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 2017-01 至 2023-11联勤保障部队第 962 医院收治的AS患者 110 例.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并进行分组,分为正常组(T值>-1)和下降组(T值≤-1).采用单因素分析骨密度下降的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AS患者年龄中位数 25.50(21.00,32.00)岁,病程中位数 1.00(0.70,3.00)年,男 109 例,女 1 例.骨密度正常 74 例,骨密度下降 36 例,其中低骨量 32 例,骨质疏松 4 例.接受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 62 例.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与骨密度下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年龄(OR=1.14,95%CI:1.05~1.25)、C反应蛋白(OR=1.09,95%CI:1.02~1.15)、红细胞沉降率(OR=1.03,95%CI:1.00~1.07)是骨密度下降的风险因素,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OR=0.27,95%CI:0.10~0.76)是骨密度下降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年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是AS患者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骨密度下降的保护性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骨质疏松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危险因素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价值

    方晓燕曾炎河林小英林正坤...
    493-496,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01 至 2022-12 在第 909 医院诊断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138 例患者和单纯 2 型糖尿病患者 307 例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危险因素诊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效能.结果 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组的女性比例高、年龄大、糖尿病史时间长,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比例均高,空腹血糖水平、PLR、NLR、血尿素氮水平高;而BMI、吸烟史、饮酒史比例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尿酸水平低(P<0.05).糖尿病史时间长[OR=1.127,95%CI(1.037~1.223),P=0.003]、PLR升高[OR=1.408,95%CI(1.130~1.753),P=0.001]是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发生独立危险因素,总胆红素[OR=0.881,95%CI(0.792~0.979),P=0.021]和血红蛋白[OR=0.956,95%CI(0.924~0.988),P=0.007]降低是其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示,PLR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 0.897,最佳诊断切点为 101.19,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3.3%和 76.6%.结论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PLR、NLR值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更高.PLR对糖尿病人群中发生神经源性膀胱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炎症血小板淋巴细胞

    超声造影引导介入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

    雷志辉张瑶邓倾
    497-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引导介入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01 至 2022-11 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8 例,按是否进行介入治疗进行分组,分为引流组(n=51)和对照组(n=47).两组予以吸氧、胃肠减压、抗感染、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同样治疗,引流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当天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引流组患者均先行常规超声检查,然后行超声造影检查病灶内部及周边,选择病灶内液化良好区域并设计穿刺路径,在病灶内置入引流导管,并确认导管位置置入正确,术后记录引流液体性质与量.通过两组置管前后临床指标的监测来评估病情变化,观察指标包括疗效的评估,腹内压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肝肺功能监测以及入院后第3 天、第5 天、第10 天炎性相关指标的对比.结果 引流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引流组显效率50.98%(26/51),好转率 41.18%(21/51),总有效率 92.16%(47/51);对照组显效率 34.04%(16/47),好转率 40.43%(19/47),总有效率 74.47%(35/47).其引流组腹内压及APACHE II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01),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钙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以入院后第 5 天两组间下降差异最为明显(P<0.05),引流组的肝功能及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恢复较快,以入院后第 3 天及第 5 天AST、ALT下降、PaO2、氧合指数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可有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可在较短时间内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手段之一.

    重症急性胰腺炎超声造影介入治疗置管引流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反转弧区高度差与近视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谢淑丽王艳华成杰梁天刚...
    502-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反转弧区的高度差(AHDCAP)与眼轴间的关系,分析其与近视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2018-01 至 2020-01 在山西爱尔眼科医院诊断为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 300 例患儿的右眼资料(300 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年龄将患者分成 8~9 岁、10~12 岁、13~15 岁三组;根据等效球镜分为-1.00 D~-2.00 D组、-2.25 D~-4.00 D组、-4.25 D~-6.00 D组,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近视度数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增长情况及配戴角膜塑形镜后AHDCAP与眼轴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组儿童的眼轴增长量分别是 0.31(0.20,0.43)mm、0.18(0.07,0.30)mm 和 0.12(0.04,0.24)mm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8.36,P<0.001).不同近视组配戴角膜塑形镜 1 年后眼轴增长量分别为 0.32(0.15,0.43)mm、0.24(0.11,0.32)mm和 0.13(0.04,0.23)mm,三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6.95,P<0.001).不同近视组配戴角膜塑形镜 1 年后 AHDCAP 值分别为 12.25(8.25,17.75)μm、12.88(10.69,19.38)μm 和 20.75(13.94,24.09)μm,三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7.50,P<0.001).AHDCAP与等效球镜呈负相关(r=-0.394,P<0.001),AHD-CAP与眼轴增长亦呈负相关(r=-0.829,P<0.001).结论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AHDCAP越小,眼轴增长越快,近视发展越快;反之AHDCAP越大,眼轴增长越慢,近视控制越好.增加AHDCAP有利于控制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

    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反转弧区高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