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涂雅洁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职高专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实践思政等角度分析,寻找出提高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立虚拟空间主战场,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站稳校园文化主阵地,守好意识形态高地.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为开创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做出积极努力.

    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研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

    陈宗章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具体包括完善领导组织机制、条件保障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等.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讲道理: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根本方法与核心进路

    黄前程刘琳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基于"讲道理"这一本质来认识思政课,就可能从根本上形成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方法与路径.思政课"讲道理"的科学内涵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运用学理与知识讲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用实践与事实增强理论与逻辑的证明力."讲道理"决定了大学思政"金课"的内涵与标准,构成了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方法论原则,支撑起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方法系统.

    讲道理思政课金课方法进路

    "互联网+"新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性研究

    曹义周建言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严峻,文化多元性冲击愈加激烈,在这种特殊环境背景下,高校须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学科作为高校直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功能和价值属性.随着"互联网+"新模式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得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互联网+"新模式,在我国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途径.

    "互联网+"新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研究

    "艺术"+"沉浸式"方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杨柳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艺术"+"沉浸式"方法的概念、内涵,指出艺术折射价值和情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艺术资源以"沉浸式"方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促进美育与德育的结合,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形成大思政格局.高校思政教育与"艺术"+"沉浸式"方法有效融合的路径包括思政课堂主导、课后实践辅助、校园文化营造、现代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等,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提供了有益借鉴.

    "艺术"+"沉浸式"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可视化教学策略

    刘丹赵昕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视化教学以清晰的思维模式传递和创新知识,符合学生认知思维的学习环境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探究改革的思路,寻求在数字化环境下构建艺术设计可视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不断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可视化教学提升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夏银珍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地方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创造和继承的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是当地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富矿.本文以具有"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深入探讨了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包括提升教师地方红色文化素养,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地方红色文化的认知.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政课融入途径

    文化育人视域下湖南党史资源融入定向军士生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孙茜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育人是推动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文化育人视域下湖南党史资源是定向军士生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能为定向军士生思政课教学构筑精神堡垒、提供有效载体、丰富实践参照.目前,推动湖南党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存在资源使用简单、优势师资缺乏和主体意识淡薄的现实困境,要准确把握湖南党史资源融入定向军士生思政课教学的基本遵循,着力从彰显地区特色、突出育人导向、强调行为转化、营造整体氛围等方面,推进湖南党史资源与课堂教学、主体需求、实践锻炼、环境构建相结合.

    文化育人湖南党史资源定向军士生思政课教学

    基于STEAM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研究——以"互联网营销"为例

    郭翀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STEAM理念是近些年来指导教学实践的综合性理念,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为此提出以"互联网营销"为例的基于STEAM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研究,以全面素质培养为教学目标,挖掘优质的思政课程内容,融入科技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全程评价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以职业价值观、国家民族观以及社会责任观的课程思政在互联网营销中的教学路径.

    STEAM理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学创新"互联网营销"

    依托地方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价值与实现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刘欣怡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红色资源是大学生"四史"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具有非常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依托镇江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能够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强化实践教学理念;涵养中国精神,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拓宽平台渠道,不断增强"四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等重要作用.在开展过程中,高校应当立足课堂教学,建立实践基地,营造红色校园氛围,用好用活地方红色资源,为"四史"教育增添活力.

    镇江红色资源大学生"四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