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战后英国工党外交政策的演变

    郑海燕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 世纪,英国工党诞生并迅速崛起,成为英国两大党之一和西方政坛左翼政党的主要代表.二战后,英国工党多次在大选中获胜,组阁执政,其外交政策的演变对欧洲乃至全球政治态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伴随时势的变迁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等,英国工党在外交政策方面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原则的演变,尤其是在"第三条道路"思想的指导下,其外交原则与保守党政府的日益接近,成为战后共识政治在外交政策领域的写照.

    二战后英国工党外交政策

    新时代好家风的内涵、价值及传承

    张瑞张春秀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需要好家风,新时代更需要好家风.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好家风包含"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好家风在建立好家庭、营造好社风、提升好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文化自信.借助妇女力量和媒体媒介作用,是传承好家风的有力方式.

    新时代好家风传承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宣传教育路径研究

    张新刚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面向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入行,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全面性和准确性相统一的原则,要遵循"三个规律",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优化"三个体系",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培养"四个力",提升宣传教育队伍的引领力;营造"四种环境",厚植宣传教育工作氛围;完善"两个机制",夯实宣传教育工作保障,不断创新宣传教育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路径研究

    "Z世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特征和影响因素探索

    汪水兰窦佳欣王一妃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社会责任感的概念和"Z世代"的特征,揭示了社会责任感在年轻一代中的重要性.同时,文章研究了家庭教育、教育体系、社会文化和媒体等因素对"Z世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塑造和影响.此外,文章探讨了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形式,包括社会参与和志愿活动以及社会意识和行为改变.最后,文章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教育政策建议,以促进年轻一代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发展.

    "Z世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因素

    从"君子不器"到"五育并举"——当代大学生德育对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黄淑素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仁为本、无智曰愚、无礼不立、君子不器四个方面的丰富内涵.面对当前"00 后"大学生出现的新特质以及带来的新挑战,当代大学生德育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注重目标引领、转换话语体系、聚焦"五育并举"、强化道德实践四个方面创造性转化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德育君子人格创造性转化"五育并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五个维度

    姜丽霞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显著,主要从五个维度推进:一是强化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领导;二是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三是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四是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五是更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科学技术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

    李桂林张翮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应善于从其他学科和课程中挖掘思政教育素材.科学技术史作为沟通科技和人文的桥梁,其学科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将科学技术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促进知识传授效率提高、能力培养效果提升、价值塑造效度提级,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在阐释"对立统一规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等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分析探讨科技史案例的融入及实效的发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高校思政课科学技术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案例

    元宇宙嵌入思政课的价值依据、伦理困境及超越路径

    胡桥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的嵌入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次重大模式创新,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思政育人的实效性、针对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迎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但技术造成的马太效应、数字中心效应造成的隐私风险及技术替人效应造成的人的情感异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政育人的本质.因此,我们需要以"技术药性"中和"技术毒性",以制度完善筑牢隐私防线,以重拾人的主体性平衡技术与人文之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元宇宙思政技术毒性优化路径

    论数字化思政的结构体系及其实施路径

    傅华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背景下的思政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数字化思政已经成为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重要教学手段.文章从数字化思政课程的内涵、数字化思政的意义、数字化思政体系的目标、数字化思政的实践路径和数字化思政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全面阐述数字化思政的结构体系,希望通过本论纲的阐述,让思政课程可以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论纲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理工类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路径探析

    李科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国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教育方式,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全覆盖的中心环节,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的培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理工类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意义,分析高校理工类课程思政元素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理工类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资源的开发思路,并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理工类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进行路径分析,为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树立正确的导向.

    理工科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