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语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吴滨洋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假拒绝言语行为作为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和语用价值.本文基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与朗文森的面子保全理论和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等理论依据,探究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内涵和特征.笔者将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分析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生成机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让留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虚假拒绝这种特殊的言语行为.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语用研究

    社会学与章太炎汉魏六朝文理观略说

    余莉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章太炎深爱汉魏六朝文章的文理之美,并将之与周秦诸子的文章并列.这种文章审美观的形成与他的社会学研究有密切关系.在西方社会学说的影响下,章太炎重新撰写了《訄书》中的部分篇章,并由此发现了汉魏六朝文章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故而将之推举出来为其革命提供学术支持.章太炎对汉魏六朝文理的挖掘,不仅顺应了中国文章审美转型的发展需求,而且体现了中国传统学者文化自尊与自信.

    社会学章太炎文章审美

    当代江苏乡土作家笔下的社会生活与价值探究

    邵婷婷贾新月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乡土文学及其研究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江苏省作为一个文化大省,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独具代表性的"江苏乡土文学".探究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图景和解读当代江苏乡土作家作品,对反映不同地域下的江苏乡土世界、探寻社会生活与乡土文学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同时,江苏乡土文学中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对当今乡土文学的传承与发展亦做出有益探索和价值呈现,值得我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

    乡土文学江苏乡土文学地域文化社会生活社会价值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的育人困境与优化路径——以红色资源运用为例

    刘舒钰王欣怡朱以财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重点项目.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在大学与中、小学学段的衔接中起到桥梁作用.教师教育课程是高校师范生培育的重要载体,其育人实效对师范生的影响尤为深远.本文以教师教育课程中对红色资源的运用为例,分析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面临的育人困境,探索"突围"与"破局"之法,提升教师教育课程的育人实效.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教育课程红色资源师范生

    "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基于张家界的个案分析

    孙茜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模式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党建引领的创新性选择.在以张家界为例分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党建+"模式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可行性."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整体认同、丰富教学内容、打造特色亮点.通过"党建+红色资源""党建+教学研究""党建+队伍建设""党建+实践锻炼"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增强历史底蕴、构筑机制保障、完善人才智库、实现行动转化.

    "党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困境与策略

    史晓琼陈翔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育资源,二者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逻辑相合、目标契合、内容耦合.本文针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出现的守正与创新的抗衡、既往与开来的断层、历史与现实的博弈的困境,具体从主体保障、客体自觉、介体通路以及环体支撑度提出实施路径.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策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核心要素探析

    朱湘虹刘灿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当下高校思政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握好其中蕴含的六个核心要素: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幸福;发展的价值理念——人民至上;发展的政治前提——人民民主;发展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民创造;发展的实践路线——与人民群众相结合.这六个核心要素分别契合高校思政课的主题要义、价值取向、政治底色、立场情怀、发展逻辑和实践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核心要素高校思政课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梁修行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高校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大学生接受信息模式转变的新路径.互联网的发展使新媒体愈加呈现多样化的演进趋势,本文在科学把握其内涵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和困境.为化解当前困境,各主体应明确责任并精准发力: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加强舆论引导;教育者应强化课程思政的隐性渗透;学生团体要切实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环境以形成环境思政新格局.

    新媒体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析

    胡有华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新媒体条件下,正确认识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冲击,提升新媒体素养,积极搭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团结协作,把握机遇,守正创新,能更好地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发展.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夏瑞霞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湘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有关联、在实践上有互动,二者的融合,是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继承和发展优秀湖湘文化的建设需要.当前,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从学生层面来看,有认识但浅薄,有渠道但单一;从高校层面来看,"有顶层,无设计""有资源,欠整合""有支持,缺保障";从融入环境来看,有氛围但欠佳.推动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从更新融入理念、拓宽融入渠道、优化融入环境、完善融入机制等方面入手.

    湖湘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