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汉语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汉语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作为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和语用价值.本文基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与朗文森的面子保全理论和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等理论依据,探究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内涵和特征.笔者将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分析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生成机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让留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虚假拒绝这种特殊的言语行为.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吴滨洋
展开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关键词:
虚假拒绝
言语行为
语用研究
出版年:
2023
文教资料
南京师范大学
文教资料
CHSSCD
影响因子:
0.137
ISSN:
1004-8359
年,卷(期):
2023.
(2)
参考文献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