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世纪30年代宁夏近代工业兴起的原因探微

    崔艺杰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鸦片战争开始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的自然经济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但是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宁夏近代工业的兴起却是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其原因主要有应对日益严峻的抗战形势、国民政府及宁夏省政府的支持、人民创办近代工业的愿望、宁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等.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宁夏近代工业兴起了.

    宁夏近代工业兴起原因

    新中国成立初期冬学运动开展的原因与有利条件

    刘素娜周江平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冬学运动最先从华北地区发起,而后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推动下向全国普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农民教育运动,影响深远.冬学运动的大力开展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升农民政治觉悟、激发农民建设热情、提升农民生产技术、动员农民拥军支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需要,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的统一、党的有力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以及抗战以来形成的丰富经验等有利条件.

    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因有利条件

    从"鄙夷"到"师夷":朝鲜士人朴趾源的"对清观"及其转变

    徐炎红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更代,深受朱熹华夷观影响的朝鲜士人对清朝并不认同,这种局面至18世纪后期才有所改观.一批具有实学思想的朝鲜士人先后出使北京,在深入观察清朝社会后,对清朝产生了认同感,促使朝鲜"北学派"产生.朴趾源作为"北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热河日记》形象地展示出他在康乾盛世影响下从排斥清朝到以清朝为师的思想转变过程.追根溯源,这反映的是朝鲜士人对中华儒家文化的追求.

    朴趾源"对清观"《热河日记》"康乾盛世"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三维逻辑意蕴

    彭柳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系统的理论蕴含和实践指向.基于逻辑释义的角度,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三重维度的意蕴.从文化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底色,呈现出高度的契合性.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现代化的思想为指引,并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世界现代化普遍规律的同时,辩证扬弃了西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这些核心规定性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开启了人类文明新的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新形态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职业伦理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张博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职院校职业伦理教育,既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力抓手.本文以课程思政为视角,从高职院校推进职业伦理教育的意义、高职院校职业伦理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高职教师职业伦理教育素养提升三个方面,研究探索高职院校职业伦理教育的实施路径.

    职业伦理教育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析

    周莉魏士钜韦艳冉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内在特点,有着显著的思想性与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资源.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筑牢意识形态堡垒的必然选择、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有效手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力抓手.本文围绕增强教师素质,提升融入能力;转变教学方法,创新融入方式;重视过程考核,完善考核机制等三个方面,探析了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党史故事论略

    辜桃
    70-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讲好党史故事是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之需、增强高职学生政治认同的应有之义、培育担当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之举.高职院校思政课要讲好,需要彰显党的奋斗历程的故事、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故事、展示党的英雄人物的故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从提升素质与能力、优化表达与形式、整合资源与力量等方面着手,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党史故事.

    党史故事高职院校思政课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研究

    欧海燕刘胜良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其应然性,二者目标一致、内容契合.在融入过程中,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相互贯通、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衔接、内容与形式的相互统一等教学基本原则.在融入的路径选择上,应当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入开展教研活动,科学规范教学评价,形成全方位的融入路径,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系研究

    张祖仁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引导、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符合既定政治秩序和要求,形成正确的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过程.青年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具有显著的个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基于这些特征发挥功能,才能使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达到良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大别山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张耀天游君宜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别山红色廉政文化体现了优良的革命传统,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是当前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路径,实现大别山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与大学思政教学资源转化,既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红色廉政文化精神,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也有助于落实大学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初心,推动高校廉政建设.

    大别山红色廉政文化高校思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