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扬弃"——基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杨小丽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格尔哲学体系是19世纪德国的世界观体系,这一哲学体系对德国哲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扬弃"视角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相比较的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批判的、革命的、现实的精神对当今的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黑格尔绝对精神辩证法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革命性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财政建设及历史贡献

    沈宇
    47-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积极贯彻落实勤俭节约的财政方针,严明财政纪律,广辟财源,不仅为政权巩固提供了经济保障,也进一步推动了左右江地区的生产建设和文教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财政建设土地革命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社会结构压力分析

    吕娟萍许丹周振祝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社会动员卓有成效,其原因除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外,亦有根据地的社会因素,其中核心之一是根据地的社会结构压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社会结构压力主要表现为人口大增长后的土地集中与高租利,这一社会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在湘鄂川黔边区社会动员的成功,并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现实基础。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社会结构压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逻辑与世界意义

    谢金友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对世界各国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逻辑与世界意义有着重大价值,既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范式。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演进逻辑世界意义

    以高质量航运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雷雯捷
    57-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运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而且是建设航运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坚实支撑。为促进航运的高质量发展,加快航运强国建设,本文首先对高质量航运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深刻认识推动高质量航运发展的重大意义;再次对准确把握推动高质量航运发展的总体要求做分析,以助推航运系统向现代化迈进;最后提出了高质量航运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以加快推动构建中国高质量航运发展体系,扎实打好航运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战略根基。

    航运强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探究

    王敏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任务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这一理念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以活动课为载体,以议题为起点,创设合理可行的情境,以培育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价值导向的积极作用。

    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张考琴周珍帆
    65-6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主题。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做深入的探析,将"人的本质"与人的需求、劳动、社会关系三个方面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通之处,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明确了切入点、基本遵循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抓住"人"这个核心。本文从学生的需求、实践教学的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来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

    人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

    "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江维国龚致远彭清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通过深度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达成学生专业能力与思想政治素养同步提升的目的。"管理学"是典型的专业基础性课程,以其为载体加强思政建设,既对高校课程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又有利于培养具备综合管理素质的人才,并构建中国管理学学科体系。"管理学"课程思政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仍然存在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欠缺、课堂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融入不足、与课程思政相匹配的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高校要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强化教学内容与思政素材的高度融合,并积极优化课程考评机制,才能突破现有障碍,发挥"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和示范效应。

    管理学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思政元素

    "三个务必"视域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张玉迪乔德中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个务必"包含党的奋斗目标、政治本色、取胜之道等丰富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是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视域。"三个务必"视域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品质、增强斗争本领,把大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个务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路径

    算法时代高校智库参与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

    谭爱国莫凡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算法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具有新特点。一是复杂性算法加剧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不确实性,二是大流量数据增加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治理难度,三是多元化信息加大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生成速率。当前,对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治理存在若干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技术手段不足导致治理失效、资源整合不足导致能力缺失、治理人才不足导致主体缺位等。对此,高校智库参与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运用算法技术手段,解决治理失效问题;参与资源整合过程,解决能力缺失问题;引导治理人才培育,解决主体缺位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可以构建相应的实践机制,如算法技术运用的校企合作机制、治理资源整合的能力提升机制、治理人才培育的主体联动机制等推进高校智库参与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

    高校智库算法网络意识形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