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哲学语言转向维度下的法律语言研究

    林新明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对当代语言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现代语言哲学的研究思潮,开拓了语言学与哲学学科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了语言研究的内容.本文基于哲学语言转向这一理论基础,提出法律语言研究的哲学思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究法律与法律语言的交融关系以及法律语言研究的任务,为法律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哲学语言转向法律语言法哲学维度分析哲学思考

    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四重制度之维

    邹子卿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登斯作为当代社会学理论大家,在反思和承接经典社会学家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性的四重制度性模型.这一模型内涵丰富,可从四重制度与内在关联、制度维度的动力机制及在其推动下形成的全球性制度体系三个层面进行把握.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四重制度之维体现了对古典理论的融通与对现实的重绘,为现代人深入把握现代社会制度机理并作出更加合理的未来选择有所助益,当然难免也存在不足.

    现代性吉登斯四重制度之维全球性

    "云南人民对红军长征的历史贡献"的研究现状、缺憾及展望

    李祥马黎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部门和专家学者对"云南人民对红军长征的历史贡献"这一课题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学界普遍认为云南人民对红军长征取得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具体包括云南人民热烈迎送红军、为红军提供情报和物资、为红军开路带路、协助红军完成军事行动或作战任务、参加红军壮大革命队伍、掩护和救治红军伤病员等.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以下不足:成果数量十分有限、研究视野有待拓展、学理分析有待加强、现实观照存在短板.本文结合研究现状及不足,提出相应的研究展望,希望推动该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

    云南人民长征历史贡献

    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与发展

    石锦
    55-5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它还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既对"四个现代化"中蕴含的人民至上政治立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踏实奋斗干事品格等进行了坚定的继承,又在各方面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光芒.

    "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发展

    历史主动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三维探析:价值、困境和路径

    刘满萍
    58-6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主动精神内涵丰富,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提供精神动力和确立实践要求的必然价值,是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资源.然而,以历史主动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还存在认知待提升、育人效果待加强、育人合力未形成等实然困境.应把握"三度",增强青年对历史主动精神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紧扣"三融",彰显学校对历史主动精神教育的主导性;做好"三通",加强社会对历史主动精神教育的协同性.从以上三个层面构建应然路径,可以有效提高历史主动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实效性.

    历史主动精神新时代好青年三重维度

    面向新时代的城乡社会综合调查选题特征与趋势研究

    余思奇时欣玮张帆
    61-6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2020年至2023年WUPENiCity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获奖作品中筛选样本,运用自然语义分析法提取标题结构中的关键词,通过时空维度和类型建构两个方面对选题展开人工读审、分类统计和图表绘制,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 6软件和镝数图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针对获奖作品基本情况、选题热点与趋势变化等方面展开分析,展现其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共融、传统方法与新兴技术共用、复杂性与深入性共存的特征,以期为面向新时代的城乡社会综合调查提供指导与借鉴.

    社会调查选题时空维度研究人群研究空间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价值探究

    樊鎏
    65-6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具有深远价值.通过分析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我们可以发现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情感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还能增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情感教育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提出了基于研究的实践建议,并展望了情感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旨在促进情感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情感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全面发展

    新时代优化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

    刘明月
    68-7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思政课、"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社会实践践行思政课的方式上好思政课,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主体与教学优质方法平台、教学保障体系相融合,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史"教育

    以"八个相统一"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

    林烨英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八个相统一"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以"八个相统一"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客观需求,是实现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的有效途径,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依托.我们要以"三教改革"为抓手,以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目标,立足思政小课堂,优化思政课话语体系;要用好社会大课堂,构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要借助网络云课堂,建设数字化思政教育模式.

    "八个相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改革创新实践策略

    薛暮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董春杰张婷婷薛冰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薛暮桥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素养一脉相承,蕴含着培育时代新人的理论意蕴和现实指向,对于时代新人的培育中具有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本文将充分挖掘薛暮桥精神在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其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的逻辑理路,探索其融入大学生培养的实施路径.这对于实现薛暮桥精神的育人价值,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薛暮桥精神思政教育价值意蕴育人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