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析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三重维度

    黄贤君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是党和国家事业进入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奋力开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新篇章的关键举措.我们应该厘清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与长效化的内在逻辑,明晰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时代意蕴,推动构筑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路径,从内在逻辑、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三个维度上析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如何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实践路径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风险及应对

    陈紫欣卢艳兰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只有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本文立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分析数字技术对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内容、方式、治理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聚焦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技术配套不足、队伍建设滞后、主体意识不足等风险,提出通过实施健全技术基础设施、完善队伍培训机制和增强主体自觉意识的策略实现数字"赋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数字技术意识形态安全高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路径研究

    张哲乔德中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关乎民族地区高校立德树人成效,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当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面临困境,为了应对这些困境,民族地区高校应通过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丰富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内容、开展"大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民族地区高校

    传统儒家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刘楠楠夏娟
    93-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等教育资源.将传统儒家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简称"德法"课)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深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开展网络教学在提升"德法"课教学实效性上的合理路径和实践方法,以期更好地实现传统儒家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儒家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与法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探究

    周丽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具有丰富的政治教育价值,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共通的思想元素.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提升思政育人价值.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基础进行分析,揭示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支持进行探讨,阐明了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本研究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赜

    任文启后明强秦俊伟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的深入,中国特色研究生培养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环境,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和"办什么样的研究生教育,怎样办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命题,从优化招生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动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高校教育研究生培养高质量发展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乔祯妍万霞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文化形态.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有着价值互通性与情感互动性.当前,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时代价值挖掘不深、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欠缺、红色教育浮于表面等问题.据此,可从提升红色文化时代感、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改进,不断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现路径.

    红色文化大学生爱国主义

    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路径——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例

    林树集罗紫薇
    108-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育人理念,其在师范院校的传承在国家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四有好老师"三个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仍存在挖掘不足、与课程教学结合不够、品牌凝练不够等问题,但通过以下三条实践路径可以缓解现有的困境:第一,在课程建设层面,融入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第二,在学生活动层面,凝练活动品牌,锻造学工队伍;第三,在党团建设层面,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先进榜样.

    中央红色交通线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文化育人

    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与实践路径

    宋斌华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其价值意蕴在于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筑牢文化自信之基;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推进文化自信教育.以下途径可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赋能"文化自信培育:全方位宣扬红色精神,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认知水平;筑牢思政课教学阵地,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增强行为认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教育价值实践路径

    廉洁教育在塑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路径研究

    何晔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廉洁教育在塑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路径,为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完善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参考.大学生的廉洁认知水平与其社会责任感呈正相关,即廉洁认知的提高能够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高校应将廉洁教育纳入德育体系,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廉洁认知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廉洁教育社会责任感作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