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黄庆生

月刊

1009-6833

hqs@wlaqzzs.com

010-62765013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Journal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是国内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领域行业内指导性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我国公共信息安全探究

    郭珊珊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革命浪潮汹涌澎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浩浩荡荡,"九章"面世、"北斗"组网、"中国芯"突围,中国正在数字时代的潮头大步向前,书写人类数字发展史上的全新篇章。浪潮席卷之际,暗流需要警惕。大数据指数级增长,数据安全风险不断增加。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共信息安全问题愈发凸显,作为国家数据要素的重要基石,个人信息泄露隐蔽、维权困难,危及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侵犯网络安全的同时,对社会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成为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稳定和公民隐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于理解和解决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共信息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信息安全

    信息化背景下智慧高校网络安全防范对策研究

    王俊鹏滕荣华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校智慧校园平台设计为背景,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高校智慧校园安全防范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智慧校园发展当前的基础和面临的机遇挑战,主要研究的是智慧校园网络和数据安全,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保驾护航。提出智慧校园高质量发展安全防范的对策,为助力高校数字化建设发展中的网络安全防范提供决策参考。

    信息化网络安全高校智慧校园

    AI背景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研究

    范茂松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研究 AI背景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关键问题,并探索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研究涉及的范围是全面且深入的,涵盖了从网络威胁的识别到防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人工智能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安全体系

    浅析智慧校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陈秉乾周强刘欣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布线系统能将语音、网络、广播、监控等弱电信号集中管理,为其提供高效、灵活的信息传输通道。本文介绍了综合布线的原则,并结合项目系统设计,对布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解答,为智慧校园的基础工程建设提供了解决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智慧校园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架构研究

    杨小漫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威胁,强化网络安全防控能力,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亟待提升和优化。针对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以系统论为理论,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以提升网络威胁发现率和告警准确率、优化"监控-分析-响应-处置"一体化和自动化为目标,从大数据视角分析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中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架构,为研究创建更安全、可靠、高效的高职院校网络防护平台提供参考。

    大数据技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机器学习

    等级保护2.0标准下职业院校安全通信网络研究与设计

    何嫱君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正式实施,意味着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设正式进入 2。0 时代。本文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网络安全建设难题,围绕新标准新技术对网络安全体系化建设进行探讨,提出了符合等级保护 2。0 标准的职业院校安全通信网络解决方案。

    等保2.0职业院校网络安全

    高职网络安全工作的实施策略与优化路径

    段胜智王锐黄妙陈映晖...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然后提出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加强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等实施策略。最后,本文提出进行IPv6 规模化应用、上网实名制、签署保密协议、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探索应用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方法优化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的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高职网络安全实施策略优化

    "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优化策略研究

    张路方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新时期高校落实"平安校园"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当代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也是对网络上各类信息动态反应最积极、最敏感的一群人,很多大学生喜欢就网络上的一些热点事件和问题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同时,也极易出现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个人情绪或者诉求建议时,被别有用心之人扭曲后在网上恶意炒作,个体情绪表达激化成为群体矛盾并形成网络舆情,继而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威胁的情况。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进行研究,并根据现阶段高校网络舆情面临的风险挑战有针对性地对引导策略进行优化,是高校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的关键。

    高校网络舆情意识形态大学生引导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因素组态分析

    毛迦孙钦莹梁杰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为舆情治理带来重大挑战,高校舆情事件频发对高校声誉、高校网络安全、社会稳定和政治秩序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信息生态视角,从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本体三个维度出发,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方法对 30 个高校突发事件进行组态分析,得到三种组态类型。结果表明,主体驱动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泛滥的重要条件;网络环境越纷乱复杂的突发事件越容易引起群众情绪波动;在传播者的作用下,网民对舆情主体为教师的突发事件更加敏感。最后,从提升公民网络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意识、规范网络新媒体环境、强化高校内部管理三方面提出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建议,旨在为高校治理网络舆情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

    高校突发事件信息生态系统网络舆情定性比较分析

    基于网络攻防平台的《网络攻击与防护》实践教学探索

    王静静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网络攻击与防护》课程为例,通过分析现有课程实践教学的不足,依托昌吉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及配套的网络攻防实训平台,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实践方案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一方面,提高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为我院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路径,同时,也为其他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网络攻防平台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