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网络财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网络财富
网络财富

王非

半月刊

1672-5441

wangluocfzz@163.com

010-51295984,62865030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91-103信箱

网络财富/Journal Internet Fortu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失业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高枝莹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后退,就业岗位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批大学生在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曾经的天之骄子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通过建立大学生社会失业保障机制来保障大学生,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机制

    试论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

    张天儒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激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形势,本文提出加强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应该实行四注重:一是注重加强队伍建设;二是注重引进市场化就业指导机制;三是注重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注重转变就业观念.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浅析

    徐兆娟
    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扩招,高校师生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阐述了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改善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措施.

    大学师生关系

    "80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赖勇叶青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80后大学生与80年代以前出生的大学生相比,呈现出恋爱动机多元化,恋爱主动方和恋爱消费承担方发生变化,性观念比较开放及婚前性行为现象比较普遍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导致了大学生恋爱中的一系列问题.新时期要针对8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特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恋爱观

    传承五四精神,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许春英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传承爱国主义精神要以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要结合青少年认知结构和时代特点,构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以讲故事的形式让青少年耳熟能详,当代爱国主义教育以说新闻的形式让青少年明辨是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重现历史的形式让青少年感同身受,国家象征以相对强制的形式让青少年肃然起敬.纪念五四运动,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五四精神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高等体育教育术科教师隐性知识研究

    吴友华熊林江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术科教师是高等体育教育中隐形教育的重要因素,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水平.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来识别术科教师的隐性知识,并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开发利用和保有创新,使隐性知识在隐性课程中得到充分地利用.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术科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魅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知识,充分发挥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育人作用.

    隐性知识术科教师体育教育

    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思考

    姜德琪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其开展的有效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必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创设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学校生活教育中要强化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郭心红张芹芝冷继强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由于家庭的溺爱,学校和社会教育缺失,使他们缺乏感恩之心,要培养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一代新人必须加强感恩教育.

    生活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当代大学生人际吸引因素分析

    曾志强李江华张奔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校园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精神文化家园,也是他们提升人际交往技巧和能力的主要场所.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句挺有意思的话: "能独自生活的他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为什么我们喜欢某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我们依照什么标准选择朋友?为什么某些人容易与他人沟通,而有些入却难以与他人合作?当代大学生每时每刻都处于与他人的沟通交往之中:在课堂上与老师沟通;在生活中与同学合作;在家里与亲人沟通;求职中则与陌生人合作.由此可见,分析当代大学生人际吸引的因素,探讨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与协调合作的问题,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不断提升.

    大学生人际吸引人际交往沟通

    让逻辑理论"生活"起来

    孙苓
    16页